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企业融资过程财务风险及控制措施探究

​王雪芹

新矿内蒙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016217

摘要: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为了使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做好融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当然,融资对于企业而言,有利也有弊。一方面,融资能够为企业带来发展机会。但是,企业也会面临了较大风险。企业通过财务管理,能够实现成本效益的提升,降低融资成本,而且还可以对融资渠道进行拓展,使融资风险降低,建设更完善的监督机制,促进融资过程中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企业的运营效益进一步提升。笔者在本文中就企业融资过程财务风险及控制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企业;融资过程;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DOI:10.12721/ccn.2022.15717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对于企业管理工作而言,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财务管理关系到企业财务结构和企业的经营过程,其中会产生一些财务数据,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然后,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确定好融资方式和融资规模,这样能够为企业管理者进行更好地决策。另外,需要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帮助企业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并且使融资成本进一步减少。这对于企业决策管理者的决策而言,无疑是能够起到较大参考价值的。通过对财务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可以使企业能够在融资方式上进行更好地选择,帮助企业实现融资成本降低。而且,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金断裂的风险,并且对资金风险、决策风险和监督风险进行较好地防范,从而使企业能够维持稳定的发展状态。

1.企业融资过程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企业的运转过程,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企业的融资环节来讲,也是一样的。第一,在企业对生产规模进行扩大的过程中,融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融资这个环节,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帮助公司运营整体情况进行优化。与此同时,这对于公司的发展推测也是非常有利的,可以通过对公司债券持股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并且坚持成本效益理念,进而实现对融资成本的降低。除此之外,这也有利于融资方案的制定,并且促进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达到对企业融资发展的需求。第二个方面,财务人员能够了解到公司的资金运转和资本环境等更多情况,这样能够更好地评估测算融资成本和风险等级。这样,企业财务人员能够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多个融资方案,并且从中选择最佳的一个。在对融资方案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来进行选择。在多种措施辅助下,使融资成本降低,并且针对融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使融资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影响尽可能地降低。

2.企业融资过程中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2.1财务管理理念及人员素质需要提高

对于企业的融资管理而言,如果忽视了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与升级,那么就会导致成本效益和定额管理不能很好地执行,而且不能将融资过程中的财务环节做好精准定位。这样,融资方案完整性不强。详细地来讲,就是指融资管理过程对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没有很好地进行,而且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如此,就导致企业财务成果不突出,不能对企业融资成本进行准确预算,也不能使其为企业高层领导者和管理者融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最终可能会使融资不能很好地进行,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另外,在企业中,如果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不能够将财务管理规范进行合理确定,这对于融资的资金需求与分配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另外,如果对财务管理不加重视,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与内控机制建设不能很好地进行结合,这也会使企业融资建设受到一些影响。最后,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在素质方面进行改善。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其实施与财务人员的落实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信息化社会,企业财务人员对于创新融资渠道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会面临更大的融资风险。鉴于此,不仅需要提高企业财务专业技能素养,更需要提高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开发的融资方案能够更好地适应融资需求,最终达到企业效益提升的目的。

2.2财务部门独立性缺失及监督管理机制缺失

在任何一个企业,企业财务部门的权限与责任一般很少能够进行有效划分,这样就不能使财务部门在运营上保持独立。通过对企业的运营过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企业的融资过程是需要多个部门来进行配合的,比如需要财务部门和投资部门一起参与进来,从而实现对融资方案的制定。从表面上来分析,融资决策需要考虑公司各方面都利益诉求和价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财务部门能够了解到企业的资金运转速率和资产状况等信息。对于这些信息,将其充分利用起来,可以更好地对公司的运营做出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融资决策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参与进来,这样多个部门对于财务部的客观评价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干扰,进而使决策的结果不能做到客观公正。与此同时,这也会使财务部门的决策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对于企业的融资过程,因为与多方利益相关,这对于融资决策判断的可行性也会有一些影响。对于一个企业,可能缺乏足够有效的监督机制,这样就不能使融资决策操作透明化,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不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3.加强财务管理和提高风险控制水平的措施探究

3.1完善融资风险预警系统,成立专门风险部门

对于企业融资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风险,需要合理地规避,需要借助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通过建立统一到数据接口,达到其与资金预算管理系统对接的目的。最终达到企业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目地。另外,还需要做好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动态监测工作,及时了解企业的融资需求信息,做好反馈工作。而且建立专门的风险部门,形成预警机制,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需要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与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考虑。而且,需要基于企业的现状,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借助预警系统,对预算数据进行测算。另外需要就企业的融资风险及时提醒,这样可以使企业的风险防范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比如,某企业为了实现对资金风险的防范,财务部门中心在引入了金融系统软件之后,能够实现对资金计划和资金需求以及利息预警等多个方面进行跟踪管理,这样当企业临近还款期限的时候,就能够实现自动预警功能,对单位及时进行提醒,达到对资金风险更好地防范的目的。

3.2加强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专门计财中心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而言,不仅仅需要做好预算计划,而且要做好内部防范。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成本,对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进行提升。而且,需要在考虑企业现金流需求和融资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基础之上,做好融资规模的预测工作。通过利用好专业技术与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企业的融资。另外,根据金融信息化线上系统,做好包括预算、风控和还款、贷后在内的环节的一体化管理与跟踪工作,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历史数据信息与行业数据信息两个方面。如此,对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从而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一些企业改制建立“一部五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内控系统。

3.3促进企业融资结构减少,加强融资方式的合理选择

当前,对于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对于政府资金和银行贷款的依赖性往往较大。如此,就会使融资结构更加多样化,提升了融资风险。而且将重心放在企业自身相关经营与财务状况上,对于与企业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运营情况没有引起重视。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目标来进行多种融资方式的比较,对于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进行合理选择,这样可以使其符合企业经营需求。基于普惠金融发展背景,某公司通过对短期流贷业务进行改进,并且在上下游公司业务背景之下,与多家金融机构开展了供应链普惠金融业务。这样,可以做到对项目贷款更好地管理,实现专款专用,方便对融资渠道进行拓展,也使企业融资成本得以减少。另外,企业根据自身现金流针对融资需求进行预测。通过自有现金流理论,可以打造企业债务融资决策模型,通过该模型的建立,可以将平均借款利率、偿还本金和总资产报酬率等多个指标结合起来,建立函数模型,从而使企业能够在债务融资中获得更好的决策。

3.4对融资管理体系减少进行完善,防范企业风险

3.4.1增强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关键是财务管理,而在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是重中之重。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提升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针对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在企业中,可以组织一些专用人员参加大数据分析和ERP实务等培训,对于专业人员,需要树立他们的管理会计思维,对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与决策能力和战略分析能力等进行提升。最终,达到对企业财务管理和融资风险防范的目的。

3.4.2健全内控管理体系

为对企业决策风险进行防范,需要对企业内控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改进与优化,而且需要使企业各个部门对自己的管理责任和权限范围了然于胸。借助信息化系统,帮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通过自动化系统,可以使财务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核算结果错误等问题尽可能避免。这样,尽可能降低人工对于融资管理的影响。而且,需要明确企业的责权利划分。将责权利落实到个人,选择最佳的融资规模与融资方式。借助自动化系统,实现企业融资管理水平和决策执行效果的提升,最终使决策风险得到减小。

3.5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

在提高企业融资过程财务管理水平的过程中,打造融资管理机制和财务管理机制都是有必要进行的。为了获得财务管理机制的提高,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改革。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就是对预算管理水平进行提升。以往,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时候,往往没有对预算机制进行重视。其次,需要对财务部的权限进行明确定位,使其能够了解到自身独立决策的权利,这样可以使财务部门能够在融资过程中做好把控工作,对融资过程进行规范化,对融资方案进行合理制定和选择。然后,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财务机制和融资管理制度机制进行调整与优化,实现融资环境的改进,尽可能降低融资风险。

4.小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消费市场的扩大,企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财务部门而言,必须了解自身独立管理与决策的权限,通过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对融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等措施,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融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突破资金的短板,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海燕.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8:49-50.

[2]崔喆.企业融资财务风险的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3:202.

[3]李全.中小企业融资的财务结构分析及建议[J].财政监督,2013:59-60.

[4]朱静.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21(26):142-143.

[5]张铮.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策略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6

[6]钟碧玲.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04-105.

[7]陈伟.张亚男.贺云飞.浅论新能源企业融资财务风险控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5:94.

[8]宋杨.企业融资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3):136-137.

作者简介:王雪芹(1987—),女,山东省济宁市人,中级会计师,本科学士学位,融资管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