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土壤测试计量及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郭琦 卫静

安徽省合肥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 土壤测试计量及环境监测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对土壤环境的高效分析,为土壤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土壤环境的改善和保护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分析了土壤测试计量及环境监测要点,并重点研究了土壤测试计量及环境监测中的各项技术,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 土壤测试计量;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DOI:10.12721/ccn.2022.15709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污染情况日益加剧,其中土壤污染是一重点污染类型。根据我国土壤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我国的土壤污染主要包括原微生物污染、放射性元素污染等。虽然我国已意识到土壤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治理效果仍然有待提高。在土壤环境治理过程中,土壤环境监测是基础性工作。

1.土壤测试计量及环境监测要点

土壤测试计量及环境监测主要将土壤作为主要的测定对象,通过借助先进的科学设备、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土壤中的各类元素进行测定和分析,以此判断土壤的受污染程度。通过对土壤污染程度的分析,进一步分析污染来源以及未来土壤环境发展趋势,以此作为土壤环境治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在进行土壤测试计量及环境监测的过程中,主要包括现场勘测、布置监测点、选择监测方法、选择监测技术、收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情况等几大环节,其中布置监测点是土壤测试计量及环境监测的核心,也是确保监测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布置监测点时,通常需要结合监测区域的地图规划等作为参考,利用计算机技术等对土壤环境进行智能化分析,初步对布点位置加以确定。其次,再将所布置的监测点位置与实际现场勘查情况想对比,确定出最科学的监测点位。一般来说,监测点位主要布置于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如企业污染排放周边地区、垃圾处理基地、饮用水上游等。为了提高监测点位的布置质量,使其发挥最好的监测效果,通常要保证监测点位布置的代表性、经济性和动态性,确保监测点位选择能够代表周围土壤环境,并能够针对实际的监测需求加以动态调整,且保证经济成本的最小化。

2.土壤测试计量及环境监测技术

2.1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土壤测试计量及环境监测技术的基础,也是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在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监测平台来实时监测土壤环境并对其中的各类化学元素加以分析,这一切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除此之外,现代信息技术还能够有效帮助技术人员在平台上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将所监测的土壤环境全方位的呈现出来,还能够快速锁定查找目标,通过直观的平面图将土壤环境加以展现,实现数据与图像共同分析土壤环境的效果。另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结合使用可视化技术,还能够将数据信息分析更为直观立体的展现出来,为元素分析工作提供便利。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有效对环境监测的结果加以评价,保证环境监测的全面性和综合性。结合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信息化建设平台更为完善,实现集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和数据分享为一体的功能技术,对所监测的土壤环境进行实时数据分析,为监测技术人员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2.2化学分析技术

化学分析技术是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中的核心技术,其主要发挥对土壤中各类元素进行监测和分析的作用。在化学分析技术当中,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离子体法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其主要对土壤中的有害无机化学元素进行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化学分析技术中最为常用,主要由于其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具备较强的稳定性,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且其准确性较高,可以测定较大的土壤范围。并且原子吸收光谱法还能够同时实现对多种化学元素的测定和分析,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等离子体法在应用过程中也具备较高的灵敏度且能够同时实现对多种元素的分析,但是由于其监测设备成本较高、维修也不够便利,所以其应用不如原子吸收光谱法广泛。一般来说,化学分析技术通常将不同的监测技术相结合起来进行使用,以此保证数据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痕量分析技术

痕量分析技术是在化学分析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是针对被重金属所污染的土壤进行测定和分析。由于重金属的特殊性,即使是少量的重金属也容易对土壤产生极大的危害,导致土壤中所种植的农作物中含有毒素,影响农业的生产,甚至会影响整个土壤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重金属就是废电池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这种重金属物质在土壤当中基本难以分解,且需要50年以上的代谢时间,不仅会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甚至还会危害到生命安全。采用痕量分析技术,能够对土壤中的类似有毒有害重金属物质加以分析,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同时,通过痕量分析技术对土壤的分析,还能够有效确定污染源,并对其加以控制,同时还能有效预防土壤的进一步受污染问题。

2.4生物监测技术

生物监测技术是在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中的关键性技术,其中包括荧光定量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荧光定量技术主要的目的是监测待测土壤的结构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情况,通过荧光定量技术的监测和分析能够有效确定出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并对其结构的多样性加以确定。荧光定量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且监测范围较为全面具体。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在分析出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后,对其加以去除的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合成物去除和以微生物代谢去除这两种方式,对于土壤环境的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关键一环。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效果较为突出,且操作成本较低。将荧光定量技术与生物修复技术共同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数据监测的详细性和准确性,并能够有效修复被污染的土壤环境。

2.53S技术

3S技术主要是指以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为一体的技术总和。这三项技术能够在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单独应用,又能够以合作的方式发挥出其突出的优势。通过3S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获取被污染土壤的地理信息,为土壤环境监测提供关键性的监测依据,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其中,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对土壤环境远程的监测和判断,对土壤内的资源利用情况和整体环境布局加以分析,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被污染土壤环境的信息实时获取,对于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布置监测点和采样等工作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将3S技术结合到一起进行应用还能够有效在数字化技术的作用下,完成对土壤环境的结构图绘制,对土壤的全方位情况加以分析,提高土壤环境监测的效率和质量,使其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土壤测试计量及环境监测技术在土壤环境分析和治理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着土壤环境治理的质量和效率。土壤测试计量及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利用科学的技术和设备对土壤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以此为土壤环境治理提供针对性的依据。在土壤环境监测中,包含多项技术应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技术有现代信息技术、化学分析技术、痕量分析技术、生物监测技术以及3S技术,这些技术的结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环境监测的精确度,并对其进行科学的修复和治理,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赵汝超.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策略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2):48.

[2]张亚娟.环境监测取样在农田土壤中的运用分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1,34(02):16-17.

[3]陆泗进,王业耀,夏新,何立环.土壤环境监测基础点位布设思路与方法[J].中国环境监测,2018,34(03):93-99.

[4]陆泗进,王业耀,何立环.中国土壤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J].中国环境监测,2014,30(06):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