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在汽车物流中的应用
EDI即电子数据交换,是指按照统一规定的通用标准格式,通过信息网络传输,将信息在供需双方的算机系统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的一系列技术过程o EDI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制造企业的库存量及产待料时间,使分销零售业实现产、存、运、销一体化的管理,从而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运营效率。车物流中心一般由进货区、加工区、出货区、全自动立体仓库、先进的质量检测和电子数据交换监控系统几部分构成,在承担汽车配送零部件任务时,能够实现汽车零部件物流的高效配送。
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汽车物流中的应用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具有定位精度高、报时准确、全天候服务、不受地理条件限制、显示直观、于与其他信息设备连接等优点,最适于现代汽车导航使用。GPS在物流领域主要用于货物运输系统中车的定位、跟踪和调度。通过GPS和计算机网络,企业可实时收集货物的动态信息。在汽车物流运输中要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车辆跟踪
车辆跟踪技术可对重要车辆和货物运输中进行重点监测跟踪。
(二)出行路线的规划和导航
出行路线的规划和导航由驾驶员确定起点和终点,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按照要求自动设计最佳行驶路,包括最快的路线、最简单的路线、通过高速公路路段次数最少的路线等。
(三)运输管理
运输管理是充分利用运输工具,尽量减少空车时间和距离,提高重车率,实现网络化的调度体系,调度员能更准确、更科学地进行调度。
(四)可靠性分析
通过可靠性分析,掌握和了解运输工具的运行状况以及是否需要修理,预先作好修理计划,计算运工具平均无差错时间,动态衡量车辆的性价比。
三、智能条码技术在汽车物流中的应用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物流过程中的物品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企业使用条码技术并借助POS系统、EDI等技术,可随时了解有关产品在供应上的位置,并即时作出反应。条码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销售信息系统、库存系统、分货拣选系统及GPS导航与跟踪系统中。尤其是随着物流配送的发展,条码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采用条码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在建立标准化物流包装的基础上,以智能条码技术作为物流基础信息采集的重要手段,把智能条码技术与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企业管理系统,确保库存量的准确性,保证库存水平及仓库中物料的移动、与进货协调一致性。包括产品条码、原材料条码、栈码、单据码、客户码、司机码、车辆码等条码体系,通过各条码之间的联系,实现了采购、生产、仓储和销售信息的动态监控和产品质量追溯。
(一)条形码编码规则
1.原材料条形码方案
原材料条形码用于原材料的管理,由供应商生成打印并粘贴在所配送的原材料上。
原材料条形码由22位数据组成:1~4位为原材料代码,5~8位为供应商代码,9~2为包装数量,13~18位为生产日期,19~22为条码流水号。
2.产品条形码方案
产品条码的编码可直接作为产品质量追溯的条件之一,可以附加产品件号、型号,产品名称,检验员,生产企业名称等信息。主要用于产品的管理,包括产品下线、入库、出库、库存查询、产品质量追溯等,由产品生产部门现场生成打印并粘贴。
产品条形码由18位数据组成:4位为产品生产部门,5~8位为产品机内码,9~14日期,15~18位产品条码流水线号。
3.客户条形码方案
客户条码为产品的合格证,也包含有产品件号、产品名称、检验员信息、生产日期、供应商名称等信息。客户条形码在系统中可关联产品编号、附加标识、批次号、产品代码、流水线、班次等相关信息,是条码管理中主要的条码类型。客户条码是按客户要求生成、打印条码并将条码粘贴到要配送的产品上,可分为临时客户条码与固定客户条码。
(1)临时客户条码编码规则:1~2位为零件类别、3。9位为企业代码、10~13位为条码生成日期、14~17位为客户条形码流水线号。
(2)固定客户条码编码规划:1~2位为公司代码、3~9位为产品件号、10~13位为颜色、14~17位为日期批次。
4.栈码方案
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产品下线或出库往往都是有工装规定,人一筐零部件工装是100件,而栈码就是用于规范工装管理。产品下线时,按工装规定进行下线装箱,同时贴好对应的栈码,到入库扫描时,可以只扫描栈码,不需要一个个扫描产品条码,就能自动识别工装数量,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出错率的目的。
编码规则:1~3位为栈内产品标准数量,4位为栈码标识“Z”,5~8位为产品生产部门,9—14位为日期,15~18栈码流水号。
5.单据码方案
单据码粘贴在送货单上,配合送货单使用,用于限制出库的产品种类、数量。
编码规则:1位为产品生产部门,2—5位为单据码的年份及月份标识,6—10位为单据码流水号。
(二)配送信息动态监控
配送信息的监控对象包括:配送的产品及数量、配送人员及车辆、是否安全配送等,首次对单据码可以限制出库的产品及数量,达到对出库扫描产品种类及扫描数量进行监控。对司机码和车辆码进行扫描,使配送的司机及车辆变得可追溯,达到了对配送人员及车辆监控的目的。送货单在配送到客户指定点后由客户签字确认,回单后需要再次对送货单上的单据码进行扫描,即完成到货确认,系统中即为出库的凭证扫描,另外也是对配送货物是否安全抵达客户指定地点进行监控。
四、射频识别技术在汽车物流中的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 RFID)是无线电技术在自动识别领域的应用。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工作,在汽车物流中将取代条形码技术,成为汽车物品标识的最有效方式。其优点是:
(1)数据读取方便快捷,甚至可透过外包装进行。
(2)识别速度快,标签只要进入磁场,解读器就可即时读取其中的信息,并能同时处理多个标签,实现批量识别。
(3)有效识别距离范围大。
(4)数据容量大,RFID标签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扩充。
(5)应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可应用于粉尘、油污等恶劣环境,写入数据时间短。
(6)更好的安全性,可以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类型的产品上,且可为标签数据的读写设置密码保护。
(7)标签与解读器能进行动态实时通信,只要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出现在解读器的有效识别范围内就可以对其位置进行动态的追踪和监控。
虽然技术的RFID用途非常广泛,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被认为是RFID技术最大的舞台。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关键,要想提高应链管理的效率,必须使链上的成员及时获得各业务环节的运行信息o 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所有供应链上的环节(从商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半成品与成品的生产、运输、仓储、配送,一直到销售,甚至退货处理和售后服务等)进行实时监控,准确并随时获得各类产品的生产商、生产时间、地点、颜色、尺寸、数量、到达地和接收者等相关信息,较好地满足供应链对信息获取和处理的需求,极大地提高自动化程度,大幅降低差错率,显著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
五、自动化立体仓库在汽车物流中的应用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采用高层货架储存货物,用起重、装卸、运输机械设备进行货物出库和入库作业的仓储设备系统。国内已经建立了自动化立体仓库并在汽车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