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电气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措施分析

徐馨怡

盘锦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电气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工业智能化的关键力量,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本文根据电气化施工与改进经验,系统阐述了电气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相关措施,旨在分析其具体实施方案,为技术部门提供有效经验与方案参考,使我国电气技术利用向现代化方向转型升级,以通过科学手段实现技术提升,保障工业生产能源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 电气技术;自动化;信息化
DOI:10.12721/ccn.2024.15707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电气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的意义

电气技术的自动化不仅在基础的控制与监测方面发挥作用,更在复杂工艺流程的精准调控和优化上展现出其重要性。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超越了传统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深入到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环节,为集中监测和预测预警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基础。基于此,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应用使得企业生产过程的控制更加精准和稳定,显著提升了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当前,领军企业已经开始探索更为先进的技术,如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性及预警性维护、基于大数据的工艺优化等,其探索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发展,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电气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1]

二、电气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的措施

(一)利用高端数据驱动

随着电气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引入高端智能化和数据驱动已成为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为此,首先,应通过引入预测控制、预警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先进控制算法,实现对生产设备的智能调控,其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和历史趋势,预测并调整生产过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稳定性,不仅减少了人为干预,还提升了生产的灵活性和设备响应速度。其次,构建智能监控系统对于实现生产设备的实时监控至关重要,其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预警,有效避免生产中断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通过实时数据分析,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最后,应引入预测性维护和预警性安全系统,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预测,提前发现故障并进行维护,不仅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维护成本,还提升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能够实现从被动维修到主动维护的转变,大幅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总之,通过高端智能化和数据驱动的引入,实现电气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动下,生产过程将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化,以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实践探索,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完善数据采集系统

在电气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构建一个高效的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是实现智能化生产的关键。具体地,技术部门应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与挖掘,最大程度上利用大数据分析、远程数据共享、异常诊断等先进技术,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以深度的数据洞察为生产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企业能够基于数据做出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决策。并且,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企业可以优化生产流程、调整工艺参数,并预测设备维护需求,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降低了运营成本和风险,此外,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实现更加灵活和可持续的生产管理。同时,应注意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在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过程中,必须确保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企业和客户的信息安全。长远来看,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数据采集与分析将变得更加高效和智能,企业将能够实现更大规模的数据集成和实时分析,进一步推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使深度融合系统得到更多的创新和应用,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价值和可能性[2]

(三)建立整体信息平台

在电气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整合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平台和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电气信息化平台,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效能的关键策略。具体地,首先,通过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电气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生产、管理、维护等各环节信息资源的整合,不仅促进了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还为不同部门和团队提供了统一的数据视图和访问权限,从而确保了决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其次,该平台能够打破信息孤岛,消除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的无障碍流通和协同工作,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不仅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还加强了团队间的沟通和合作,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更加高效的途径。然后,通过平台整合,可以显著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在打破信息孤岛后,降低了信息冗余和错误率,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不仅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决策失误,还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效能。最后,技术部门应扩大云计算平台在数据安全、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方面的优势,以随着企业对数据处理和存储需求的不断增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确保其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长远来看,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基于云计算的电气信息化平台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为电气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整合工艺流程系统

电气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生产、工艺和能源系统的协同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第一步,通过数据分析,企业能够对生产计划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生产条件的波动,灵活的生产计划管理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第二步,数据分析和模拟仿真技术的结合,为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并通过对生产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工艺瓶颈,优化生产步骤,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第三步,信息化手段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对能源的使用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并通过识别能源利用中的瓶颈和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节能措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总之,生产、工艺、能源系统的协同工作不仅能够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还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随着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生产、工艺、能源系统的协同融合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以进一步推动电气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3]

结论:综上所述,电气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展望未来。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电气技术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并在未来有更多创新和突破,以实现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的工业生产,科学提升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完成信息化和现代化转型,打造自动化电气系统,创建能源产业新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盛景亮.工业信息化下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3,13(10):139-141.

[2]林迎春.信息化视域下的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现[J].自动化应用,2023,64(04):45-48.

[3]马广建.信息化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3,7(02):10-13.

作者简介:徐馨怡,1985年,女,汉族,辽宁盘锦人,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电气信息(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