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中群众文化的角色与路径探索

袁志静

通河县通河镇综合文化站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而群众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村全面发展、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中群众文化的角色定位及其实践路径,通过分析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乡村振兴;群众文化;角色;路径
DOI:10.12721/ccn.2024.15788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是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进程中,群众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其角色愈发凸显。本文将从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

1、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风文明的关键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风文明”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强调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从外表上改变村容村貌,更深层次地加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整合力,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集中气力办大事提供了一定基础。

2、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乡村全面发展的基础在于可持续的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和主力军。通过发挥文化的教化作用,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素养,培育现代有文化、会技术、能经营的新农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同时,乡村文化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价值理念,能够激发农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奋斗精神,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3、乡村文化建设是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1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2文化传承与创新

乡村文化是传统农业社会经久不息的积淀,蕴含和承载着富饶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3城乡融合发展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城市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的速度加快,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借鉴经验。同时,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也为乡村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挑战

2.1传统文化衰落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乡村传统文化面临着衰落的危机。乡村人口流失、民宅废弃、土地抛荒等现象导致乡村文化的载体遭到不同程度的消失或毁坏。同时,网络文化的冲击也使得一些传统乡村公共文化生存的空间逐步消失。

2.2人才队伍匮乏

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匮乏是制约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创业,留守群体因客观因素无法很好或无力介入乡村文化建设。同时,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面临断层的窘境,老一辈人因年龄、身体状况力不从心,甚至一些传统工艺传承人由于生存压力放弃了手艺。

2.3基础设施不完善

一些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演出场地缺失,图书馆和书店数量较少,农村居民无法顺利开展阅读和文化活动。这大大阻碍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推进。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群众文化的实践路径

1、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1.1建立非遗保护机制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建立非遗保护名录和专项保护基地,开展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工作。同时,通过举办非遗展览、表演等活动,提高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参与度。

1.2挖掘乡村文化资源

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包括传统民间艺术、民俗礼仪、农耕文化等,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展示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将乡村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1.3加强文化教育

在乡村学校、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举办文化讲座、培训班等活动,提高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2、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2.1建设文化场所

在每个行政村建设文化广场、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文化场所,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空间。同时,加强对文化场所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2.2配备文化设施

为乡村文化场所配备必要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音响、舞台等,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2.3推动数字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如建设数字文化资源库、开展在线文化活动等。通过数字化手段扩大文化资源的传播范围和使用效率。

3、培养文化人才队伍

3.1引进专业人才

通过政策扶持和待遇激励等方式吸引专业人才到乡村从事文化工作。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创业,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3.2培养本土人才

加强对本土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同时,鼓励本土人才参与乡村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3.3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乡村文化工作者的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对优秀文化工作者的表彰和奖励工作,树立典型示范效应。

4、丰富文化活动内容

4.1举办文化活动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科技展览等。通过活动吸引群众的参与和关注,提高他们对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4.2创新活动形式

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同时,鼓励群众自发组织文化活动,形成自下而上的文化创新机制。

4.3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对文化活动的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媒体宣传、网络传播等方式扩大文化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加强对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引导和鼓励工作,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四、结论

乡村振兴战略中群众文化的角色至关重要。通过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培养文化人才队伍和丰富文化活动内容等路径探索和实践创新,可以有效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局面,需要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激发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