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土地污染情况的逐年加重,关于治理土地污染的方案也接二连三的开始试行。关于对土壤质量的监测越来越频繁和严谨,力求减缓土壤环境恶化的速度,通过政策监管来达到保护土壤环境的目的。
1.现场采集监测土壤环境的意义
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的操作虽然不复杂,但具有着深远重大的意义。一方面,我国依赖着农业经济而发展,迫切需要着土壤环境的恢复和提升;另一方面,我国有一个猛烈发展重工业的阶段,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和破坏。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知也有所提升。在保护环境的觉悟之下,监测土壤环境成为了保护环境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自然资源中的植物依赖着土壤而生长,动物又依赖着林业资源,可以说,在环环相扣的自然中,土壤是其他万物的起源,监测并保护土壤,就是间接性的在保护一切自然资源。而在人类社会中,土壤又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人类依靠土壤种植作物维持生命,在土壤上建起家园,创造了一个年代又一个年代的文明。如果土壤环境受到污染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不夸张的说,离人类文明的倾覆也就不远了。
对土壤进行采集监测,首先能够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保障作用,从而保持社会的稳定。同时采集监测土壤样本是防止土壤污染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环,是把科学发展观给深入贯彻并且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能够助力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是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方针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针对土壤中有机物的监测方式逐年增多,因为有机污染物质在土壤环境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到水资源当中污染水体环境,更全面的接触食物链,并且通过食物链不断的积累着有害物质,最后全部作用于人体健康。及时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避免工业污染和农药残留通过种种方式去伤害到人体健康,维持社会的稳定。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就是保护着自然环境。对推动国家长治久安,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对土壤进行现场采集的程序
2.1设置土壤监测点
监测点的布置必须具有实际意义,根据土壤被使用的程度和情况,进行具体布置,要有明确的距离和方位,或者在区分土地受污染类型后根据污染程度推算适宜的采集方位和采集距离。在布置监测点的时候也要根据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做出不同的监测计划,以便于区分出各个区域要承担的污染责任。在布置监测点的过程中,根据污染类型的划分,也要使用不同类型的布置监测点方式。如果有农业用地或者是建设用地在周围,要把监测点优先布置在农业用地或者建设用地上进行监测。如果既没有农业用地也没有建设用地,就根据企业污染土地的实际情况如:受大气沉降所影响的区域范围、水污染影响区范围、固体废弃物堆放范围等范围来布置具体的土壤监测点。如果是产生废气污染,就在下风向一千米内布置监测点。当产生废气污染的企业周围的风速能够在多年来保持小于2m/s,可以将监测点设置的更贴近需要受监测的园区。相对应的,如果多年来企业附近的风速要大于2m/s,布置监测点时可以布置在受监测园区的一千米之外。如果是产生废水污染,沿着废水被排放的去向,同样在一千米内布置监测点。如果多种污染混合排放,根据以上布置监测点原则对混合排放的企业进行结合实际情况的额外规划。于风频最大处的向下风向,距离受监测场地一千米之内设置两个监测点,于风频最小处的向上风向,距离受监测场地五百米之内设置单个监测点。或者采取合并的方式,根据布置监测点的规范管理条例布置合并监测点对土壤进行混合土壤样本采集。另外,如果是对国家已经设置过具体监测点位的重点监管企业进行监测,可以按照国家监测布点来布置点位,不需要再自行设置点位。
2.2现场采集土壤样品
在规范好采集土壤样品的范围并且布置好监测点之后,就是对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在采集时,要进行详细的记录,详细到这一片土壤的种植情况和含水量也要记录在册。完整规范的采样记录更有利于后期土壤环境监测行动的展开,所以监测点的经纬度和名称一定要记录清楚,并且详细描述土壤类型和土地被利用的类型以及程度。如果这一片土壤被用以种植,那么土壤所种植的作物品种和数量、土壤是偏旱还是偏涝,都需要被细分并且准确的记录。
掌握记录流程之后,就可以开始采集土壤样品了。采集土壤样品的要求被制定的非常详细:无机的土壤样品在20cm之内的表层采集混合样品,一共需要在20m2的范围内采用双对角线等方法去采集五个土壤样品,并且使用专业的器械进行土壤样本重量的测量,保证全部土壤样本的重量差不多相同。而在对土壤进行有机监测时,单点对土壤表层进行采样。进行无机监测时从每个监测点位上进行1kg以上的土壤样品收集,如果土壤样品含水量较大,酌情对采样数量进行增加。土壤样品采集结束后,使用棕色的磨口玻璃瓶作为容器来保存有机土壤样品,使用聚乙烯自封袋作为容器来保存无机的土壤样品,并且低温保存在阴暗处,在短时间之内完成分析。
2.3依据指标进行监测
根据不同企业所涉及的产业类型,也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污染。具体对哪些指标进行监测,需要根据企业类型进行判断。如果是受到国家重点监管的重污染企业,可以进行对土壤污染物的加测。一般情况下,选测有机污染物,必测土壤pH值、特征性污染物、特定重金属等。
2.4控制质量并保证质量
如果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测范围内土壤环境的样本采集,应该遵循我国质量控制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在经过相关部门专家决定后进到现场进行样本采集工作。采集的各个环节中要严格的根据相关规定去保证所采集土壤样本的质量,严格执行规定上的要求,把相对应的质量控制数据加入到检测报告之中,保证监测结果是精准可靠的。
而对于受我国主管生态环境的相关部门委托去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的社会机构来说,对土壤样本质量做出保证的应该是委托方。也就是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部门仍然要为土壤样本的质量来做出保证。为了保证土壤样本的质量并且控制好土壤样本的质量,相关部门可以把具体的要求加进委托合同,并在社会机构采集土壤样本的过程中进行全程监督。在社会机构进行监测点位布置时,生态环境相关主管部门的专家要参与规划,为社会机构规划好具体的监测点位,对社会机构所采土壤样品的规范性做出要求并且对社会机构加以监管。在采集土壤样本的过程中和运输土壤样品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保存规范操作,防止土壤样本受到二次污染,影响监测的准确性。
结论:保护土壤环境对我国农业工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在现场对土壤进行取样监测时,一定要注意监测点布置时的合理性,规范采集土壤样品时的管理条例,保持采集记录的完整,使土壤监测能够得出精准数据,助推我国的自然资源受到更完善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绳秋月,钟罗罗,吴植.土壤环境监测中现场采集和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研究[J].节能与环保,2019(11):88-89.
[2]殷海龙.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J].山西化工,2019,39(04):149-151.
[3]田一茗,孟美杉,孙杰夫.关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发展历程、思考与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46(06):75-81.
[4]杜海峰,张武平,赵裕鑫,李文敏,蒲东强,张兵兵.新形势下土壤环境监测方法与质量管理提升研究[J].清洗世界,2021,37(08):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