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无线以太网技术在煤矿井下通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陆鸣

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030

摘要: 本文较为细致的分析了无线以太网技术在煤矿井下通讯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 煤矿井下;无线以太网技术;通讯应用
DOI:10.12721/ccn.2023.15703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煤矿井下生产作业环境恶劣,给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同时,给安全生产与人身安全也带来很大的威胁。为保障矿井能实现可持续的安全生产,首先就要提升井下通讯系统能力。只有实现矿井管理的信息化、综合化、智能化,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通过建立无线通讯系统,可以实现井下与地面的无线覆盖,就能及时、灵活、准确地调度指挥生产,保障安全生产之需要。无线以太网技术的应用,也能使井下生产、作业更加安全、可靠,并能不断推动开采技术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1.无线以太网技术简述

传统的有线以太网技术抗干扰能力和灵活性都差,无线以太网技术则具有高抗压能力、强灵活性、协议标准良好等特点。同时,在有关技术的支持下可进行语音、视频通讯。应用规范:包括频道聚合、直序列扩频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应用,适时调整以太网工作频段。通讯内容包括:人员定位、工业自动化、移动通讯、安全监控、视频监控、应急通讯和系统组网等。

2.煤矿井下无线通讯系统的需求

①便于煤矿井下通讯。无线通讯系统应用在井下安检、生产管理和移动生产人员等与指挥调度中心的相互联系,可为生产、管理和援救提高通讯保障能力。②无线通讯系统总目标。就是通过建立Wi-Fi无线通讯系统,以更好地发挥通讯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保障通讯联络、生产调度、协调指挥、应急处理和群体呼救等职能。③通讯全覆盖。以光纤网络和千兆工业以太环网为骨干,延伸以无线网络。在井下设立若干基站,通过无线通讯手段实现生产调度管理和信息交流等。无线通讯、人员定位与考勤管理、无线可视化、语音广播、井下传感器数据统一采集和综合处理。作为共用平台,可实现通讯、语音、广播、定位、视频、数据的多网合一。④实现井下手机与地面各类终端的通讯。实现井下手机间及与地面各类终端的通讯(电话、手机等)。利用平台可搭载无线移动可视化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广播系统等。同时,又可为数据和其它拓展业务提供复用平台。

3.煤矿井下无线网技术的研究应用情况

当前煤矿井下通讯系统主要是有线通讯,该方式完成了大部分煤矿井下的生产监控、生产检测、人员定位和工业电视等传输。井下无线通讯主要是语音通讯方式,效率低,多模式通讯系统还不完善。无线技术包括感应通讯、漏泄通讯、透地通讯和大灵通通讯模式。感应通讯和透地通讯的信道容量太小,使得无线通讯无法防御电磁侵扰,可靠性极低,应用受阻。公用通讯网络中的PHS系统是矿用小灵通技术的来源,只能作为井下和地面无线通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煤矿井下无线网系统的总体要求

①信号全覆盖。井下各巷道、车场、采掘面及重要场所形成一个连续覆盖的网络,基站间无缝漫游。各基站安装点实现人员定位。②一体化矿井网络。全矿整合为一个可靠稳定的无线网络,支持无障碍漫游。③具备扩展性。系统具备网络扩展性,为下步信息化建设打基础,含扩展子系统的应用。④即插即用。便捷的网络,统一配置,便于管理。⑤高性能和高可靠,建设成本低。⑥系统频率为工业自由频段(2.4G),直接可用。

5.无线以太网技术在煤矿井下通讯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①语音通讯。在井下语音通讯技术中,无线以太网技术的使用很长时间了,但早期的功能简单。在应用VOIP的通讯技术体制中,结合以太网工作环境,技术得到改善应用后,使得无线以太网技术在煤矿通讯体系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再运用综合通讯技术后,无线和有线就实现了一体化,进而得到质的提升。②通讯结构。传统通讯,系统组网通常的结构是链形或星形的网络拓扑,其子系统单独构成网络。该网络拓扑结构宽带利用率低、可靠性差、抗灾性能差、运行维护不便等缺陷。如今对组网技术和无线网桥技术重视了,要求无线以太网的连接标准和有线网络的标准一致,这可使以太网的工业链接无缝隙。无线以太网能作为工业以太网的接入点,利用工业以太环网传输数据,实现资源合理利用。③子系统的拓展。通讯系统中的子系统也在不断拓展,现子系统连接都是链形或星形的拓扑结构方式,这样使有线通讯网络易受生产环境和位置等限制,电缆不便移动,线路缺乏、信号一碰就断。在进行煤矿作业时,将无线以太网应用其中,把适配器接入,再把无线以太网接到井下工业以太环网中,则可建立一套应用网络。④在系统组网中的应用。现在的通讯仍选网络拓扑结构,其各子系统也独立运行。这种系统抗灾能力非常差、可靠性低、运行难度大、宽带利用率低,给通讯系统的发展带来阻碍。现很多都选有线传输,但布置网络环境要求高,网络的运行难度也高,还要经常搬移,影响工作质量、效率。运用无线以太网技术,可以自身技术优势提升系统可靠性,运用井下的组网系统中方便。应用组网和无线网桥技术,可对无线通讯系统的组网进行专门建立,这可促进工业以太网的无缝连接。

6.煤矿井下通讯系统配置技术方案

(1)无线通讯系统设备配置。①机房设备:主要有监控主机、IP/PBX网络语音交换机、网络交换机、无线交换机、不间断电源构成。②井上设备:配置大基站和小基站,都与语音交换机连接。③井下设备:配置多台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无线基站控制器(或无线交换机),配天线。(2)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无线网站配置。无线基站控制器(或交换机)和无线基站,分布在各关键点及紧急避险硐室等,连接在位置、接口等注意。(3)光缆铺设。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可用MGTSV-12B型12芯阻燃单模光缆连接,井上下光电转换器间用MGTSV-24B型24芯阻燃单模光缆连接。短距离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之间可用MHYV4×2×O.8型通讯电缆连接。

7.煤矿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实施后的预期目标

①建成先进的通讯平台。无线通讯系统能为用户提供统一的通讯平台,实现调度与行政通讯一体化、井上、井下通讯一体化、有线、无线一体化、通讯定位一体化及语音、视频图像和数据通讯的一体化。②系统无线通讯。它以地面语音服务器、核心交换机、地面用光端机、矿用本安基站、矿用本安环网交换机、矿用本安手机及光缆骨干网络构成,作为无线物联网系统的核心部分。③系统无线可视化。这需要在井上服务器机房增加配置视频服务器,无线摄像仪终端便可在井下任何有无线通讯基站信号覆盖的地方用。通过矿用本安基站和交换机、光缆骨干网络等,将视频上传到地面解码服务器,可在矿区内部网络中进行访问观看,还可在任何有互联网覆盖的地方使用电脑、手机等媒体设备访问与观看。④具有强大的业务支持能力。其无线通讯系统能提供丰富的增值业务,统一的业务平台也便于扩展。井下终端与井上的数据互传,可通过地面核心设备实现登陆互联网;接入固定话机,可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调度;软件升级后可实现彩信功能(视频通话):如对在线设备监控、故障告警等通讯。⑤丰富的终端产品支持。无线通讯系统能提供丰富的终端产品。比传统井下通讯终端优越的多。手持终端有定位功能,还可接收调度短信、接听调度电话和实现紧急呼叫。⑥为井下通讯建立安全保障。无线通讯系统必须隔爆型,通过认证和MA认证。⑦提高了井下作业安全性与应急响应度。无线通讯系统还集成了调度、短信、定位和工单处理等多种附加功能(可实现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实时监测、动态跟踪、隐患排查和突发事件响应)。

结语:无线以太网技术应用到煤矿井下通讯系统是发展趋势,是保障安全通讯和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煤矿通讯系统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林.无线通讯系统在矿井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0.01:80-81.

[2]姚炳军.煤矿通讯系统中应用无线以太网技术研究[J].通信设计与应用,2017.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