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们通过课程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了能够让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当前很多中职院校都会配备会计专业实训室,但是在当前的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在实践视角中,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要点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多,但是由于经济政策变化速度过快,导致很多会计人才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让自身的专业能力无法提升。现今社会需求的是高质量的会计人才,这对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习会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对于会计专业知识学习保持着得过且过的心理,这导致了他们在毕业后也不能成为一名具有专业能力的会计,也不能够真正地进入会计岗位进行工作。所以对中职会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是当前中职会计专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也是实现中职院校输送会计专业人才的必要途径。会计是一门十分注重实践类的课程,在实践视角下,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能够更好地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具有专业能力的优秀会计。
二、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一)会计教学观念比较传统
部分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师教育思想尚未发生转变,他们依旧停留在应试教育教学理念上,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会计是一门十分注重实践的专业,需要学生进行多次的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够提升他们的能力,如果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那么很难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所以基于实践视角对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改变部分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教师的观念,让他们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会计专业的实践操作,提升学生们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置缺少职业特点
很多中职院校并不注重会计专业的发展,所以他们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没有进行全面的规划,课程的设置对于会计知识的整体教学并没有起到一定的帮助。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不同于普通学校教学,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的基础课程,并不会对会计专业产生一定帮助,也无法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所以在课程的规划方面,应当选择更具有专业能力的人进行规划,听从会计专业教师的建议,对课程的安排进行全面的策划,选择更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进行课程的教学,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课程的全面性,让接受会计专业教学的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接触到更加科学性,合理性的教育。
(三)实践课程较少,实训资源不足
很多学校会计专业注重理论知识讲解,所以安排的实践课程较少。会计是一门十分注重实践的课程,只有通过实训才能够帮助学生的提升专业能力,让学生们尽快地融入自身所学的专业。还有很多中职院校的实训资源不足,校方并没有对会计专业的实训进行资金的投入,导致实训资源的不足,很多学生在开展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实训资源让学生们使用,导致学生们的实训代入感极低,降低实训课程的价值。如果想让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那么一定要安排更多的实训课程,并且要投入一定的实训资源,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训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四)社会对中职院校专业的看法不正确
中职的教育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是一个十分门敏感的话题,很多学生家长对于中职院校的教学有着明显的偏见,他们认为学生们在中职院校学习不到专业的技能,只是让学生们拿到一个文凭走入工作岗位。这种偏见导致很多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学习态度并不端正。中职院校的基础职能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让学生们拥有更强大的能力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所以中职院校应当提升专业教学能力,改变这种家长心中的偏见,让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基于实践视角对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开发适合当前社会经济形势的会计教材
教材是会计知识教学的载体,只有教材内容具有合理性,才能够让会计整体的教学方向得到明确。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所使用的教材应当使用基本教材进行中职学生的基础教学,使用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适用性教材进行专业知识的强化学习。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迅速,经济政策也在不断地更新,这要求会计专业的教学要与时俱进,及时地更新各类信息,保证教学知识的实效性,也能够让学生们接触到更新的知识,提升他们的整体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将全新的知识应用到岗位中[1]。
(二)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更多企业所需人才
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会计专业教学资源,校方应当根据学校自身情况选择优质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可以在企业的帮助下设立更全面的实训基地,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在毕业之前进入企业内部进行实习,让他们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对整体的工作状况进行了解。进行校企合作,也能够针对企业特性培养更多优质的会计人才,也能够为在校学生谋求更好的发展。在开展企业内部实训之前,教师应当对于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向学生们进行说明,让学生们自由选择企业实训的地点,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业务量较大的企业进行实训,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选择业务量较小的企业。让学生们在企业内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2]。
(三)开设更多实践课程
如果想让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那么就要设立更多的实践类教学课程,即使没有相应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模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分配工作岗位,创建一个工作团体。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出纳、会计、审核等岗位。教师可以下发实训任务,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训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在企业内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境进行模拟,让他们的专业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提升。只有让会计专业教学课程中的实践课程比重提升,才可以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让他们在未来更好地适应自身的岗位[3]。
(四)投入更多会计专业实训资源
如果想让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改革更具有价值,那么学校应当投入更多的会计专业实训资源。会计是一门十分注重实践的课程,学生需要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学校可以与在校企业进行合作打造现代化的会计实训基地,购入更多会计实训所需的资源,让学生们在实训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让会计的岗位特色在实训中真正的显露出来,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会计岗位的工作形式得到初步的认知。让学生们能够自由地模拟未来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经济业务,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完成业务的处理。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岗位动手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专业知识,让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五)支持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做好学生升学工作
为了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专业能力的会计人才,学校应当支持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帮助学生做好升学工作,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升学接受更加全面的会计专业教育。拓宽学生的毕业出路。学生在校期间,教师应当对于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了解,并且对于中职院校所对接的高等院校进行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到更多高等院校的教学特色,让学生们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他们进行高等教育的深造,让他们的专业能力更出众,为他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让他们的专业能力在高等院校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实践视角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是实现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中职会计专业教学需要通过改革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当前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很多课程教师的观念比较传统,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导致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无法提升。很多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是课程设置缺少职业特点,而且实践课程较少,实训资源也有所不足。社会对于中职院校的看法并不正确,所以学生的态度始终无法端正。为了能够更好地让中职会计专业实现更高质量的人才输出,应当开发适合当前社会经济形式的中职会计教材,中职院校应当联系优质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为企业输送人才,开设更多实践类的专业技能课程,并且为会计专业实训投入更多的资源,支持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为学生的升学工作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学质量,保证会计专业人才的输出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丽娟. 基于实践视角下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 财经界,2020(3):144-145.
[2] 张利虹. 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革新路径探究[J]. 文渊(小学版),2020(7):579.
[3] 黄蕊.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创新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27-28.
[4] 司徒文静.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分析[J]. 文渊(高中版),2020(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