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自2009年开始与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Charles Sturt University)合作开办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培养了近1500名毕业生。本文通过对其近三年国际商务毕业生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影响毕业生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促进扬州大学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扬州大学国际商务毕业生满意度调研
(一)假设提出
根据吴丽娜等(2019)研究发现,课程教学质量满意度在比较满意的情况下, 仍有需要改善提升的方面,尤其是课程安排和授课教师这两个因素[1]。又根据与扬州大学多位老师与同学进行讨论、毕业生访谈,并参考国内学者的毕业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发现影响毕业生满意度的因素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专业课程设置、中方教师授课效果和澳方教师授课效果。
国内与国外的研究者对于毕业生满意度进行了较为严谨的调查,贾海成,杨传明(2020)分析了我国本科课程设置情况[2],王秋平(2020)等学者从创新性、实践性方面分析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发现专业课程设置越合理,毕业生满意度越高[3],刘宵静(2020)等学者从教材方面和市场需求方面对课程设置的影响,发现越符合市场需求、教材越实用,毕业生就业情况越好、满意度越高[4]。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专业课程设置越合理,毕业生满意度越高。
基于高校高校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实证研究,翟洪江和孙立群(2011)通过线性回归数据分析证明涉及教师、辅导员工作、行政人员的具体工作, 都与人有关[5], 说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往影响着大部分毕业生的满意度。王晓军(2019)通过描述性分析等方法发现高校应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管理来提升毕业生满意度[6]。在一定的研究以及现实基础之上,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中方教师授课效果越好,毕业生满意度越高
基于不同评价主体对高校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国内学者顾黎黎,唐国华(2019)通过抽样问卷分析得出对毕业生对高校满意度按照得分从高到低排列,满意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教师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教师授课认真程度和教学效果以及当前岗位的胜任能力[7]。不同主体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针对扬州大学国际商务专业来说,除了中方教师的教学,澳方教师的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3:澳方教师授课效果越好,毕业生满意度越高。
(二)问卷设计
本文借鉴颜燕(2015)[8]、艾小娟(2017)[9]、于苗苗(2018)[10]等多位国内学者设计的问卷,并由扬州大学多位老师与同学参与讨论及对毕业生进行访谈,完成满意度问卷调查的设计。本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5级计分方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导语、个人基本信息和题项组成,共有29道题。
(三)调查实施
本次调研时间是2020年6月至10月,调查对象为近三年毕业的部分学生,主要通过问卷星在毕业生微信群和QQ群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102份。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问卷的信度分析
本文利用SPSS16.0中克朗巴哈(Cronbach)α信度系数法分析,得出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信度系数最小为0.928,中方教师授课效果方面的信度系数最大为0.961,澳方教师授课效果信度系数为0.960,均具较高信度。
(二)问卷的效度分析
1.内容效度分析
本问卷通过查阅借鉴相关学者对满意度的研究编制出初始问卷,然后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反复讨论修改,形成最终的问卷,以此来保证问卷内容的效度。
2.结构效度分析
本文用因子分析法来检验结构效度,通过KMO和Bartlett的检验。KMO的值为0.707.大于0.5,且Sig的值为0,小于0.05,具有良好的显著性,说明问卷结构效度良好(见表2)。
表2 KMO 和 Bartlett的检验
(三)基于线性回归方法的满意度分析
本文用X1,X2,X3描述研究变量,X1=专业课程设置,X2=中方教师授课效果,X3=澳方教师授课效果,对毕业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见表3)。
表3 三大变量标准化系数a
标准化系数测量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重要性,表明专业课程设置对于毕业生满意度影响最大。回归系数t检验和相应显著性表明毕业生满意度和专业课程设置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 X2、X3的偏回归系数均大于0.05,说明毕业生满意度与中方教师授课效果、澳方教师授课效果之间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偏回归系数X1小于0.01且标准化系数X1大于0,这证明专业课程设置越合理,毕业生满意度越高,假设一成立。
虽然本研究的样本量对于个案研究来说数量较少,但调研的抽样样本已经达到50%,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偏回归系数X2为0.007,基本接近0.05且标准化系数X2大于0,说明中方教师授课效果越好,毕业生满意度越高,即假设二成立。本次研究中偏回归系数X3远大于0.05,显然澳方教师授课效果对毕业生满意度之间基本不会产生影响,假设三不成立。
通过对创新创业课程安排、课程实践性、课程接轨程度、教材选用进行线性分析,得到X1、X2、X3、X4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132、-0.345、0.148、0.395(见表4),说明教材选用对于毕业生满意度具有最大的影响。偏回归系数X4小于0.05,说明毕业生满意度和教材选用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偏回归系数X1、X2、X3均大于0.05,说明毕业生满意度与创新创业课程安排、课程实践性、课程接轨程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表4专业课程中其他因素的标准化系数a
(四)讨论
数据分析表明,影响毕业生满意度最大的因素是专业课程安排,中方和澳方老师授课效果没有通过显著性的检验。中方教师授课效果偏回归系数为0.007,基本接近0.05,基于样本容量的角度,中方教师授课效果与毕业生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但澳方教师授课效果偏回归系数为0.352,远大于0.05,显然澳方教师授课效果与毕业生满意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
在影响专业课程安排的因素中,影响毕业生满意度最大的因素是教材选用。而创新创业课程安排、课程实践性、课程接轨性等三个方面远大于0.0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毕业生教材选用对于毕业生满意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创新创业课程安排、课程实践性、课程接轨程度并不会对毕业生满意度产生显著性影响。
在课程设置方面,研究发现同学们对于课程实践性的期望值很高,同时在开放题中大部分同学表示希望协调中方课程和外方课程时间,说明扬州大学国际商务合作办学专业对于课程设置方面,尤其是中澳双方课程时间安排方面需要进一步合理安排。
三、提升扬州大学国际商务毕业生满意度的对策
根据以上数据讨论结果,本研究对扬州大学如何提升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满意度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学安排中提高中方教师授课比重
研究表明,学生对于中方教师传授的课程的满意度更高,这是因为使用双语教授知识更容易理解。中方学生对外教的教学还需适应,互相磨合导致许多学生错失知识点的记忆。外方老师也需要结合中方学生的学习方式再做调整,适当在教师安排方面提高中方教师授课比重,可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二)加大对教材选用的重视程度
该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均为外方教材,英文教材可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国际先进商学理念,学生渴望拥有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专业化的教材书籍。学校需加大对于专业课程教材选用的重视程度,结合专业自身特点,制定合适的课程教材清单,使得学生能够及时并且准确的掌握所学学科最新的研究领域信息和前沿知识。
(三)课程设置方面重视实践性强的课程
专业在大三下和大四上的课程安排很紧凑,导致学生学业压力过重,没有时间去处理考研、考公以及出国等事项,并且同学们对于课程带给他们进入社会的实操性和接轨程度抱有很大的期待值。因此,需要在教学安排中适当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调整教学计划,减少大三下和大四的课程量,提升学生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丽娜,王潇,阮心宇,贾爱武.基于学生满意度外语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调查及建议[J].海外英语,2019(11):32-33.
[2]贾海成,杨传明,Karl Greenhough,张芮.中英物流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科技风,2020(26):179-180.
[3]王秋平,张琦,李婷.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研究与思考——以西建大交通运输专业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0):82-83+81.
[4]刘宵静.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6):181-183.
[5]翟洪江,孙立群.高校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实证研究——基于某大学数据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1(09):92-95.
[6]王晓军. 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满意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7]顾黎黎,唐国华.不同评价主体对高校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教育评论,2019(09):75-79.
[8]颜燕.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就业能力实证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9]艾小娟.性别、就业质量和毕业生满意度关系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7,41(02):96-101+89.
[10]于苗苗,包艳华,钱江超,陈绍蒙.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与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3):115-120.
作者简介:汪慧萍(2000-),女,汉,安徽六安人,大学本科在读,扬州大学,江苏省扬州市,225127,研究方向:国际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