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制约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科学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了解生态环境具体情况,可实现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重金属污染若没有及时治理,则会出现大面积污染的情况,而且重金属分解难度比较大,危险性比较高,在人体中长时间累积会产生中毒。应重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性,结合重金属污染现状,做好针对性的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降低对环境、人体的影响。
1.重金属污染危害性与影响
1.1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
为了避免受污染物的影响,则需要重视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的分别,进而能够充分掌握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其中针对重金属污染来讲,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甚至会影响人体呼吸道,还会造成中毒等相关危害。
1.2点源与面源污染
重金属污染一旦进入自然生态环境,若没有得到有效地处理与控制,就会随着水流不断扩散,而且会由点源污染发展为面源污染,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金属污染的浓度与强度会不断提升,扩散的速度也会逐渐加快。
1.3重金属污染分解难度相对较高
重金属污染能够被植物与微生物有效的吸收与分解,进而降低其危险性。然而,若植物与微生物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就无法有效分解重金属,进而为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众多的困难,同时难以控制重金属的危险性。
1.4生物累积性
生物累积性主要包括环境中累积与人体累积,其中在环境能够通过食物链和理化作用累积。而人体累积主要是重金属污染在人体长期储存,难以有效处理,而且通常会集聚在人体肝、肾等相关部位,危害人体健康,若长时间没有得到控制,会导致重金属摄入量不断提升,较为严重的会产生中毒。
2.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现状
2.1工业废物排放量持续增加
工业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也逐渐增加,其是引起重金属污染的重要途径,给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题。部分企业对重金属污染的认识程度不够,日常生产中不注重对污染问题的管控,导致废物数量增多,环境监测工作量增加。若没有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则会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等产生较大污染,重金属污染通常会在一个月之内迅速扩散,污染程度增加。因为各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存在差异,重金属污染程度也有所不同,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治理方法和手段。
2.2化学物质污染日益严重
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工作在开展时,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研究分析可知,重金属会在空气环境中残留,并能够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从而加大污染程度,产生的化学物质无法通过植物和微生物进行分解处理,从而导致环境治理工作难度增加。重金属离子会对水环境、土壤环境等产生严重影响,若人体有所接触,也会威胁身体健康。通常会在环境监测中采用多种技术方法,及时找到重金属污染根源,从而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降低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危害。
2.3家用重金属污染
虽然工业行业是重金属污染主要发源地,但也会有企业重金属污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例如家用塑料门窗,在气候的影响下,其也会发散相应的重金属气体,进而产生小范围的重金属污染。即便危害相对较小,但也需要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制定针对性处理对策,房屋门窗安装选择绿色材料,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
3.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控制对策
3.1提高环境监测中的重金属污染处理效率
环境监测部门进行区域环境监测,能及时了解环境污染情况,掌握重金属污染源头,便于环境治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实现对污染问题的快速处理。环境监测人员需在日常工作中,收集与重金属有关的相关废物和废液,使用专门的回收设备进行规范处理,保证原有结构和成分不会被破坏。放置在专门的区域进行保存,对于各项数据参数要进行详细记录,为各部门工作开展提供准确依据,确保各项重金属污染处理方案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能力素养直接关系到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效率,这就要求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相关工作者的各方面能力,保证工作的充分落实,还需完善环境监测制度,为工作开展提供制度支撑,提升重金属污染处理效率。
3.2优化环境监测流程,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时,主要使用专门的化学试剂进行污染物测量,但是这类试剂会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产生较大影响,而且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应尽可能的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也需要对以往的重金属环境监测流程进行改进与优化,重新建立环境监测工作模式,可运用新试剂和新物质进行环境监测,选择一些不会对监测数据结果造成影响的试剂,还要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切实发挥多种新技术、新设备的优势作用,提高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质量和效率,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根据实际结果能够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治理策略,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工作人员可合理地使用臭氧监测剂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因为使用臭氧监测剂不会释放出大量的衍生有害物,同时还可以较为准确的检测到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成分,进而有效地提高重金属污染物的治理效率。
3.3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制度,提高重金属污染控制水平
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控制与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关部门应根据环境监测数据确定区域重金属污染的具体情况,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处理与控制方案,在此期间应完善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利用制度去约束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行为,促进重金属污染处理工作的充分落实,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能够在环境监测中加强控制与管理。另外,有关部门还应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实施情况,对制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实施奖惩制的方式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能端正自身态度,积极主动的进行重金属污染控制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结语:环境监测是了解生态环境实际情况的重要途径,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稳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根据监测结果可及时了解重金属污染原因和污染程度,使治理工作具有针对性,降低对自然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危害。环境监测部门还应结合实际建立专门的回收管理系统,不仅能够避免环境受重金属污染,同时能够回收利用相关重金属,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柳春莉.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1):1.
[2]金宝书.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对策分析[J].冶金与材料,2020,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