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而今,许多石油化工企业正在努力拓宽生产范围,并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安全问题。因此,企业管理层必须认真对待和加强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是一种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来实现的管理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石油化工安全管理中,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以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
1.信息化技术在石油化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概述
在石油化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项传感器硬件设备对石油化工安全管理展开全方位的监测,并运用物联网技术对这些设备进行连接,从而多元化的收集数据以及信息,最终对数据展开分析,为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在当下石油化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运用到的网络通信技术门类众多,而这些传感技术能够对区域范围内的系统指标实现更快速的感知,同时针对生产环境变化也能够展开全方位监测,进而辅助管理层制定应急管理方案[1]。在石油化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到遥控终端机、传感器以及识别传感器等等,通过对石油化工的运行情况进行自动收集,也能够帮助相关管理部门更加快速有效地把握各项数据,进而完成重点区域范围内的石油化工信息监控以及管理。
2.石油化工安全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策略
2.1分析安全资料
在快速演变的安全管理资源环境中,石油化工企业的策略构建必须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同时紧密结合自身的业务特性,确保在法律框架内,构建一个动态适应的、强大的安全资料体系,以推动深度的数据分析。对此应实施有效的信息集成,将来自安全管理的实时反馈融入资料库,通过对比实际生产数据,严谨验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以纠正任何潜在的误识。接下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问题根源进行多维度剖析,精确识别安全风险的源头,从而设计出全面的解决方案[2]。然后,引入PDCA管理循环模式,将实践经验提炼为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借此强化安全资料分析系统的规范化建设。这不仅只在优化现有的安全管理实践,也促使生产方式的革新,使未解决的问题在每次循环中得到迭代处理,从而增强资料的实用价值。这种方法不仅能深度挖掘隐藏在资料中的信息价值,还能够实时响应工作挑战,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2高危作业信息化
企业应全面实行电子作业票,规范施工作业。据统计,石油化工行业历年来发生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0%,其中绝大多数都与交底不清,未落实防护措施,未办理作业票等有关,因此规范作业许可成为作业环节管控的重中之重。然而传统的纸质作业票存在诸多问题,如作业时间超时、未气体分析数据即作业、申请人替写代签、作业交底不清,无票既作业等。因此实行智能化电子作业许可能有效避免和解决传统纸质作业票暴露出的问题,如作业超时预警提醒立即停止作业,未上传气体分析数据无法签核作业票,未辨识作业风险未进行作业交底无法申请作业许可,签核人员未到场无法签核作业票等。以网络化的手段强化施工作业的安全,同时通过定期对作业符合度进行检查,减少现场作业违章。定期回顾电子作业票许可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智能化电子作业许可。
2.3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石油化工行业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企业应在日常生产中应用高速、稳定的网络设施、先进的计算设备及广泛分布的传感器网络。此类基础设施能构成信息化建设的物理支撑,确保数据的快速收集、处理和传输。例如,通过部署高密度的传感器网络,可以对生产环境中的温度、压力、气体浓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涉及到对现有网络的升级改造,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泄露或被非法篡改。同时,还需要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在发生系统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4安全检查信息化
为保证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安全管理部门可构建在线信息监测系统,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到石油化工生产环节及核心设备控制系统中,采取统一标准、分级管理的模式,落实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检查工作,通过监测信息平台对石油化工各生产环节、经营管理环节等进行全过程、跟踪式的监督管理,加强各生产流程、设备运行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安全管理各内容的可靠性。而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对复杂,所以必须保证各类安全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此环节,安全管理部门可利用区块链技术将各安全管理内容划分为多个基本单元或模块,而各单元之间应保持独立且均具备内在联系性,进而才能保证在调整某一单元管理策略的同时不会影响到其他管理节点,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高效化应用优势,实现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的优化调整,为持续推进石油化工企业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3]。
2.5加强信息化安全教育培训
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安全教育形式僵化、内容单一、随意性较大等问题,要及时构建现代化安全教育培训平台,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多样化形式,灵活应用信息化技术整合有关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管理的教育培训资源,丰富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不断积累安全管理经验、拓展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提高其技能操作水平,以多样化培训形式和知识内容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还可根据不同的岗位环境、危险源管理模块等深化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促使安全管理人员能有效应用安全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对风险问题进行准确把控,全面提升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小结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在石油化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不仅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还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信息化手段,石油化工企业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风险的精准识别以及应急响应的快速部署,从而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信息化技术在安全资料分析、高危作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效率的提升。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石油化工企业应继续深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构建更加智能化、综合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为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翔.信息化在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管理中的实践[J].化工设计通讯,2023,49(10):14-16.
[2]李剑颖,吴顺成,王顺义.信息化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8,(02):64-65.
[3]于洪浩.信息化技术在石油化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2,(1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