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
首先,将现有的能源网形态解构为网架形态、信息形态和业务形态。在网架形态方面分层分级建构和控制,明确“发变输配用”能流环节;信息形态方面包括调控信息、交易信息等的信息流均以网架形态为基础实现多层汇聚与集中处理;业务形态价值体现在能量传输方面,本文将能源网的碳流映射表示如下图所示。图1 能源网的碳流映射
“双碳”目标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1-3]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图2 新型电力系统总体框架
2 文献综述
对于投资者而言,通过企业的信息披露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资产价值信息,而非政府环境组织的存在可以对企业如实披露起到监督作用。国内外学者关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主动性、披露方式、披露内容相关的研究。
在主动性研究上,王攀娜等研究发现我国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上市企业主动进行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意识更强[4]。Nor 等研究发现主动进行全面的碳会计信息披露会使企业享有更好的社会声誉[5]。
在方式研究上,康玲等建议企业采取独立的碳利润表和碳资产负债表的披露方式[6]。崔也光等认为企业应采取表内披露和附注披露的两种方式对财务状况、资金流动、履约情况等进行披露[7]。
在内容研究上,张巧良等认为碳信息的相关报告要与主流财务报告有效融合[8]。刘浪等指出表内信息主要指碳取得、确认、记录与核算等货币计量的会计信息[9]。由晓琴等认为需要重视披露“三废”的排放和治理情况[10]。
文献[11]对发电行业和某企业展开针对性地案例研究。针对某企业 2016-2018 年的碳会计信息披露,分析某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和内容,探究某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动因,进而指出某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阐明某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产生的影响。
3 结论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此项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其产业结构、推动其转型升级,使企业充分意识到进行碳会计信息披露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能够进一步主动承担其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业界口碑与社会声誉。对于相关政府部门而言,此项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各级监管部门认清当前发电企业与电力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际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政策制定的相关部门在将来完善碳会计信息披露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永刚, 王月, 刘丰瑞, 吴滨源. 基于Stacking融合的短期风速预测组合模型[J]. 电网技术, 2020, 44(08): 2875-2882.
[2] 刘丰瑞, 李柏橦. 基于概率分布联合训练时空自编码器的同调发电机在线辨识及其可解释性[J/OL].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16[2020-08-1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107.TM.20210809.1643.005.html.
[3] Liu F R , Ren M Y , Zhai J D , et al. Bitcoin Transaction Strategy Construction Based 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C]// 2020 IEE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g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ICBAIE). IEEE, 2020.
[4] 王攀娜.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分析与思考[J]. 财务与会计, 2014(01): 28-29.
[5] Nor N M, Bahari N A S, Adnan N A, et al.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Malaysia [J]. 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6, 35: 117-126.
[6] 康玲. 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 财会通讯, 2015(25): 81-83.
[7] 崔也光, 苏婧妍. 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问题及对策[J]. 财会月刊, 2019(01): 172-176.
[8] 张巧良. 碳排放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差异化研究[J]. 当代财经, 2010(04): 110-115.
[9] 刘浪. 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模式研究[J]. 财会通讯, 2015(16): 23-26.
[10] 由晓琴. 低碳经济视阈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型设计[J]. 财会通讯, 2018(16): 11-14.
[11] 刘旭原. 发电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