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环境问题越加关注,核能技术的应用,解决能源紧缺问题,但是伴随而来是核能泄露潜在危险,核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加强辐射环境监控力度,对监测数据合理性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有效地解决对策,保证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1辐射环境监测概述
为保证辐射环境的监测质量,必须进行有目的的进行监测业务的管理,科学选择监测模式,完善环境监测内容和程序,突出辐射监测数据的科学性。由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结果在一定的波动,因此,在监测数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相关的影响因素,提高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在辐射环境监测阶段,数据的可靠性要求较高,需要做好全面的精细化管理,科学选择辐射环境监测形式,优化监测技术应用水平。自动监测站是新时代辐射监测系统的关键模块,结合国家文件相关政策文件,加大辐射环境监测资金支持力度,加强辐射自动化监测站的建设。增加气溶胶和放射性核素监测设备、放射性碘检测和采样设备等,支持辐射环境的日常监测。目前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正在逐步完善,相应的技术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提高辐射环境监测标准和监测要求,必须不断的完善和改进监测工作,突出监测的价值和使用功能。
2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合理性存在的问题
2.1探测限测量结果不够精准
数据缺乏指向性,造成数据存在偏差,对辐射的探测,要确定探测限值,但是探测限值往往不够准确,造成数据结果偏差值较大,应控制偏差值浮动范围,控制在标准偏差值之内,误差要求在5%-8%之间,保证辐射监测数据准确性。从实际监测数值来看,在监测环境中,监测人员缺乏规范监测要领,致使监测结果存在偏差,有些监测人员为掩盖自己的监测错误,会对监测数据进行修正,致使监测结果产生造假数据,影响监测数据的合理性,无法保证监测数据真实性。
2.2监测管理技术不健全
监测管理技术不健全也是当前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随着我国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融入了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支撑实际工作的科学进行,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关管理人员适应了以往工作中的要求以及标准,所以在转型方面经常会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一些新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在规章制度制定方面缺少有效控制,并且整个技术实施方案非常简单,无法突出现代化的技术实施特点。同时在数据分析工作中,一些技术条件和设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之处,随着辐射环境监测领域不断扩大,信息的类型非常多,所以在监测数据处理方面无法具备先进性的特点,使得实际管理效率无法得到全面提高,对后续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带来诸多影响。另外在监测技术管理过程中,一些管理人员也没有进行数据和经验的有效统计,这就使得在当前监测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仍然存在,无法得到全面创新发展,对后续监测工作带来了非常严重影响。不仅会使得整个监测管理无法具备针对性的特征,还导致技术实施时的问题较多,限制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通过当前监测管理技术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创新,保证最终监测精准性的提高。
3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合理性的优化
3.1数据纠错对策
由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经常会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数据纠错对策,从而实现良好的矫正效果。如果监测结果缺乏合理性的话,那么要深入地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找出问题发生的本质性因素,对很有可能造成的数据异常情况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和研究,根据最终的结论得出有效建议,并且还需要对整个建设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了解很有可能出现异常的影响因素和具体的原因,在完成这些操作中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法,防止对数据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后续工作中还是要进行数据的检验,比如要融入之前所制定的策略来检验这一方法本身的可用性,为后续的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
3.2加强辐射环境监测的监管力度
为了使相关工作人员更加严谨地开展辐射环境的监测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从而及时发现在辐射环境监测数据方面的一些问题,保证数据能够具备精准性的特点。当前环境监测逐渐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其中的配套监管措施无法得以充分保证,所以无法获得更加理想化和精准性的监测数据评价,在实施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提出有效的引导措施,做好环境监测的创新,适当提高相关机构的准入门槛,使最终数据的合理性能够得以充分保证。在具体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中,相关监测机构需要承担自身应当承担的职责,并且定期召开会议组织专家来进行有效检查,及时发现在实际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中所存在问题,并在会议中贯彻落实一票否决权,从而为数据合理性提供重要的保障。为了使相关岗位人可以更加认真地完成本职工作,可以将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方式进行相互融合,不断提高机构的质量管理意识,有效地应对在以往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问题。其次,还需要做好新型设备的使用以及管理,这主要由于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发展非常迅速,无法适应新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因此需要建立核心的工作与之匹配的精密仪器设备,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从而使得辐射环境监测工作质量能够得以充分保证。
3.3安装数据共享平台
在辐射环境监测数据控制中,需要建立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公开辐射监测信息,让公众了解环境情况。将与辐射监测相关信息纳入环境数据平台,扩大辐射监测内容,不仅限于国家监测项目,还要开展研究项目,特别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辐射环境监测效率,避免了重复监测或造成资源浪费
3.4新型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加强设备监管力度,熟悉设备使用方法。辐射产生的量波很难监测到,因此监测设备较为精密,以此测定环境中的辐射含量。但是缺乏监测管理人员,致使监测设备运行效率较低,监测的数值不准确,并存在监测误差。监测相关机构加强仪器使用标准,制定仪器维护相关制度,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监测,保证辐射环境监测质量。提升监测人员业务能力,对监测操作进行技术培训,保证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减少监测误差数值,将监测数值控制在合理范围。
结束语:
在进行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中,在数据合理性方面很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纠错对策,融入新型的设备和管理方法,安装数据共享平台,加强辐射环境监测的监管力度,保证监测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国栋.城市管理中辐射监测和保护研究[J].信息周刊,2020(6):119-120.
[2]钟丽冬.白云区辐射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J].广东化工,2020(2):20-21.
[3]王培,李伟.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合理性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2):128-129.
[4]张龙辉,支边,许向军.基于环保理念的辐射环境监测发展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No.218(01):66-66.
[5]卞兆娥,郑婷,刘东晓.辐射环境监测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9(1):124,130.
[6]邓新秀,薛建军.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与治理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1(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