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风景园林设计对环境保护的应用分析

周园园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21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我国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大众逐渐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城市内部环境效果也成为了关注的一部分。为了有效提升城市内部生态自然环境,需在城市内部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提升对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和创造的作用,保证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展现出园林自然特征。
关键词: 风景园林设计;环境保护;应用
DOI:10.12721/ccn.2023.15728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状态以及美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逐渐开始重视自己生存环境景观的发展状态。而在我国的城乡比例中,乡村占有的比重要更大一些,我国快速的发展也给乡村带来的巨大的机遇与改变。乡村纯朴、自然、真诚等特质,给园林景观设计者带来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与发挥空间,既展现了乡村景观的特色,也充实了园林景观的设计空间。

1自然景观特色在园林设计中的意义

伴随着当前城市内部建设脚步的加快和提升,大众对城市内部自然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向往绿色生态自然景观,这在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风景园林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园林设计过程中,也一定要提升对园林设计的认知和掌握程度,风景园林不仅仅是单一的景观,而是承载生命的载体。需要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还要给植物足够的生产空间和范围,促使其能够良好生长。园林景观可以放松大众的身心,还能提升大众的心理愉悦程度。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充分考量地质构造、当地气候、水土条件以及植物的特点。地质构造属于当地土壤和岩石的主要类型,因为一些土壤和岩石会在一些外用力的影响下产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形成不同的地形和地貌。因此,地质构造对地域的自然条件产生很大的影响,气候环境主要是自然界中一些相对活跃的组成部分,也就是大气。大气属于当前动物植物之间生存的主要条件,所以,地域差异也会产生气候差异。水土条件主要是大众生活区域中的水资源,大众在选择居住地时,经常会选择距离水源相对较近的地方,在设计风景园林过程中,水土的应用范围相对广泛,一些风景园林的建设灵感主要考量水土条件。在设计园林景观过程中,需要尊重其他物种,更好地提升园林内部的自然力量,还能更好地促进园林的发展,改变城市内部形象。

2风景园林设计对环境保护的应用

2.1对自然保持足够尊重

人们生活中需要尊重自然,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风景园林设计工作的开展属于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优化,不可避免的会对现有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在这一环节,必须要充分尊重自然,最大限度降低对自然的破坏和影响,同时满足人们在环境方面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风景园林设计前,充分考察区域自然环境,与区域自然信息等相互结合,确保所设计的风景园林方案能够与区域自然环境相适宜,具体包含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市政设施、交通、植物等指标;其次,风景园林植物的选择,尽量选择当地植物,如果需要引进外来物种,必须要注意物种的选择能够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同时注意加强外来植物病虫害检查;最后,风景园林建设中还需要最大限度降低对自然的影响和破坏,与区域地形地貌等特征相结合,避免不必要的改造,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展现风景园林特点。

2.2因地制宜地进行植物配置

风景园林设计在植物配置时,要以本区域风景园林的风格、功能和整体布局等为出发点,主要开发利用本土植物,以展现风景园林设计的地域特色。植物种类的选择要符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并综合考虑山石、水景、道路铺设、建筑物等组景效果。比如,龙头寺公园占地53.33hm²,公园的中间高四周低,最低处和最高处相差100m,公园属谷地,公园最低处布置了一片人工湖,凸显了整个景区景观立体感和层次感。公园周边的坡地因地制宜的在南坡和东坡上大范围地种植了“巾帼林”“人工林”等,起到了护坡作用。而西坡的地势较陡,土壤贫瘠,设计师选择根系较浅的灌木与草坪搭配形成美丽的图案。设计师对该地的风景园林合理地进行布局,因地制宜,充分体现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2.3自然景观中水体的主要规划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相应地展现自然景观的特点,因此,还需要重视水体的规划设计。对水体的设计和布局既要符合当前的设计理念,还要满足自然景观的设计理念。在风景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可适当修建一些凉亭,在凉亭边可以设计水池进行环绕,在水池中养殖一些生物,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园林景观中的活力,也可以在水池边种植一些树木,增添一些绿色的气息。水体景色的设计可以为正方形、圆形、规则对称图形等,水池既可单独设计也可合理进行结合,更好地拉开园林景观内部的面积,成为园林空间内部的焦点。园林内部面积相对较大的水池可以扩充成人工湖,通过相应的人工造景形成水体的形式美感。既保留了植物周围的美观性,还能保证水体的清洁程度。

2.4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药等农药化肥增效技术,使得新型农业生产技术,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例如施肥技术的应用,病虫害防治措施的使用,农药防治技术的应用等。都可以起到科学防治污染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土地及微生物群体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生存。推广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秸秆生物转化食用菌技术,以秸秆为原料的加工业利用等,逐步解决农药、化肥、农膜、秸杆等面源污染问题。深入实施农产品绿色、有机行动计划,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和产品认证。

2.5生态经济植物群落

植物的种类非常多,有些植物的经济价值非常的高,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把这些经济价值很高的植物引入到城市风景园林中,不但可以调节城市的环境,还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在城市风景园林中,这些经济性比较高的植物可以让城市的居民学习到更多的生态知识,可以认识更多的植物种类,因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通常都很少见,城市居民对植物了解比较少,把这些植物引入到城市风景园林中,可以让城市居民增加对植物的认识,使城市中居民认识到这些植物的价值,可以起到对这些植物更好的保护作用。在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把有价值的中草药比如黄连、当归等种植到城市风景园林中,不但可以使城市风景园林更加的美观,而且还可以为城市创造经济效益。并且,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良好的环境主要就是通过视觉进行评定,因此,在对于风景园林进行建设的过程之中还要融合对于美的考虑。在进行设计工作之前,要对植物后期的养护进行考虑,部分植物虽然价格低廉,可以养护的费用却十分的高,这就并不利于经济性的考量。

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对环境保护有重要影响,不仅可降低城市污染,同时还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及人们居住环境。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为了更好地体现环境保护思想,首先,要足够尊重自然环境,其次,要充分认识到风景园林在自然方面影响,最后,注意风景园林设计的综合性规划,取得理想设计效果,促进城市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张玲,杨志平.如何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8):157.

[2]王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低碳世界,2015(22):14-15.

[3]王建设.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J].农业经济,2017(1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