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粮食安全问题是关乎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而乡村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畜牧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在乡村中有丰富的草药、饲料资源,所以要想振兴乡村发展,我们就需要从粮食生产以及畜牧业生产方面入手。如今,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重视,我国的乡村畜牧产业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其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能够更好地符合新时代下的市场需求。这一过程也离不开农民所做出的努力,大家都在积极的做出相应的贡献。尽管已经获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当前我国乡村畜牧业的发展情况仍然存在效率低、体系存在漏洞以及缺乏平衡性的结构问题,而且有些乡村的畜牧业发展情况并不理想,所采用的生产经营方式比较传统,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过于落后,而且养殖场的环境也比较恶劣,这将会影响到该地区畜牧业的长远发展。而且很多乡村地区的种植产业都是以个体形式分散性的养殖,所以自身的竞争实力较弱。对于这些问题都是阻碍乡村振兴的根源之一,所以我们需要对畜牧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1制定乡村振兴的保障措施
1.1强化组织保障
不同地区的乡村有着不同的实际情况,所以组织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规划,保证组织工作能够科学合理的实施。可以将畜牧业作为当地的科技示范基地,从而实现先进的、标准化的养殖方式,组织养殖休闲观光园,从而提高畜牧养殖的水平。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获得先进的技术服务,我们可以组织专业的领导机构对相关工作内容进行协调,这样可以使相关措施能够有效地推进。
1.2落实政策支持
首先,加大财政投入,在种畜扩繁、现代装备、基础配套、粪污设施、有机肥还田、养殖保险等方面予以支持,实现品质优特、设备精良、粪污变宝、生态优美;另外,加大金融扶持,发展畜牧产业需要坚强的资金后盾,特别对运行良好、管理规范、诚实守信的养殖企业,金融部门降低门槛,以活畜、资产抵押,提供资金保障,确保正常生产。
1.3积极培育人才
要想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解决人才队伍不足的瓶颈制约,把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放在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上,引导更多的外来人才、造就更多的本低乡土人才,共同合作,推动畜牧产业。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实训培训基地,加强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相互取经,落实职业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补贴。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等,服务于乡村振兴工程。
2畜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策略
2.1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
畜禽养殖规模的标准化是当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经之路。养殖厂要用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按照生产规范化、养殖设施化、粪便无公害化等多项原则,改变传统乡村畜牧养殖中的系列问题,改变乡村的分散养殖,号召家庭养殖向着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生产经营方向转变,形成符合时代背景需求的发展格局。另外,各地区乡村养殖户要充分利用起当地的环境资源、草料饲料等资源优势,提高该地区畜牧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以加大经济效益、绿色养殖为发展核心,主要以肉鸡、肉牛、生猪、肉羊为养殖种类核心,不断扩大养殖厂畜禽的规模数量,提高畜禽产品的高标准质量。
2.2环境优美化
在乡村的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实行“升级进档”工作,落实各地政府关于畜牧养殖行业的各项政策以及三区规划,认真开展防疫工作,以及环保审批中规定的各项条件,对养殖厂内查缺补漏、取长补短,积极完善整改提升工作。另外,在养殖厂内的养殖设施方面,要求养殖户具有长远的发展目光,不顾蝇头小利,不断更新、优化养殖厂内的养殖技术,积极培训养殖人员和自身的养殖观念和养殖技术,并采用极具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养殖设施,加强养殖厂内环境的控制,真正做到自动化生产,提升养殖效率和经济收益,最大限度满足国家提出的畜牧养殖行业标准。对于养殖厂内的大门、生产区、畜禽舍等地点,必须做好消毒清洁措施,给畜禽提供一个健康生长环境的同时,从根本上切断动物疫病可能出现的概率和传播环节,降低畜禽的群体发病率,保证养殖收益,把可能带来养殖发展威胁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后,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减少药物使用,严格遵守国家的动物用药规范,并注意抗生素在动物体内出现残留的情况。
2.3管理规范化
要想真正做强畜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就要把畜牧产品的质量放在重心,畜牧产品质量不仅作为基本要求,还是兴农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乡村养殖管理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体现。要实现管理的规范化,首先制定一套完善的养殖管理措施,养殖厂的各个岗位员工要履行自身的职责,动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采用规范的养殖技术进行喂养,确保员工落实到位、生产措施到位、技术现代化到位。另外,养殖厂内的全体在职工作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对于聘用的外来养殖人员必须持有有效期限以内的健康证和技能鉴定资格证,例如饲养员证、检疫员证、繁育员证等。最后,必须要做好养殖厂内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制定符合养殖地区因地制宜的免疫城区,并遵循着国家提出的“以监促防,防疫检测结合”的相关政策,购买兽药时,不能一味追求性价比,选择一些质量可靠,广泛使用在畜牧养殖厂的兽药,才能从基本上保障兽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养殖厂内一旦发现了患有重大动物疫病的动物,要立即进行无害化扑杀处理,对于养殖场内的粪便污染物,可以采取有机肥加工、沼气利用等方式实现绿色环保、资源再利用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畜牧业不仅作为我国经济主体中的一项重要部分,对推动乡村振兴来说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乡村养殖农户必须要做好标准化规模养殖、环境优美化、管理规范化等各项工作,积极优化、创新自身的养殖理念,把推动养殖生产经营的发展放在首位,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钦,周燕.发展绿色畜牧养殖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J].今日畜牧兽医.2020,(1).74.
[2] 刘崇芳,张静.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畜牧产业发展思路[J].农家致富顾问,2019,(6):191.
[3] 史卫平.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畜牧产业发展思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2):76-78.
[4] 张栩,吴继峰,陈晓祥,等.畜牧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