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安全管理基本内容
(1)安全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理论依据是行为科学原理。它是通过吸收企业各部门乃至每个人参加制订共同目标,围绕总目标制订各自的分目标,确定行动方针,安排工作进度,有效地组织实施,并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考核的一种管理方法。
安全目标管理是目标管理方法在安全管理上的应用,它以目标管理理论为基础,以系统
工程理论为指导,以科学方法为手段,根据企业经营生产的总目标和上级对安全生产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的中、长期安全管理规划,基于企业近期安全管理现状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确定保证措施。
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首先要把安全生产任务转化为目标,如重大事故次数、轻微事故次
数、经济损失等,然后将目标层层分解至部门、班组、个人,通过安全管理措施的层层确定,安全管理责任的层层开展,达到全员参加、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
(2)生产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保证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教育,使企业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对生产安全提高认识,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提高贯彻执行安全法规以及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使员工掌握安全生产科学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为保证生产安全创造条件。
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法纪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劳动纪律教
育,典型事故案例教育等。
安全教育形式包括班组、车间、工厂三级教育、经常性教育和特殊工种的专门教育。
(3)生产安全检查。汽车维修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机-物环境系统,任何一环中直接或间接的不安全因素都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将不安全苗头消除在事故萌芽状态。
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汽车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认真检查使用工具是否完整无损;施工中工具必须整齐,不得随地乱放;工作完后应将工具清点检查并擦拭干净,按要求放人工具车或工具箱内。
(2)拆装零部件时,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或专用工具,不得蛮干,不得用硬物、手锤直接敲击零件。所有零件拆卸后要按一定的顺序整齐摆放,不得随地堆放。
(3)废油应倒人指定废油桶收集,不得随地倒泼或倒人排水沟内,防止废油污染。
(4)修理作业时应注意保护汽车漆面光泽装饰。地毯及座位必要时要使用保护垫布、座位套,以保持修理车辆的整洁。
(5)在车上修理作业及用汽油清洗零件时不得吸烟,不准在汽油车旁烘烤火嘴或点燃喷灯等。
(6)用千斤顶进行底盘作业时,必须选择平坦、坚实场地并用三角木将前后轮塞稳,然后用安全蹬按车型规定支撑点将车辆支承稳固,严禁单纯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后在车底作业。放松千斤顶时,要先看车下及周围是否有人,只有确认人员都在安全位置时才能放松千斤顶。
(7)修配过程中应认真检查原件或更换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严格按照修理技术规范进行检查和调试。
(8)修理发动机时,起动检验前应先检查各装配工作是否结束,是否按规定加足润滑油、冷却液,并置变速器于空挡,要注意任何时候若车底有人时严禁起动车辆。
(9)发动机在运转中不允许进行检修工作。汽车路面测试后检修其底盘时,要防止被排气管烫伤。发动机过热时不得打开水箱盖,以防沸水烫伤。
(10)地面指挥车辆行驶时,不得站在车辆正前或正后方,并注意前面和后面的障碍物。
2.汽车钣金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要先将工作场地清理干净,以免妨碍工作或引发火灾,并认真检查所使用的工具状况是否良好、连接是否牢固。
(2)进行校正作业或使用车身校正台时应正确夹持、固定、牵制,使用适合的顶杆、拉具、夹具,并选择合适的站立位置,谨防物件弹起伤人。
(3)使用拆床、碰焊机、电焊机时,必须事前检查各部件及焊机接地情况,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按启动程序开动。
(4)电焊条要干燥、防潮,工作时应根据工件大小选择适当的电流及焊条。电焊作业时操作者要戴面罩等劳动防护用品。
(5)焊补油箱、油管时,必须放净燃油,彻底清洗确认无残留油气后才能施焊。
(6)氧气瓶、乙炔气瓶要放在离火源较远的地方,不得在太阳下曝晒,不得撞击,所有氧焊工具不得沾上油污,并要定期检查气瓶、表头、气管等是否漏气。
(7)搬运氧气瓶及乙炔气瓶时必须使用专用搬运小车,切忌在地上拖拉。
(8)进行氧焊,点火先开乙炔气后开氧气,熄火时先关乙炔气阀。发生回火(回燃)现象时应迅速卡紧胶管,先关乙炔气阀再关氧气阀。
3.汽车漆工安全操作规程
(1)严禁在存放漆料的地方和喷漆间内吸烟。
(2)喷漆作业时要穿防静电的化学纤维质料的工作服,凡进行喷漆、调漆、刷漆时必须佩戴口罩等相关劳动保护用品,并打开通风设备。
(3)待喷漆车辆进入喷漆房前应将底盘翼板泥土、灰尘等擦拭干净,严禁在喷漆房内清除灰尘,喷漆时必须妥善保护挡风玻璃及车头等装置。
(4)喷漆作业时不得打开喷漆间的门。
(5)经常检查进气滤网并进行清洁,防止阻塞。
(6)定期检查供油泵,供油泵不得漏油。每月对煤油箱进行排水检查。
4.汽车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应备齐所需工具并检查所有工具是否完整无损,其技术状态是否良好。
(2)在车上进行电工作业时应注意保护汽车漆面、装饰、地毯及座位等,必须保持修理车辆的整洁。
(3)在装有计算机控制系统(如EFI或ECCS)的汽车上进行电工作业时,如没有必要千万不要触动电子控制系统的各个接头,以防意外损伤其内部装置的电子元件。如要连接或断开EFI(或ECCS)与任何一个单元电器之间的配线进行作业时,务必将接头开关关闭,并拔掉蓄电池负极插头,否则会造成控制器元件的损坏。
(4)蓄电池充电时,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并杜绝明火。充电时应该将蓄电池盖打开。检查蓄电池时应戴防护眼镜。
(5)新蓄电池充电必须遵守两次充足的技术标准。在充电过程中要取出蓄电池应先将电源关闭,以免损坏充电电机及蓄电池。
5.汽车轮胎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应先检查各机具是否完好,并准备好作业场地。
(2)气门必须装正,并装于标志所指的位置。双胎并装时,气门必须相对排列。
(3)装卸轮胎时,车辆的支承必须稳固,不准在支承不稳固的情况下作业。
(4)轮胎必须安装符合尺寸的轮辋,轮辋突缘有损伤和锈蚀的不应采用,轮辋螺孔不准有曲折、磨边和毛刺等,禁止用大锤敲击轮辋。
(5)双胎并装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两轮通风洞必须对正;胎内垫有较大帘布的轮胎或补洞胎、翻新胎不准装在前轮上;对旋转方向性有规定的轮胎,应注意所安装轮胎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规定。
(6)割胎刀、锉刀等必须装有木柄,在割胎时不可用力过猛,以防发生事故。磨胎和剪毛时,不准将胎撑开很宽。
(7)作业完毕和下班前,应清洁场地、机具,安置好工具,并做好交接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