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需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全面维护及管理,并持续进行对电力系统的优化,消除电力系统实际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因素,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用电不安全问题,避免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影响电力企业后期持续稳定发展。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隐性故障的分析,最大程度降低隐性故障对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的影响,从根本上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系统性。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隐性故障分类
1.1软件类隐性故障
第一,缺乏完善的故障自检。导致当前电力系统出现连锁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继电保护装置的自检不够完善,尤其是变压器自检不完善,就会造成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差动保护和电压溢出等一系列问题,甚至会造成软件处理不完善,从而引起保护拒动的问题,可以说,如果拆动保护装置中插件平衡系统设置不合理,同样也会导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出现误动;
第二,缺乏保护原理。软件类隐性故障保护的重要工作原理是定值整定和灵敏度。一般来说,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值整定,需要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严格根据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情况获得对应的数据参数。需要注意的是,软件类隐性故障保护工作出现的灵敏度问题,也是因为其性能过高或者不足造成的,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流元件无法满足其敏感度,就会直接造成电压元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从而形成拒动现象。
1.2硬件类隐性故障
第一,保护装置元件的故障。如果电力系统存在自检不完善的问题,就容易导致保护硬件设备和元件设备出现故障,尤其是对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来说,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存在故障、老化和接触不良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顺利稳定运行;
第二,直流回路的故障。如果保护直流回路在开入以及开出两部分出现故障,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甚至会造成接线不良及断线等一系列问题,再加上继电器故障和元件烧毁等,都会造成直流电路出现异常;
第三,测量回路的故障。硬件类隐性故障中保护测量回路主要包括了CT及PT两种类型,电力企业通过对这两种类型的测量回路进行分析,可以得出,CT饱和、接触不良以及选型错误,PT绕组接线错误、设计原理缺陷等几种类型的故障问题。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隐性故障的处理措施
2.1对继电保护隐性故障进行风险评估
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规模比较大且复杂性比较强,再加上电力系统运行环境的变化,直接增加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隐性故障的概率。如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或异常,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所以,电力企业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保护和监督,最大程度降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隐性故障的损失率;
第一,电力系统运维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分析研究,并及时整理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率,确保运维管理人员能够站在宏观角度,综合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隐性故障,促使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隐性故障风险的评估力度,保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顺利运行;
第二,对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实际运行中容易出现隐性故障的区域,电力企业运维管理人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计划,明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的受损位置,并加强对故障位置受损概率的分析和研究,确保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最大程度降低隐性故障给继电保护装置带来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继电保护装置在不同电力系统工作环境下,提升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及干礼力度,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顺利运行。
2.2加强人员管理及定值
通过对当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分析,发现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与安全控制系统频繁出现隐性故障,且这种隐性故障大多是人为问题造成的。一般来说,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测试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测试人员在实际运用继电保护装置的过程中,并未重视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就会直接增加继电保护装置出现隐性故障的可能性。因此,电力企业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对测试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与综合能力提升,并充分运用信息科学技术,确保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及时更新并优化电力系统运行总流程,从根本上加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及运维管理的重视,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维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除此之外,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严格管控定值整定,减少安全隐患在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产生的概率,促使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结合电网特点,增强对继电保护设备与安控系统动作的判据力度。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我国现阶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所处环境的不稳定性,电力企业还需要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及时优化与更新,避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出现老化现象,减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隐性故障的出现频率。
2.3减少电磁干扰
在构建输电系统过程中,技术人员和维护人员需要严格根据该区域人们用电实际情况,逐渐优化并完善输电系统的各项配置,最大程度降低输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电磁干扰,从根本上提升电力传输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一般来说,常用的减少电磁干扰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消除输电系统的电磁干扰滤波,并在构建输电系统的过程中,加强输电系统的抗干扰性;
第二,为了能够实时反映出继电保护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电力运输能力,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运用屏蔽电磁干扰的方式,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优化及完善。
第三,要想顺利开展继电保护装置的干扰屏蔽工作,就需要选择使用具有特殊性的继电保护装置,从根本上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输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最大程度降低继电保护装置中安全事故产生的概率。
结语:综上所述,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安全性,能够在降低继电保护装置隐性故障的同时,更好地保障社会用电需求。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对继电保护隐性故障进行风险评估,并加强对二次设备的管控,确保继电保护装置检修效果,提升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电磁的干扰,避免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造成影响,为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营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海成,王宏锋,李佳等.基于多源信息的继电保护隐性故障智能分析系统[J].微型电脑应用,2022,39(03):79-82.
[]周若萌.基于深层知识的继电保护隐性故障识别方法[J].自动化应用,2022(04):130-132.
[3]郁梦琪,高泓怡,唐玮良等.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隐性故障分析[J].电子技术,2021,50(07):254-255.
[4]叶远波,刘宏君,黄太贵等.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1,49(10):170-177.
[5]马成鹏.继电保护与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隐性故障研究综述及展望[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1,No.20(02):1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