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增值税的因素,并建立在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立场上,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有效的应对营业税改增值税制度情况提出了改善方案和优化措施。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经营模式,建筑施工企业的增值税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纳税人所能获得的经营收入的增值税销项税,二是纳税人在成本费用中可以抵押扣用的增值税进项税的费用。营改增在全面推行后,建筑施工企业从3%的营业税率改为9%的增值税率。不仅如此,因为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情况变动,建筑施工企业计算税务负债的方法也做了很大的变动。在税制改革以前,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缴纳的营业税的税务负债,是收入和税率的乘积。在税制改革之后,企业应该缴纳的税务负债总额是不含税的收入乘以增值税税率减去当期进项税额所获得的最终结果。
一、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税务负债主要因素分析
(一)销项税额的影响因素
从现实情况来看,销项税额分别受销项金额和时间两大因素影响,其中销售额和适用税率是销项金额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进行控制的。时间因素则主要是指负责缴纳税额的业主的付款和结算日期,一般情况下时间因素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因为销项税额的时间是由大多数的付款业主决定,他们会主动的按要求结算开票。但也有许多业主会主动要求付款开票,会对时间因素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依据付款开票,那么合同在工程需要预付款项时,就必须开票交纳增值税,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就必然会出现提前缴纳增值税等现象发生。且在工程早期,成本费用中存在能够抵扣的进项税的部分并没有取得,因此产生了超交增值税的问题。
(二)进项税额的影响因素
进项税额同样受进项金额和时间两大因素的影响。进项金额因素影响主要是工程分包、材料采购、物资设备租赁等的成本及增值税税率,因此在进行工程项目投标之前,就应同招标单位协商好该项目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并且做好成本预算工作,在预算成本中要能够体现出各成本项目的进项税税率及进项税,以便能够准确的根据销项税和进项税计算出该项目最终应交增值税税额,确定增值税税收负债,预算成本确定后,在整个项目分包、材料采购等招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的价格及税率控制分包、材料采购等成本及增值税进项税税率,其次是处理好协作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之间关系和影响,确保尽可能及早的取得进项税发票,尽可能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支出。
二、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的应对措施
(一)强化合同签订与审查管理
日常生产的各项交易,方方面面均有可能涉及到税务问题,在签订交易合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十分重视对合同的审查,如果发现合同存在问题,必须及时同对方沟通修改,否则不能签订,如此便能有效避免涉及税务问题产生的额外费用。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在经营生产和活动时,需要跟有关法律部门或主体签订多项合同。
例如对各类合同经过公司各部门审查后确定制式合同,将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法律、财税等必要的条款全部形成制式条款,并在合同会审时进行严格的审查管理,确保各类合同的规范性和严密性。在合同起草过程中要格外注意交货时间,提供劳动力的时间,支付款项的时间及付款比例,支付款项所需要的条件和开具进项发票的时间等,以上内容必须严格标注在合同中。对于涉及到的法律、财务和税务等问题时,不论是怎样的合同,条款中都必须论及关于合同至少一方的纳税义务问题,否则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会造成财务核算的差异,对应的法律风险也大相径庭。
(二)强化招标管理
招标是企业获取利润大小的重要诱因,招标过程中,企业应优先考虑最大利润,并根据其意图挑选所适用的施工方,及与之相应的合同、招标管理等,并确定招标相关的内容及规范。此外,企业还需着重加强内部控制,提升招标管理质量水平,对合同的各个环节持续进行跟踪,直至执行环节结束。招标的资料中可以增加对于投标人税务信用、资质的要求以及纳税人参与竞标的原则条件。不论哪个过程,都要保证在总价相同的情况下,争取增值税进项税最大化。
例如,在营业税的增改制度下,应当在开始之前,先对投标人的税务信用、资质进行确认,并做出相应的选择比价标准。可以通过比税前比价的方式降低税务负债。招标管理的全过程必须有财税人员进行相应监督,对招标过程保质保量。深入调查纳税人参与竞标的要求以及原则,并且保证每一次竞标活动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均在现场。对招标竞标的过程做详细全面的记录,且存档进行保护,如果此类信息由投标一方提供,还需添加相应的税务材料。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与业主进行商榷,全面的考虑会影响销项税额的影响因素,并和业主进行约定,从而避免提前缴纳和超额缴纳税费的问题。
(三)形成发票控制前置机制,完善增值税考核体系
发票的管理体系的建设是建筑施工企业应对营业税改增值税制度的重要因素。企业需要尽量提前获取发票,并且严格审查发票的合规性,比如有些发票根据税法需要在备注栏备注相关信息的,是否有备注,并对企业全部项目的增值税进行一体化管理,且要合理准确地认证、抵扣,从而赢得增值税不同时间点上价值的差额,降低整个公司税务负债和纳税成本,若要及时的取得进项税发票,就对项目分包工程、材料采购、物资租赁等要求项目部及时对其进行结算,有了结算金额,施工企业才能要求分包方、供应商及时的根据结算金额开具进项税发票。营改增大背景下,增值税考核体系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新的税务制度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根据公司和项目部不同的分级情况,在不同的工程实际、分项目设定增值税和责任考核标准的基础上,提升员工的税务负责降低理念,减少工程项目的税务负债情况。
例如,对获取增值税的发票进行抵扣,并对营业税改增值税制度后的建筑工程外包、原材料购进、工程作业的机械设备租用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优化,尽可能缩短实现增值税时间价值的最大化所用的时间。双方在签订合同之前,必须进行各项因素的计算和确定,避免合同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时间因素则偏重于增值税进项发票的开具时间,开具的增值税税率,双方在合同中必须达成一致,并且能够及时进行认证和抵扣。利用增值税税金的单位时间价值,减少施工企业的税务负债资金压力。此外,还需要提升招投标体系的系统性,降低所得税的涉税隐患。通过考核情况,促进税务的核算,增强员工降低税费的意识,降低工程的税务负债。
结语: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对营改增的利用,可以从多方面提升施工企业的税务负债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和应对措施。施工企业在此过程中,可以从中获得利润优势、节税优势,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进而提升对公司负债的承压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生存力。
参考文献:
[1]成雅洁。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税务负债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时代金融,2018,000(005):165-165。
[2]陈劼。"营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税务负债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纳税,2018,12(28):12+15。
[3]冯庆勋。"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税务负债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市场研究000。001(201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