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几年,城乡规划成为了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任务,而传统村落的改造则是城乡规划中的重要任务。对于传统村落而言,其本身具有比较独特的民俗特色,但是其中的传统思想、特色建筑则会对改造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城乡规划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传统村落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其中存在的各种民俗、建筑等特色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改造策略,使得传统村落得到有效的改造,进一步促进城乡发展。
一、传统村落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碰撞
对于传统村落而言,其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游客,主要是因为其内部具有历史性的建筑文化,也因此,在对传统村落进行改造,可以加强旅游经济开发,而且保留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建筑,使得整个村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有的建筑,这样则能够促使游客感受到相应的历史文化氛围,进而满足游客的游览观赏需求。在对传统村落进行开发建设时,其中的居民一般都会被安置在村外,同时还会建设大量的房屋为传统村落的居民提供容身之所。不过,新民居大多都是现代化的风格,与传统村落的房屋建筑之间呈现出鲜明的对比,以至于传统村落的内外在建筑风格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得整个村落受到比较大的现代化冲击,村庄内部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1]。
(二)资金匮乏,基础设施缺乏完善性
对传统村落进行改造开发时,若是宣传力度比较低,则难以吸引大量的投资者以及游客,长时间下来,则会对传统村落的发展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另外,由于传统村落长期缺乏管理,导致一些房屋建筑存在破败的现象,而且道路缺乏整修,产生坑洼、开裂等问题,其中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大多缺乏完善性。传统村落的存在时间比较久远,且传统思想的影响较为深远,很多村民的经济水平也比较低,很难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也会对传统村落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制约[2]。
二、城乡规划中传统村落改造的有效路径
(一)沿河设计规划
就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村落原本的布局空间,大多都是沿着河道进行规划建设的,因此,在对传统村落的外立面进行改造时,需要将村落中的主楼布设在视野良好的方向,这样则能够在主楼上形成相对较大的景观视野。另外,在对传统村落进行设计时,要加强对屏风墙的重视,其本身是村落建筑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在规划设计村落时,为了保留村落中更多的传统空间元素,则可以沿河布设相应的屏风墙,这样既能够起到防护作用,还能够提高沿河岸的美观性。在布设过程中,为了增强平面设计效果,则要突出相应的线条设计,使得沿河布设的屏风墙保持统一的线条[3]。
(二)通过多个渠道增加资金投入
在我国,传统村落的数量非常多,而且很多都是处在经济落后的地区,传统村落中的建筑具有特殊的结构,且建筑施工工艺也非常精湛,也因此,对其这类建筑的改造规划难度要远高于现代建筑,并且还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地方财政很难满足这一需求,无法为传统村落的改造提供充足的资金,所以,若是仅依靠政府是不行的。基于此,我国政府部门应该针对这一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将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偏向于边远地区的传统村落,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当下的传统村级保护资金的应用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对于专项资金的应用也要加大相应的监管力度。在面对私有的传统建筑时,政府部门可以为其修缮提供适量的财政补贴。另外,地方政府还需要积极引进民间资本,通过多个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借此实现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改造。相关地方政府可以采用开展农村建设项目、发展农业等多种方式,增加传统村落的改造发展资金,比如,在传统村落中建设生态旅游项目、农村养老项目等,通过开展具有特色的产业,吸引一批实力较强、资质较高的企业,参与到传统村落的改造建设之中[4]。
(三)保留原生态的建筑风格与建造技艺
对传统村落民居进行保护设计时,相关单位应该加强对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重视,并保护其完整性。传统村落中的民居包含相应的建筑文化,在对其进行修缮改造时,要注意避免对其原有的文化特色进行破坏,使得传统居民能够保持原有的状态。对于传统民居而言,其本身已经非常陈旧,而且在结构、基础等方面,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因此,在对传统民居进行修缮时,需要注重提高民居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加固地基、结构以及更换材料等多种方式,完善民居。虽然说修缮能够保持传统居民的完整形态,但是,可能会破坏其原本的外观,甚至会在修缮过程中,需要重新建设一栋建筑,面对这种情况,则可以利用传统民居建筑本身的原材料、技术工艺,这样既能够完善民居,还能够保留该建筑的文化形态。
(四)加强对传统村落原真性的维护
不同的传统村落都具备其独有的特色,在对传统村落进行规划改造时,需要保持传统村落整体格局的完整性。要对传统村落进行功能分区,加强对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对于划分出来的区域要进行科学规划,看其是否能够进行运营,要结合传统村落的实际发展需求,对其予以合理设计规划,同时还要确保核心保护区不能改变,使得传统村落本身的历史文化特色能够得以留存,不需要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进,否则就会影响传统村落的原汁原味。另外,在对传统村落进行开发建设时,要避免破坏村落原有的风貌,并且还应该将村落中的传统文化充分的展现出来,这样也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扬,借此提高传统村落的改造价值,进一步促进其自身的长远发展[5]。
(五)立面装饰
在进行立面装饰时,需要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的传统建筑形式,并结合相应的风格,对立面装饰进行合理设计。在传统村落中,坡屋顶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元素,其自身具备防雨防水的功能,这也是传统建筑的特色风格。在立面中,可将坡屋顶这一元素应用在楼层之间,将每一层的腰线设计成为坡顶形式,下层使用木结构对其进行支撑,以此提高整个建筑的和谐性,由此可见,立面形式与屋顶存在相似之处,并且能够与整个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相融合。因此,在立面装饰时,可以借鉴传统建筑风格,而且在对建筑外墙进行施工建设时,还需要选用当地的建筑材料,确保其与传统村落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总结
对传统村落进行科学有效的改造,有利于推动城乡规划建设,提升城乡发展水平,而且在具体的改造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改造,避免改变传统建筑风格及外观,对传统村落的建筑文化特色予以延续,同时还要对破旧建筑予以修缮,使得传统村落焕然一新,既能够保持原本的风貌,也能够增加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芳, 高信波. 城乡规划中传统村落的改造路径[J]. 建筑经济, 2020(8).
[2] 何涛. 城区边缘传统村落改造模式研究——以广州增城区为例[J]. 城市住宅, 2019, 026(010):132-133.
[3] 齐童, 曹圣婕, 张四朋. "城市双修"理念下传统村落更新改造——以天津蓟县西井峪为例[C]// 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 2017.
[4] 杨雪冬, 暴磊, 王辉. 邯郸地区传统村落改造与保护重建规划设计研究[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02(No.617):30-34.
[5] 张基伟. 陕南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