PDF下载
环境检测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的运用

​孙季璇

杭州谱尼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也逐渐增加,导致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其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比较多,若超出一定范围则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严重危害。要想对其进行合理检测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首先要选择合适方法进行收集,保证样品有效,而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常用方法有GC、GC-MS和HPLC方法,本文主要对上述检测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环境检测;挥发性有机物;新型检测方法
DOI:10.12721/ccn.2022.15702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挥发性有机物的性质较为特殊,其具有成分复杂和易挥发等特点,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要想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准确检测,则需要采用精密度比较高的仪器设备,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这样出才能获得价值性比较高的数据信息。环境检测工作在开展期间应重视对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方法的深入研究,不断改进与完善来提高检测水平。

1.挥发性有机物的收集方法

1.1容器收集的方法

在进行挥发性有机物的收集过程中,可采用容器收集的方法,将样品收集到 summa容器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 USE-PA 技术取样等手段,将极性和非极性物质分别用TO-14和TO-15 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收集,进而完成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程序。冷凝袋在挥发性有机物收集中也起到了良好作用,无需进行复杂繁琐操作,也不用投入较多成本,但是在实际使用期间存在一定局限性,若操作不规范容易出现气体泄露的情况,从而造成样品浪费。

1.2固相微萃取的方法

这种收集方法与传统技术方法相比收集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其是一种新型收集方法,在收集检测样品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浓缩过程管理,主要使用专门的仪器设备来开展相关作业,能够实现对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自动采集,不用较多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都可以得到保障,整个流程更加快速,可满足相关检测需要。

1.3吸附收集的方法

在收集挥发性有机物的过程中,吸附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更加简单和易用,因此成为我国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由于吸附的过程较为简单,使用固体吸附物在进行有机物的吸附时实质上也是一种气体的收集,有些吸附物需大量的有机物来吸收,且吸附率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吸附剂是活性炭和Tenax,Tenax 由于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是最为常用的吸附剂。另外,与其他吸附剂相比,Tenax 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即使是将它置于高温环境下,也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或化学反应。因此,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收集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方法

环境检测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要结合环境特点实现技术的针对性选用,只有了解每种技术应用中的关键点才能使其得到高效运用,便于环境污染检测,提高检测质量控制水平。对于各项检测技术需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技术应用效果,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常用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 GC和GC-MS

GC指的是气相色谱仪,一般而言,它都会和NPD、ECD等检测器结合使用。如果其没有和上述几个检测器使用,而是将质谱当成检测器,那么它就成为了单级质谱GC-MS。GC是分离装置,无法独立使用,需要加上检测器才能正常工作。GC和GC-MS被广泛应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中,其不仅检测率高于一般检测方法,而且其检测的结果高度准确,不存在误差,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效率。在检测过程这种检测方法还能够检测未分离的有机物,因此,它还可高效完成物质的挥发性测量任务。另外,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GC和GC-MS技术也在不断地优化,最低测量浓度已经降到0.2~0.6mg/m3。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这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量方法能促使检测物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2.2 HPLC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又称为HPLC分析法,其分析流程是将储液瓶中的溶剂通过泵吸入到色谱系统中,经过输出过程,在通过流量和压力测量后,进入进样器中。样品经过进样器注入到色谱柱中,分离后再进入检测器。检测的信号会通过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后,形成色谱图。废弃的液体进入到废液瓶中。HPLC主要改变的是流动的相极性,从而促使样品在最佳的状态下实现分离。HPLC方法在逐步优化中又结合了现代自动控制技术,不仅提高了自动化测量水平,而且高效完成了检测样品的要求和任务,促使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3.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中的注意事项

3.1减少样品检测的误差

对样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偏差现象较为严重,无法将真实情况体现出来。这是环境检测工作开展中需要加强重视的内容,要能够对异常数据进行及时排除,通过全面分析剔除样品中的无效数据,而后再对样品进行检测,这样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为下一阶段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3.2规范采样和检测行为

挥发性有机物采样环节也会受到不规范操作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存在偏差,其主要涉及到检测人员操作和仪器设备使用等的方面。若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标准和规范制度进行操作,没有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采集的样品不具代表性,这就无法根据检测结果了解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必须要提前确定样品采集区域的环境条件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与方法进行采样,同时也要保证操作流程的规范性,这样才能保证采样的有效性。对于检测中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也要进行提前调试和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后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中进行检测,以此消除各方面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结语:在对环境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要明确具体操作流程,保证整体的规范化操作。应加大检测力度,重视先进检测技术方法的合理选用,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确保能够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实际检测中要注重对误差问题的控制,进行合理采样,对仪器设备参数进行严格管理,从多方面入手提高检测精度,将检测方法的作用价值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成富,汤典峰,朱艳华.环境检测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的合理运用[J].山东化工,2019,48(11):2.

[2]徐勤华.环境检测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研究[J].风景名胜,20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