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冶炼企业设备维护改进
1.1详细填写设备入厂信息
从设备入厂使用开始,首先应记录该设备相应的型号、生产厂家、厂家联系方式等,并通过培训熟悉该设备使用说明及维护说明,着重了解设备的实现功能、操作流程、典型故障及排除方法等,明确设备维护所需的备件及相关工具。其次,通过明确使用位置,确认该设备的安全员或负责人,使设备信息更为透明,为后续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提供必要保证。
1.2 记录设备使用过程故障
信息设备入厂时一般具有生产厂商提供的维护周期,但由于现场使用环境及不可预料的情况,其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突发故障情况。为避免后续使用中出现类似故障影响生产效益,需由使用人或负责人详细记录发生故障的具体情况、发生时间、解决方法和解决人员,并跟进后续一周内设备使用情况,记录该故障解决效果,为高效维修提供数据、铜冶炼设备规范化维护现代铜冶炼企业设备种类多,从小型传感器到大型自动化设备,各类设备的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及使用频次各不相同,导致其维护方式和维护周期无统一标准。信息设备入厂时一般具有生产厂商提供的维护周期,但由于现场使用环境及不可预料的情况,其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突发故障情况。为避免后续使用中出现类似故障影响生产效益,需由使用人或负责人详细记录发生故障的具体情况、发生时间、解决方法和解决人员,并跟进后续一周内设备使用情况,记录该故障解决效果,为高效维修提供数据
1.3 详细填写设备入厂信息
从设备入厂使用开始,首先应记录该设备相应的型号、生产厂家、厂家联系方式等,并通过培训熟悉该设备使用说明及维护说明,着重了解设备的实现功能、操作流程、典型故障及排除方法等,明确设备维护所需的备件及相关工具。其次,通过明确使用位置,确认该设备的安全员或负责人,使设备信息更为透明,为后续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提供必要保证。
2 冶炼企业设备管理改进
2.1对铜冶炼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进行建立与完善
为了使铜冶炼企业,更加高效的开展生产设备管理工作,企业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管理体系,进行积极的建立与完善。并且对该体系的完整性,以及生产链的每一个环节是否能够囊括到其中进行评价,在对设备管理系统进行建立期间,相关部门应注意,要对设备管理体系的规范性、持久性以及科学性提供保障。在铜冶炼企业设备管理体系当中,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部门应具有密切联系,如果该体系无法保障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关系,那么生产活动出的问题也会逐渐凸显。为了使铜冶炼企业设备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在开展设备管理体系建立与完善工作期间,需要对设备的原始信息以及使用信息进行具体的备份,并且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管理。如果设备出现问题或者故障,应第一时间发现,并且及时的制定问题的解决措施,对设备进行维修。但是,要想使铜冶炼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上述关于设备管理方式的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建立设备管理体系期间,相关人员还应考虑设备故障发生之前的检测工作,以及设备实际使用期间的维护工作,这样才能使铜冶炼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2.2 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工作进行加强
在铜冶炼企业开展生产活动期间,设备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与设备管理系统的建立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设备管理期间的维护与维修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实际管理期间,铜冶炼企业也不能忽视设备维护人员的重要作用。设备管理系统的主体是机器,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则是对机器的操控,由此可见,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设备管理系统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即使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下,系统的先进性已经得到一定高度,但是为了使设备管理系统,各部分的相互协调工作能力得到保证,工作人员仍需要对技术知识进行良好的把握。因此,铜冶炼企业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相关座谈会活动,让工作人员能够在会议中互相交流与沟通工作经验,这样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除此之外,铜冶炼企业也可以邀请专业的讲师,为工作人员传授设备维护方面的知识,从而加深工作人员对设备维护重要性的理解,以及铜冶炼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进步。但是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工作人员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并且在日常工作期间注意细节问题,这样才能保障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及铜冶炼企业生产质量与质量的提高。最后,工作人员还应养成日常记录的习惯,将设备维修工作内容进行归纳以及储存,企业可以建立相关的设备工作数据档案,从而为日后的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3铜冶炼设备技术创新改进
智慧工厂是铜冶炼企业发展的下一个目标,其建设离不开生产所需设备的不断创新。冶炼环境的特殊性对新技术研发设备的可靠性具有很高要求,新技术研发设备的使用必须经过冶炼现场的考验。铜冶炼企业是设备技术创新改进的主体之一,需要积极参与到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中。一方面,企业需要结合设备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增加或淘汰系列设备,引进或研发新设备;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针对技术创新应用建立相应的设备管理方案。新设备的使用应通过联合测试或联合立项等方式开展,明确测试阶段现场负责人及使用方式;设备安装应满足现场设备使用规范,同时尽可能避免影响正常生产。所获得测试结果或阶段性进展应定期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明确解决方案,相关结果以书面形式进行保存。新设备通过测试后,应明确设备维护和管理的各项指标,并讨论确定与现有设备的共用或替代方式,为新老设备管理提供必要信息。
3 结语
我国铜冶炼企业经过最近40多年的发展,生产方式已经由原来低产量、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冶炼,转变为大规模、低能耗、无公害、高自动化的技术密集型现代冶炼。现代冶铜企业的典型特点之一即为拥有众多检测仪器及自动化控制设备,如温度湿度流速等传感器、成分检测仪器、自动化操作设备等,其应用涉及冶炼工艺的各个环节,与企业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经济效益、环保性能等息息相关。信息化和规范化是保障高效开展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基础,而科技创新则是实现更易使用、维护和管理的设备的升级必由之路。结合高效的现有设备维护管理方式及持续的设备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冶铜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和冶炼工艺,同时有效降低设备维护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实现企业的高效、稳定运行,对提升企业综合效益和智慧工厂建设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志刚.国产有色冶炼装备的发展与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14):206-207.
[2] 刘畅.我国铜产业发展现状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3] 何昌明.现代铜冶炼发展趋势分析[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6(03):13-14.
[4] 袁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成在铜冶炼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189-190.
[5] 刘海泉.铜冶炼智能工厂应用系统建设思路与方案[J].铜业工程,2018(06):65-69.
[6] 林凡.试论现代铜冶炼企业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