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的策略

余江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鼓场街道中心学校 5518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加重视,由以往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课堂交流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独立思考,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发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
DOI:10.12721/ccn.2022.15715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以通过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出来。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有利于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管理约束,这一教学模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见,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性的发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被教师频繁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舒适、自由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这一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热情,学生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进而挖掘学生的潜力。例如,在“数一数”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数一数”练习,随后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演示,对于表现好的小组要给予奖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更加积极、认真,也可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要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完善自己,从而充分发挥自身能力,有利于实现共同进步。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部掌握,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通过相互帮助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来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二来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阅历。例如,在“圆柱的体积”这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虽然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圆柱的特征,但想要顺利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仍具有较大难度,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推导圆柱体积公式,在求知欲的推动下学生会更加有学习积极性。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而言,一成不变的枯燥、乏味的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以及负面情绪,那么就要找准切入点,兴趣是开启学习的大门。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内容与学生性格特征等方面的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课堂上能够自觉、自愿地积极参与其中,投入更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变换角色,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关注度,只要能够让学生进行安静的思考,再加上兴趣的指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时、分、秒的认识这节课的知识点时,要知道时、分、秒知识的学习比较抽象,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知识很难理解,需要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了解1时=60分,可以正确读写出时间。为了能够让学生尽快投入学习之中,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进行兴趣引导,以“猜谜语”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出谜语,如,“长长三兄弟,身高各不一,三人比赛跑,你猜谁第一?”学生陷入沉思中,当学生说出答案是时钟的那一刻,教师能感受到学生的热情和成就感。这时,教师需要趁热打铁继续提出一些趣味问题,让学生动手画出来,并让学生自主思考,这三个兄弟是如何赛跑、怎样获得胜利的。整堂课下来,学生的热情饱满度很高,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讨论,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在学习上增强了自信心,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分层训练

练习是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基本途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同样需要各种练习的强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自主学习逐渐转化为自身的一项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客观看待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力求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训练中获得成就感。也就是说,练习既要能够照顾到后进生,也要能够照顾到优秀生。当然,由于一个班级内的学生的数学水平不同,教师对他们的具体学习要求也会不同。比如对于后进生,对他们的数学学习要求需侧重于新知识中基础部分的理解与巩固;对于中等生,教师要求他们在完成基础部分的练习后,要尝试完成更深层次的题目;对于优等生,要求他们在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尝试解决难度更大的一些数学问题。基础练习是用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要求全体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让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理解偏差,并做出相应的教学指导。为巩固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在练习中可以增加一系列变式题、对比题、易错题等等,题目涉及内容尽量全面覆盖。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尝试一题多解,习惯从不同角度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

总结

学生受知识水平和性格特点的局限,并不是所有人都热衷于自主探究学习,也不是都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明显的发展。作为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水平,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的不足也要清楚指出,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眼中的平等与关爱,建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周腾飞.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环节微课的应用探讨[C]//.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四).[出版者不详],2021:710-712.DOI:10.26914/c.cnkihy.2021.002910.

[2] 杨丙军.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现状和教学对策研究[C]//.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十四).[出版者不详],2021:574-577.DOI:10.26914/c.cnkihy.2021.022746.

[3] 肖国红. 培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习惯之浅见[C]//.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出版者不详],2021:1566-1567.DOI:10.26914/c.cnkihy.2021.00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