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

高兴松

三台县中医医院,四川三台,621100

摘要: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3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桂枝茯苓丸。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20.0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较高,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
DOI:10.12721/ccn.2021.1570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属于良性肿瘤,多见于30岁至50岁的妇女,临床表现有白带增多、月经异常、子宫出血、红细胞增多、不孕、腹部包块等[1]。子宫肌瘤患者常选择米非司酮片治疗,米非司酮片虽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单独使用疗效不够理想,在米非司酮片治疗基础上应用桂枝茯苓丸,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对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桂枝茯苓丸,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2月-2021年2月收治3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奇偶数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15例。试验组:年龄31-47岁,平均(37.87±1.64)岁;肿瘤直径2.26-5.32cm,平均(3.59±1.14)cm;病程8个月-11年,平均(5.11±1.25)年。对照组:年龄32-46岁,平均(38.10±1.56)岁;肿瘤直径2.31-5.28cm,平均(3.61±1.08)cm;病程7个月-11年,平均(5.23±1.17)年。2组年龄、肿瘤直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即禁烟禁酒,给予营养支持,忌辛辣食物,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同时遵医嘱服药。对照组选取米非司酮片(商品名:华典,生产企业: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3551,规格:25mg×1片)25mg/次,口服,餐后2h服用或餐前服用,每日1次,于月经第1d开始服药,坚持服药90d。试验组在应用米非司酮片基础上,应用桂枝茯苓丸(商品名:旺龙,生产企业:山西旺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14021325,规格:6g×10丸)1丸/次,口服,每日1~2次,坚持服药90d。

1.3观察指标

(1)血液流变学指标:选取LBY-N68自动清洗旋转式黏度计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4个指标。 (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①治愈:月经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显示肌瘤直径缩小至<1cm之内或瘤体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基本消退;②好转:影像学检查显示肌瘤直径缩小至1cm-2cm之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③无效:影像学检查显示肌瘤直径较治疗前未有明显缩小,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3)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皮疹、头晕、转氨酶高等。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主要采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选用(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选用(n,%)表示,组间进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微信图片_20250226133516.png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微信图片_20250226133615.png

2.3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微信图片_20250226133706.png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有确切的说法,临床认为可能与妇女的干细胞因素、激素代谢、遗传因素等有关[2]。近年来,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对妇女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影响妇女的子宫健康,导致子宫被切除,同时也有可能发生恶变,因此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对于瘤体较小的患者通常选择米非司酮片治疗。米非司酮片属于甾体类药物,可改善患者的各项性激素水平,阻断肌瘤细胞的生长和发展,从而加快瘤体的萎缩和灭亡,但该药单独使用,难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对此可与桂枝茯苓丸联合应用[3]。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属于“癥瘕”范畴,是由气虚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癥瘕,故治宜活血、化瘀、消症。桂枝茯苓丸中包括有多种中药成分,其中桂枝具有温经活血、温通经脉、疏风解表之功效,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宁心之功效,牡丹皮具有活血散瘀、清热凉血之功效,赤芍具有祛瘀止痛、清热凉血之功效,桃仁具有润肠通便、活血祛瘀之功效,诸药联合制成桂枝茯苓丸,可起到活血、化瘀、消症之功效[4]。本研究试验组在对照组米非司酮片治疗基础上加以应用桂枝茯苓丸,结果显示试验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桂枝茯苓丸可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化瘀、消症之功效,可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姓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文丽.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激素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8,8(9):65-67.

[2] 罗莉莉,郭端英,韦丽芬,等.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疗效及血清VEGF、ER和PR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0,33(5):1073-1074.

[3] 刘文博.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及对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9,31(5):167-169.

[4] 柳学芳.桂枝茯苓丸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7,37(8):80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