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的现状及相关问题研究

杨旭

苍溪县河地镇人民政府,四川广元,628438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农村的经营方式也随之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变,尤其是在土地承包制度方面,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和更新,推动农村建设的同时也给农村土地承包相关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一旦经营管理不合理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对农村群众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基于此,本文从农村土地承包的意义出发,对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找到相应的解决途径,进而实现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济管理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现状;问题
DOI:10.12721/ccn.2022.15705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农村土地承包方面,不但变化巨大还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对土地承包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依然发现有诸多问题的存在,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急需相关人员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工作保驾护航,使农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同时,起到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目的。为此,需要相关人员能够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的实际情况,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原因,然后根据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而确保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一、农村土地承包的重要意义

农村土地承包是我国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制定的新型的农业生产灰度模式,除了具有极强的实践价值之外,还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需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社会体系不断变化和改革的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坚持该制度的实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性意义。尽管我国农业发展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通过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陆续落实,能够进一步的保障我国农民群众的利益,促进农村的发展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法制观念薄弱

我国土地面积较大,用于耕种的土地相对面积较广,但是仍旧存在有部分土地由于过于贫瘠为不适合进行农业耕种。所以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通常农民会选择产量高的植物进行种植,而且我国大部分的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其中土地肥沃的区域较少。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这部分耕地进行合理的耕种以便能够更好的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目前各相关部门和各重点区域急需解决和关注的问题。而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少,最终导致土地价格不断提高,使得由于土地问题而产生的纠纷也不断增多。而由于农民群众自身的法制观念比较薄弱,无法合理的通过法律的途径妥善的解决问题,从而使得农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了损害[1]。

(二)缺乏专业的团队

目前,在对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进行管理时,若没有正确的管理理念和还原的管理团队的加持,将会直接影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的效率。由于在出现农村土地纠纷时,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配不明确,互相推卸责任,使得农民群众的问题无法及时有效的得到解决和处理,甚至有部分地区的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有限,在没有专业的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常出现管理工作懈怠的情况。另外,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方面的经费也明显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三)土地流转规范性不足

农村土地在实施承包的过程中,一旦转让流程不健全,就会对承包双方的利益带来一定的影响。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承包转让型、取代耕种型以及无规范合同型三个方面。由于在土地进行流转时缺乏严谨的规章制度,使得常出现各种情况的纠纷,影响了土地的正常流转。从管理学方面出发,目前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在流转期间,行政部门的干预过多,严重超过了标准的范畴。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隶属于民事范畴之内,因此结合民事相关权利来讲,选择流转的主要前提就是当事人的意愿,行政部门强制力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用于当事人或者是权利的转移方面,农村土地承包法中也明确规定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需要采取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因此,目前行政方面的法规需要以农民群众的意愿为主,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面的行政管理需要在合理范畴下进行,不能出现违背当事人意愿或行政法的现象。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工作的宣传

在我国,土地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农民生活的最基础的保障。因此政府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的宣传力度,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与土地承包制度有关的国家政策,使其能够对相关法律政策有足够的了解,能够学习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加强广大农民群众在土地承包方面的法律知识的了解,让其能够清晰的明白土地承包制的优势和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而对于土地流转相关经营管理人员,更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专业能力,以便能够更好的处理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纠纷,切实的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相应的问题[2]。

(二)构建健全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

首先农业主管部门应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流程,在土地进行流转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协助农民群众进行合同的签订与管理,帮助农民群众了解合同的相关内容,并及时处理农民群众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使土地的整体流转过程更加的规范化。其次,相关政府部门人员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加强在专业能力和知识方面的提升,与广大农民群众及时的沟通交流,宣传相关法律和政策,一旦发现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出现,需要及时出面解决,帮助相关农民群众维护自身的利益。

(三)加强执法和检查的力度

为了避免在土地承包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其的检查力度,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3]。在进行合同签订时,需要结合相关制度统一处理,并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顺利完成土地承包相关工作。同时在进行土地承包工作前,需要制定出健全完善的方案,并召集所有相关人员进行表决,确保其方案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势在必行,加强对其的经营管理不但能够保障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民群众创造出更多的利益,进而实现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荔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J].经济师,2021(12):96-97+100.

[2]张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产经,2020(17):43-44.

[3]汪跃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实风险和法律防范[J].农业经济,2020(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