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档案资料涉及面比较广泛,不但充分展现了医院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展现了医院在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和重要任务,可以为医院的管理人员相关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于医院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如今在档案管理过程当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和缺陷,需要相关人士引起重视,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加以完善。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的收集管理存在问题
就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部分医院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尚未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且大多数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也比较低,甚至很多是兼职人员。同时,医院的档案按照部门不同实行分室保管,管理比较分散,导致很多档案资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堆放状态,由于没有及时将其进行整理归档,也就导致档案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分科室保管、分散管理的档案管理模式,违反了档案管理的相关原则,影响了档案自身价值的实现,同时也给查询和使用医学档案带来相当大的不良影响[1]。
(二)借阅管理缺乏专业化原理
目前,在大多数医院里,都只设置了档案管理的库房,缺乏档案阅读室,当查阅和使用档案时,缺少用于阅读和查看的地方,所以,只能将档案借出带走。同时,多数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技能,在工作时并没有严格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导致借阅档案时会发生借阅手续不全以及归还期限不明确等现象,导致很多借阅的档案不能及时收回,如果发生了人员变动,交接程序不科学,也会影响档案的收回工作。此外,部分借阅人员缺乏主动性,没有及时将借阅的档案归还,或者因自身的过失导致档案遗失或者损坏等,也会严重影响档案的使用以及其价值作用的发挥[2]。
(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以及队伍不够稳定
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之下,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相对较差,同时,整体队伍缺乏稳定性,这样导致在实际档案资料管理的过程当中呈现出相对较为混乱的局面。如今还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医院管理片面以为医院中心工作主要就只是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这样的观念虽不说是错误,但是却过于片面,没有充分意识到档案资料管理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片面地以为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并不能够直接为医院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反而会耗费大量资金投入。实际资料管理的过程当中缺乏重视,同时也没有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另外对于当前医院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来讲,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同时专业能力较差,并且档案队伍人员结构经常发生变动。档案资料管理的过程当中,仅仅是局限于简单将档案进行收集、归纳和装订等等,没有能够构建完善科学及有效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来讲,档案管理工作属于一项比较细致性的工作,需要医院领导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要在档案管理的过程当中采取更加先进管理知识和管理技术,还需要构建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3]。
(四)缺乏计算机设备以及管理环境不够理想
对于目前大部分医院来讲,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环境比较差,尤其是硬件设施过于落后,未能够跟上时代发展潮流。计算机设备比较匮乏,同时计算机设备应用程度较为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就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偏大,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讲,其本身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对于外在环境要求也比较严格。很多医院在档案管理的过程当中未能够具备优良的档案室,大部分的档案室年代都比较久远。所以档案长期的处于一个相对较为恶劣的环境当中。虽然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场所,专业档案设备已经得到应用,但是,还是依然存在着管理人员片面的以为管理设备费用较高,未能够让其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在档案管理过程当中,基本上是采用人工收集档案方法,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直接的影响档案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质量的提升,同时,导致医院内部资料管理过于混乱,未能够促使档案资料得到合理、科学利用和保存,同时也会影响到医院健康、稳定及持续性的发展[4]。
二、改善医院档案管理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一)调整和完善档案收集管理模式
医院的管理层应当重视医学档案的管理工作,要改变之前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实施开放式管理,从而使档案能够充分发挥其所具有信息资源的价值。医院管理层还应当深入发掘档案的价值,将档案管理同医院自身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加强对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医院管理层以及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应当转变自身的观念,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调整和完善档案收集以及档案管理的模式,确保档案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5]。
(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及考核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所以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档案收集以及档案管理制度,且需要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制度,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考评。比如,医院可以建立分级责任管理制度,将档案管理工作同各个科室的业绩相联系,明确档案管理的主体责任。通过定期考核的方式,来促使医院档案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6]。
(三)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档案管理水平,所以,医院应当选择具备专业档案管理能力的,且具有较强的道德水平和责任心的人员来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另外,医院也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培养,组织和开展现代档案管理技术的培训,使其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新的档案管理设备和管理技术,从而满足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进而为医院档案管理的质量提供保障。
(四)构建信息化医院档案管理体系
医院应当构建综合全面的档案管理体系,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并成立专门的部门来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实现高效的信息化档案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可以使档案信息查询和利用更加高效,也有利于各部门科室收集和利用档案,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统一管理的方式也有助于保障档案的安全以及完整。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医院档案管理过程当中还是存在着诸多缺陷和问题,需要采取合理及科学措施优化档案管理工作,要对于档案收集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完善档案管理以及考核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档案人员专业素养和能力,同时要构建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蔡杨.医学高校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建档案,2020(02):68-70.
[2]周璐,王媛,张晓娴,吴娜.管理控制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J].城建档案,2020(01):62-65.
[3]马荣.做好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相关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9(33):50-51.
[4]马荣.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30):54-55.
[5]陈钰钦.浅谈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医院教学档案的作用及建设[J].兰台内外,2019(09):54-55.
[6]石艳丽.浅析新时期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设与发展——以灵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J].办公室业务,2019(02):6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