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现代企业的蓬勃发展,离退休职工的社会化移交管理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提高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工作质量,解决离退休职工的后顾之忧,已经成为了当前相关人士普遍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对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策略,对于提高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企业对于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缺乏正确认识
目前,我国在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方面还缺乏有效管理,一部分企业对于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缺乏正确认识,只是简单将离退休职工视为不可再利用的企业废弃资源,对于其后续的生活漠不关心,认为这些都应该由社会或国家有关部门来管理,企业只需要处理好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与保险金等问题就可以了。还有一部分企业则将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视为一种形式上的政策活动,只要随着行业大流做一做表面功夫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建立什么制度。在这种错误的思想理念下,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服务管理工作难以顺利推行。
(二)企业与社会接轨的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每年的离退休职工数量都在急剧上涨,但配套的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服务管理难以满足广大离退休职工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离退休职工的后续生活推给社会管理,而社会根本无法解决长期以来由企业机制不健全而导致的遗留问题,致使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管理与企业的管理机制呈脱节现象,难以提高管理质量。首先,由于一些地区在有关离退休职工管理与养老服务方面尚且缺乏完善的配套管理机制,从而导致工作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关系,对离退休职工的社会化移交管理形成了阻碍。如有些城市的社区部门并未建立完善的离退休职工服务管理机制,没有可参考的成功案例,因而严重降低了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的工作质量。其次,由于一些企业在对离退休职工进行社会化管理时,并没有切实展开有实质性的工作,而是只停留在表面化,因此导致很多离退休职工从心理上对社会化管理工作有抵触,担心自身日后的生活没有保障[1]。
(三)没有认识到开展离退休职工文体活动的重要意义
有些企业认为职工离退休后就应该属于社会群体,应该归社会管理,企业没有必要再专门为其开展活动,只需要做好自身的生产经营工作,对在职职工加强管理就可以了。还有些企业虽然偶尔会组织一些离退休职工开展老年活动,但并未对其真正重视,大多流于形式化,活动单调乏味缺少实际意义,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关注离退休职工的心理问题,也没有在生活上给予实质性帮助,难以激发离退休职工的参与积极性。
二、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对企业的影响
首先,加强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服务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积累更多优秀人才。很多离退休职工都是在企业兢兢业业打拼很多年、甚至大半辈子的老职工,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企业可定期邀请这些老前辈来为企业在职职工做专业培训,使其能够将自身的丰富经验传授给青年职工,从而为企业积累更多的专业化人才,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加强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服务管理工作能够为企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企业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而离退休职工的实践经验极为丰富,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减少技术问题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阻碍。此外,一些曾作为技术骨干的离退休职工通常还会自己研究一些新技术,这些都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财富。企业可以专门成立相关部门支持离退休职工进行新技术的研发,不仅能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还能够协同企业的在职职工共同进步,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加强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服务管理工作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日益增长,企业离退休职工的养老工作与医疗工作已经成为了社会各行各业普遍关注的重点话题。只有做好离退休职工的社会化移交服务管理工作,切实帮助离退休职工解决后续的生活问题,才能使民心得以安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与进步,也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2]。
三、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的策略
(一)加大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的企业体制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而加强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工作是一项牵涉面积甚广、操作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不是只靠某个别部门就能处理好的,应协调企业、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将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管理落到实处,真正为广大的离退休职工解决后续的生活问题。因此,国家政府的各级相关部门与企业应该针对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管理工作进行共同筹划,对当前的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以确保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的有效性,提高全社会的养老意识与法律意识。此外,政府与企业应加大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管理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敬老、养老以及助老的社会氛围,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完善企业与社会接轨的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严重,离退休职工的社会化移交难度逐渐增大。政府有关部门应与企业共同建立和谐有序的协作关系,进一步完善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的管理机制,从而使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科学化。在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应确保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与医疗费能够符合国家要求、按时进行发放,避免出现拖欠现象。首先,针对养老金可成立专门的基金会。如国家可采用添加新的税收种类、合理利用国有资产以及发动企业在职职工进行分担等方法,以扩大养老基金的来源。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为养老金的准时足额发放提供可靠保障。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应深入到街道和社区中,将社会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细分化,并建立专门的离退休职工个人数据库,为日后的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同时,社保部门也应安排工作人员对孤寡老人定期进行上门服务,以确保孤寡老人能够正常生活。
(三)广泛开展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
在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管理工作中,企业应持续开展人文关怀,定期开展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老年活动,并建立完善的老年活动场所,使其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如举办晨练活动、建立书友会、成立老年合唱团等。并加大力度倡导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等活动,有助于丰富离退休职工的晚年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3]。
结论: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建设人事档案信息化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相应的策略:正确认识建设人事档案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加大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等。文中所提的几点策略,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进步,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 乔雅红. 关于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0(11):143-144.
[2] 方毅. 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9, 000(011):P.166-168.
[3] 叶运仪. 加强离(退)休老干部在企业社会化移交过渡期思想稳定工作的多方举措[J]. 现代企业文化, 2019, 000(00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