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及其管理策略分析

罗润泽

广西广播电视台,530000

摘要: 数字技术的扩张,增加了网络维护工作的难度,当前网络维护问题主要集中在漏洞检查措施单一、网络维护体系缺乏全面性这两个方面,这反映出各单位网络维护工作尚不完善且缺乏技术支持等状况,这是相关单位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不到位所致,也是各单位管理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结果。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策略;工作分析
DOI:10.12721/ccn.2021.15705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漏洞问题和常见的设备管理问题在网络维护工作中都能得到解决,然而相关单位对网络维护工作并不重视,习惯将管理资源倾斜到其他工作上,这加剧了各单位计算机网络的使用风险。也因此,相关网络维护工作者少了进行网络维护的实践机会,其网络维护工作技能难以提升,各单位的网络防护水平也会停滞不前。同时,由于相关人员的网络维护能力不强、各单位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不具体等原因,导致一些本可以在基础网络维护工作中进行解决的安全管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落实,这加剧了各单位网络维护工作流于形式、网络维护工作缺乏实践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

(一)防火墙技术的网络维护工作使用

针对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进行基础的调研可以发现,一些企业单位出于利益关系,为了提高信息网络数据交换的效率及质量,大多会采用TPCC架构进行业务的处理,以扩张网络制式的范围,使企业单位的信息网络平台变为通讯环境良好的平台。然而,此种网络通讯模式,虽然在数据信息交换、数据交流的便利性等两个方面提高了企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但此种网络通讯模式将会在信息安全上,造成企业数据安全难于加密,基础网络安全工作无法执行的局面,这不仅破坏了各企业单位数据信息的安全性,还削弱了企业单位在数据加密及数据保护上的能力。因而,相关人员应利用防火墙技术来遏制企业网络数据被调取及攻击等问题,使防火墙的参数调整,在企业网络安全层面成为第一道防线。此外,相关人员还需按照不同类型防火墙技术的使用要求,完善分级保护的网络维护工作,积极改变防火墙技术类型,以便为企业单位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赋能。

(二)漏洞检测技术的网络维护工作使用

漏洞扫描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企业单位基础的漏洞诊断能力,确保计算漏洞在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初期得到解决。相关人员通过对各类漏洞扫描技术的分类和研究,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计算机网络中的漏洞问题,增强企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保护能力,让常见的漏洞和隐藏在系统深层的漏洞,在不同漏洞扫描技术的应用中得到解决。现今常用的漏洞检测技术大多分为以下三类,其一为TCPSYN漏洞扫描技术,其二为TCPFIN扫描技术,其三为IP段扫描。TCPSYN扫描技术常以SYN数据包的形式进行漏洞检测,此技术属于半开放的漏洞扫描技术,能够有效遏制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差错的发生,进而切断网络漏洞无限扩张的漏洞源。然而,此种检测技术虽然能够遏制漏洞隐患的扩张速度,构建以TCP连接检测的数据模型,但在端口扫描的适应性上通常较差,不利于辐射到非指定的网络漏洞上,TCPFIN、IP段扫描漏洞检测技术,可以有效解决TCPSYN检测程序容易忽略的网络漏洞。

二、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策略分析

(一)网络设备的维护及故障管理

通过定期维护网络设备等管理手段,优化企业单位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使用安全,并针对部分需要更改基本配置的计算机设备进行记录,可降低网络使用突发问题的频次。同时,相关人员要根据企业单位中设备的配置情况做好分类管理,以便在维护的过程中利用数据备份工作,减少企业单位重要数据损失的问题发生。此外,还要提高各人员正确应用企业网络的习惯,解决网络数据存储问题的同时,完善网络设备的管理制度,引导各部门人员科学地进行企业网络的工作使用。相关人员还应从各类网络设备的使用故障中出发,解决IP端口连接错误、端口接触等问题对企业网络使用的影响,因而,相关人员需要将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与故障管理工作结合,利用测线仪等工具针对企业网络安全进行定期的排查,以提升各部门在网络应用中的适应度。另外,在出现网络波动等问题时,相关人员可在传输故障的角度,重点排查端口的接触问题和网络设置的参数问题,只有从网络故障的形成原因出发,在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中,定期进行故障问题的检测,才能提高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为企业的网络使用,供给完善的信息网络管理服务。

(二)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

借助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在域名系统、默认网关、囊括子网等配置参数设定中进行网络设备的安全保护,无论是恶意的网络访问、攻击还是网络信息的窃取,都能在设备参数的设定与管理中得到解决,以此减少各类网络攻击给企业网络安全带来的风险。5G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为社会中各产业的发展赋予了新的能量。因而,各企业单位应该依托于数字技术结合自身业务的发展模式,对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倾斜更多的资源,以创建出符合企业发展的互联网智能控制模型。但是,这一发展策略的落实,需要相关人员通过网络配置管理,探索企业网络使用的更多形态,以实现各部门的数据交流联动。此外,数字技术改变了各企业单位的办公方式,企业单位需要利用配置管理,构建出优秀的网络架构,大力发展智慧网络的同时,需要格外关注内外网的访问管理,以满足企业单位的网络使用需求,利用软硬件管理、配置项管理减少外网恶意访问等问题的发生。因而,利用网络架构的配置管理,进行企业单位的数据保护工作时,应调查企业内部网络的访问形式,改变所设置的防火墙参数,并在配置管理的操作层面建立优秀的网络保护防线,减少各部门内网访问所带来的网络隐患,最终实现内网、外网访问双控制的目标。

(三)网络设备的安全管理

网络设备的安全管理风险,其背后是网络设备使用规定缺失,以及管理策略无法按照恶意代码入侵的形式进行设计所致。同时,网络设备的安全管理内容,大多可分为网络设备自身软硬件管理及网络通信安全管理两个方面,网络设备自身软硬件的管理主要体现在网络设备软硬件的参数调整上,相关人员应改变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参数,以解决网络系统中潜在的漏洞风险,一旦相关人员的密码管理、数据恢复与备份管理落实不到位,将会增加企业单位的网络使用风险,使企业单位网络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出现偏差,这对企业单位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优化不利。同时,一些漏洞风险问题极为复杂,不仅需要相关人员在数据安全管理中划分系统漏洞的形式,还需要根据每个漏洞的风险特征改变自身的安全管理方式。而在网络通信安全管理方面,大多涉及网络架构管理、外网访问控制管理等内容,此类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更为复杂,相关人员需要在安全管理的算法上,减少网络恶意入侵对企业单位带来的巨大损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单位出于利益关系,为了提高信息网络数据交换的效率及质量,大多会采用TPCC为主架构的网络通讯平台,此种网络通讯模式,虽然在数据信息交换、数据交流的便利性等方面提高企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但此种网络通讯模式将会在信息安全上,对企业单位的业务发展带来影响。因而,相关人员需要对各类漏洞扫描技术进行研究,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计算机网络中的漏洞问题,增强企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保护能力,让常见的漏洞和隐藏在系统深层的漏洞,在不同漏洞扫描技术的应用中得到解决。此外,网络设备的维护及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及安全管理,能够通过网络设备的访问权限控制,保障企业内网的数据安全。

参考文献:

[1]杨章才. 医院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与管理[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04):9-10.

[2]刘军. 医院计算机网络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08):191-192.

[3]刘鹏. 企业计算机网络维护平台搭建及维护[J]. 通讯世界,2016(02):23-24.

[4]邓晓红,苏静文,司维. 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及维护策略分析[J]. 电子世界,2015(2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