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

董文泽

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发展三要素是质量、效益与安全。加强安全管理,减少工程事故,不仅能够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同时也能创造更大工程效益。我国的施工企业想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安全管理,以保障施工质量作为前提,重视安全管理细节问题。处理好安全管理问题,才能成功完成施工,否则会影响施工人员安全和生命。本文将展开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对策研究,分析有效施工管理方法。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DOI:10.12721/ccn.2021.15704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整体控制生产要素,减少工程安全问题,才能提高工程最后的经济效益。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完成了安全管理,构建了和谐社会。需要予以安全施工、安全作业更高关注度,让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一)没有自主权和控制权

众所周知,当前国内建筑施工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不少企业为了能够获得市场一席之地,管理并不规范。很多施工企业因此逐渐失去了自主权、控制权,依附于工程承包人。有不少施工企业同时也依赖项目承建人。施工企业没有自主权和指导管理能力,无法充分控制和监督施工现场,没有重视国家安全规定和规范,觉得工程施工质量和自己关系并不大,项目承包出去了就是别人的事情。毫无责任心,甚至有严重的责令不通情况[1]。施工现场十分被动,无法有效管理工程。

(二)缺少安全工作重视度

建筑企业在施工的时候,因为没有重视安全问题,所以施工企业并没有落实安全文明要求,摆在正确位置,并不理解安全管理有多么重要。许多施工企业,一味追赶工期,忽视安全问题[2]。有不少工程的项目经理,更看重的是现场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流程化是常态,并不重视安全政策和方针的落实,没有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和方案,忽视安全管理法规和法律。此情此景,导致不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完全应付了事,影响了施工效率,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三)工程造价较低

施工企业觉得工程质量比安全管理重要,所以没有注重安全管理。不少工程中,采取的是低价竞标方法[3]。如今的建筑市场有着非常激烈的竞争。建筑单位在紧迫感压力作用下,相互攀比,市场陷入恶性循环。按照开标结果不难发现,建设市政项目的时候,绝大多数价格低于标底40%,甚至有些项目为标底20%的价格。国家明确规定了开标结果不可以低于成本。可是国内招标法律在成本界限方面,划分不清楚。投标的时候,忽视了细节考虑。很多工程量的计价清单,并没有考虑安全管理方面的费用。虽然明确提出,不准许恶性竞争,可是因为费用低,导致中标的标价仍旧不高。施工单位想要正常经营,不得已只能削减安全管理方面的经费投入。

(四)质量管理取代安全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安全管理属于动态的管理方式。质量管理只看重结果,和安全管理出现很大差异。安全管理中,需要安排专人跟踪管理,有着大量专项投入。不过从目前施工情况不难看出,施工现场却没有配备专业安全员,忽视安全管理过程。许多施工单位虽然配备安全员,不过配备的安全员存在素质能力低下问题。安全知识掌握程度有限。另外工程单位安全员往往是两相兼顾安全员,对安全管理的认知有缺陷,甚至很多时候疏于管理,不重视安全。安全员只考虑质量管理要求,不在意安全管理问题。

二、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应对办法

(一)贯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和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政治稳定有密切关系,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和关键。为了让建筑行业能够稳定发展,需要确保建筑施工足够安全,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应加强领导,明确施工安全人员责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施工期间,应文明施工,保障施工人员安全,防止各种事故的出现。

(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管理的时候,施工班子需要创建以项目经理为基础的安全责任第一人,组建领导安全的小组,成员需要包括施工的班组长、工程技术负责人、现场安全员。成立办公室,专门负责管理安全,创建意识形态完整的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应当根据岗位职责情况,确定管理责任制度和岗位工作要求。层层签署责任状。应当按照工程情况,制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目标,确定工程管理要求和标准。尤其是安全经费、文明施工、安全伤亡等目标。创建文明工地,保障安全管理拥有明确方向。

(三)落实安全经费

安全施工期间,应当拨付专款用于安全管理,落实工程意外伤害灾难保险制度。使用行政手段,保障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能够有专门经费。经费需要和招投标分开,设立专门用于安全管理的资金和账户。在报建的时候统一收取安全经费。安排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督流水账,保障经费落实到实际,绝不能不投入或是违规挪用。此外还要设置意外伤害险制度,将安全保险作为工程开工、安全受监前提条件。

(四)识别控制风险源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必须全面推进企业的安全生产,最重要的事情是及时准确识别和控制危险源,消除风险。识别控制危险源属于事前控制工作。安全生产的时候,事前有效控制,是防止事故、减少事故、避免事故的关键。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常见危险源包括:防火防盗、塌方、滑坡、高空作业、有毒有害气体、地下涌水、特种设备作业、爆破器材管理、用电等。确定危险源之后,必须将所有的危险源纳入到控制管理工作当中,并第一时间将要求和安排告诉所有作业地点的所有工作人员。危险源周围,必须设立标志牌用于提示作业人员,提醒危险地点。所有个人、单位都不能破坏警示标志,也不可以随意进入危险区域。指挥人员、施工人员必须重视危险区域保护,关注危险区域动态变化。如果危险源有变化,需要采取手段和措施,保护工作人员与机械设备安全,防止发生意外状况。

结语: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安全生产是基础,关系到众多参建者生命与利益,决定社会稳定性。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政府表现出对建筑安全极高重视度。落实了大量的政策和制度,明确监管要求与责任制度,将安全管理落实实际。建筑施工企业应学习最新要求,加强危险源识别和控制,防止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清全,邬勇军,张波.关于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及安全管理的分析[J].建筑安全,2020,36(01):74-75. 

[2]崔俊阁.加强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管理的思考[J].建筑工人,2020,41(12):18-20.

[3]石宝明,王振宁.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杂谈[J].建筑安全,2020,3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