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对接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究

刘目前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 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一直都是社会的热点,乡村振兴成为我国现阶段主要任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对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影响重大。本文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应对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美。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乡村振兴;实践探究
DOI:10.12721/ccn.2021.15901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乡村振兴工作历来为国家所重视,而大学生创新创业也一直是作为热点问题而被广泛关注。当我们能够实现乡村振兴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的时候,则可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必定能够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实践意义。

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

这些年来各大高校都在不断进行扩招,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节节攀升,这也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国家一方面在积极的促进就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鼓励大学生自主进行创新创业。各个高校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大学中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而提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如果大学毕业生都愿意回到广阔的农村工作,必将加速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对我国的百年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我国的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存一些疑难问题没有被解决。解决这些疑难问题,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去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将它自己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大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将人才和技术引入广大农村地区,以带动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可以通过人才和产业政策的双向循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从根源上解决农村问题。

二、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

大学毕业生是创新创业工作的主体人群,也是国家和社会值得信赖的乡村振兴的依托力量。高等农业院校只有不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才能找到适合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的契合点。高校为大学生提供的教育是多元化的,应该能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需求。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乡村振兴理念的传达,希望可以鼓励大学生更多的回乡创业。以往,乡村振兴的主要对象是农村没有致富能力的贫困人口,这些人多居家种田或者外出务工,而且曾经一度外出务工的人员不断攀升,在农村留下老人和留守儿童,导致本就经济不够活跃的农村又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我们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并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希望可以一方面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并为家乡的劳动力 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当前在农村振兴战略项目和资金的加持下,农村的发展前景良好,有许多发展的机遇,大学生在家乡进行创新创业成功的几率会更大。

三、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与策略

虽然当前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力支持,并提供了很多专项计划进行鼓励,但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适合参与创新创业工作。大学生也应当理智的进行创新创业,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的方向。高等农业院校将乡村振兴与创新创业联系起来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希望大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发展,一方面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各种创新创业能力。对于乡村振兴工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人才和产业。而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的对接,我们应当选取有需要有基础有情怀的大学生来进行。通过农业农村政策将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集中到从事农业产业的大学生手中,使他们获得技能的同时也获得合适的工作岗位,就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和产业问题。笔者认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非常有效的方式就是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建设一支专业队伍,队伍可以指导学生拥有良好的就业观,可以指导毕业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而在大学课堂中普及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确定自己心中的目标,并激励大学生向着目标不断努力。进而在毕业的时候可以选择适合的方向和行业进行深度发展。并且确定就业指导以及创新创业教育都必须要具有针对性,让学生感到所从事的行业有前途、有保障。而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会在课堂上给同学分享过于多创新创业成功的事例,而忽略了对失败案例的分析。这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创新创业是非常简单的错觉,因此当我们在探究大学生创新创业,对接乡村振兴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这些内容。

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乡村振兴的推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国家应当拿出专门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集中资源和要素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确保有创新创业意愿和条件的大学生扎根农村创业、乐于农业创业,进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对于乡村人才和产业的振兴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 倪邦文. 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新时代青年工作新 发展[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1):1-7.

[2] 卓泽林,王志强. 构建全球化知识企业: 新加坡国立 大学创新创业策略研究及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16(1):14-21.

[3] 代露露,张丽,贾晓薇.大学生创业的难点及应对策略[J].中国市场,2017(13):326-327.

作者简介:刘目前,男(1976.06-),汉族,湖南醴陵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