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初探

徐江

中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丰台,100071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改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对自身环境卫生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首先对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DOI:10.12721/ccn.2024.15780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是随着农村人口数量增加,其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缺乏规划设计、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必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使农村居民能够在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对污水的处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相对分散,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小,且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是洗涤衣物,因此,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缺乏规划,没有明确的设计方案,同时在农村地区的一些污水管网建设中也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导致管网建设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居民往往会选择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同时由于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排水管网建设滞后以及居民环保意识不高等原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存在较多问题[1]。因此,农村地区必须加强对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视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2污水管网规划建设滞后

根据国家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规划标准,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应满足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工作要求,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率普遍偏低,导致生活污水收集困难,给农村居民带来诸多不便。由于农村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人口较少、居住分散,导致管网建设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给污水收集带来一定的难度。此外,由于农村居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缺乏专业的管网安装队伍和技术人员,导致农村地区污水管网建设进度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

1.3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有效收集,而是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在一些偏远的村庄,由于缺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导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沟渠中。基础设施不完善也影响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同时由于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较多,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限,导致很多地方的农村地区没有修建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等设施。由于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导致农村垃圾收集和处理不及时,垃圾随意堆放在路旁或水体中,导致水体被污染,如图1:

17.png图1 垃圾随意丢弃造成水体污染

1.4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不合理

目前,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以土地处理为主且处理工艺比较单一,在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方面也存在问题,例如处理设备的选择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源分散,因此在设计污水处理工艺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导致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不合理,不仅会降低生活污水治理效果,还会增加治理成本。除此之外,由于农村的污水排放是由个人、家庭、企业等多个不同的个体共同完成的,因此在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各个个体的不同需求,同时根据当地经济条件、环境特征、地形条件等综合考虑,从而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2]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策略分析

2.1培养村民节约用水习惯

当前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来自于山泉水、井水、河水等,这些水资源由于其来源较为单一,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当前农村地区居民在用水过程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污水排放,例如洗衣机、洗菜水等,针对这一情况在实际处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将水资源循环利用起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可以在农村地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田灌溉用水,将水资源重复利用起来,同时可以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再生水,对已被污染的水进行再次利用,通过建立节水灌溉工程不仅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还能够减少污水排放,实现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后再进行利用,并且农村地区可以建立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对于部分较大的污染问题,可以将其纳入到市政管网中进行集中处理。

2.2系统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第一,提高治理效率。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具体而言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实现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其次,要制定完善的治理规划,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有效推广与应用。最后,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实现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有效监督与管理。

第二,明确责任主体。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其主体责任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二是有关企业;三是农民群众。在政府职能部门层面上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主导作用,确保其能够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进行有效推进与落实。在有关企业层面上,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力,才能有效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率与质量[3]

第三,完善设施建设。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需要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完善,包括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站等,这些设施能够有效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同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此外,还需要对农村地区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将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通过这一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污染量,如图2:

20.png图2加强污水管网建设

第四,加强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与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要对设施进行定期维护管理,包括对设施进行检查、清理污泥以及维护管道等工作。

2.3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管

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工作监管,对于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管工作,主要是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行监管,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际需求,而在实际监管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和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管工作,主要是由农村政府来完成的,因此需要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农村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视程度,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计划,同时还要加大对各部门间协作关系的重视程度,以此才能够确保监督工作有序进行,从而达到预期效果[4]。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人员的监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定期培训和学习来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要求,以此才能够确保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法规要求进行处理和监管工作,从而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4发挥科技在污水治理中作用

第一,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将信息化技术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融合。另外还需要加强对数字化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应用力度,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村居民实际需求,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进行建设。

第二,采用智能化技术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当前信息社会中,智能化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各个行业当中。智能化技术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例如智能监控、智能预警、智能诊断等方面都能够实现智能化。在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率以及处理质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对智能化技术进行合理使用,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推广。

第三,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问题与难点,要想促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必须要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当前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严重不足的情况,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有效改进。另外,还需要对科研成果进行合理应用,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向更好方向发展[5]

2.5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

由于不同农村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以及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污水治理工作中,应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理模式,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在污水处理设备方面也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应选择较为简单、快捷且投资少、见效快的处理方式,并将其作为主要处理模式。此外,对于一些人口较为密集、污水排放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应采用集中式处理方式,并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站,对于人口较为分散、规模较小的农村地区,应根据其实际情况采用分散式处理方式,不同地区所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以实现良好的污水处理工作效果。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不断优化和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策略,将先进的污水治理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险峰.上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发展现状和提升措施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283(11):101-104+16-17.

[2]倪洁,赵晓辉,吴文强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J].环境生态学,2022,4(11):97-102.

[3]莫铭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相关对策与思考[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20):105-107.

[4]谢谦,唐诗佳,严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长沙县为例[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22,15(10):22-25.

[5]杨金璐.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探索[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4):65-67.

作者简介:徐江(1986-09)男,汉族,安徽太和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污水治理、环境工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