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在计算机网络电路中,均采用的是逻辑电路,工作电压为5V,3~5V为高电平,0~0.4V为低电平,无论高电平或是低电平均以电路中的工作地为参考点进行判断的。九江市某企业的生产控制系统,先后多次出现计算机系统数据错误或中止现象。另外,笔者在日常定期防雷检测中,也经常会被问到:“为什么我的计算机系统经常会出现传输数据错误、甚至死机现象,在完全切断电源,重新开机后又恢复正常”?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先后对问到过这类问题的单位或机房进行逐个检测其N-PE电位差,检测结果的共同点:N-PE电位差均超过2V,最高的可达几十伏。在三相系统中三相电压是对称的,三相对地电容可以看成是以地为中点的一组星形负荷,这样电源与地之间便形成一个具有两个节点的交流电路,用节点法按米尔曼定律可求得电源中性点N与地的电位相等为零。当各相对地电容不相等时,中性点电压Un不为零,Un称为中性点位移电压[1]。为解决上述问题,结合工作中的实例,进行以下分析。
2、检测数据来源
笔者在日常检测工作中部分N-PE电位差较大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发现一个共同点:零(N)线接地电阻太大,且接地电阻均大超过4Ω,N-PE电位差均超过2V。
以上两单位均进行整改:即对变压器接地进行改造,使其接地电阻值均小于4Ω,同时对保护接地系统进行改造,也使其接地电阻值于4Ω,改造后没有再出现类似现象。
3、计算机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
要分析N-PE的电位差,首先要判断电源系统的接地方式。在我国现行的配电系统中,主要有TT、TN、IT接地形式,计算机网络的电源系统中主要是TN接地系统,而TN系统又分为TN−C、TN−C−S、TN−S系统,最常用的是TN−S和TN−C−S两种。
TN−S接地系统:要求PE、N不连接,始终是分开。如下图2-1所示[2]
TN−C−S接地系统:要求PE、N在低压配电室是合在一起的,之后分开,且不再连接。如下图2-2所示[3]
图 2-1:TN—S系统
图 2-2:TN—C—S系统
4、N-PE电位差形成的原因分析
3.1 接地电阻偏大或过渡电阻偏大
从图2-1可以看出,在TN--S中,PE线与N线是分开的,N线(变压器中性线),一般情况下是在变压器处接地,PE为保护接地,当两者的接地电阻值相差较大时,之间的电位差自然也大,笔者曾做过对比实验:当N线接地电阻值(工频)为26Ω,而PE线的接地电阻值(工频)为2.0Ω时,N-PE的电位为2.5V以上,这已经超过允许值2V的范围[4]。
从图2-2可以看出,PE线、N线先是连接在一起,之后分开的,在无其他原因造成N-PE的电位过大时,只有一个原因:PE线与N线连接时的过渡电阻太大(也就是PE线与N线接触不良),规范要求过渡电阻不大于0.24Ω[5]。
3.2 三相负载的不平衡
在三相四线制中,如三相负荷分布不均(相线对中性线),将产生零序电压,使零点移位,电工学上叫做零点电位漂移[6],一相电压降低,另一相电压升高,增大了电压偏差。同样,线间负荷不平衡,则引起线间电压不平衡,增大了电压偏差,电压的偏差过大,同时零线上有电流,可能导致计算机设备最常见的死机现象,严重时会烧毁设备。
3.3 电磁干扰或高次谐波干扰
在TN-S系统中,当信息机房附近有大功率变压器时,由于变压器工作中会产生以工频为基数的各种电磁谐波,因总有与N线形成回路的其它线路,N线上必然产生感应电压,所以N-PE电压自然也会提升。另外,电网中谐波电流源也将在产生谐波电压降,谐波电流也会在N线上有电流,而产生电压降。
3.4 其它原因
(1) 在双馈电的系统中,两个交流屏并联使用,但两个交流屏的零线没有并联;
(2) 单相UPS输入末接地措施;
(3) 交流输入电源线使用单股敷设方式;
(4) N、PE线线径不符合规范;
(5) UPS工作时谐波引起的电位升高;
(6) 电源线路的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
以上情况都会在N-PE之间产生过高的电压。
5、降低N-PE电压的措施
首先,要使三相交流负载平衡,否则零线上的电流就会加大,输入、输出零线两端的电压差就会增大[3],直接造成输出N-PE电压增高。因此,在初次加电时尽量保持三相交流用电负载平衡,并定期根据负载的使用变化情况进行的调整。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零线截面积,减少零线的线路电压损失,比如:零线电压U=IR,而零线电阻R=ρL/S,所以对于UPS设备交流输入、输出的N-PE线的线径应大于或等于相线线径,减小零线长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N-PE电压数值。
其次,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系统,是降低N-PE电压的保障,所以通信电源系统的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要求标准,否则接地电阻值一高,即使很小的电流也会产生较高的N-PE电压。在通信局站接地系统设计和使用时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要求标准,针对地线线径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在系统的最大用电负荷及安全的前提下,对不同的设备和不同负荷,使用不同地线线径。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电源线和地线在不同的走线道单独敷设至设备端。
第三,在UPS设备选型时,选择谐波干扰符合国家规定的UPS。必要时还必须安装相应抑制各次谐波的滤波设备,从根本上解决N-PE电压问题。
在信息机房中,由于负载为服务器、小型机等类型的负载,这些负载本身因为电路原因产生大量谐波,谐波导致电缆发热,还会导致输出电源的N-PE电压超过服务器所要求的小于2V的指标。所以在选择UPS时,要充分考虑UPS谐波对N-PE电压的影响。如果N-PE电压过高,在一般方法无法控制N-PE电压的情况下,为保证通信设备可靠的运行,可以采用在负载端加装隔离变压器的办法,来隔离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气连接。一般采用在其输出端加装输出隔离变压器的方法。
第四,信息机房应选择在远离变压器的地点,以减少或排除电磁干扰或高次谐波产生较高的N-PE电压。
6、结束语
对于数据数字设备而言,N-PE电压过高会导致服务器运行速度降低、网络传输速度降低、服务器无故关机,甚至造成硬件损坏。因此,在工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上述导致高N-PE电压的因素,尽可能降低N-PE电压,使其符合要求,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浅析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短路电流零点漂移影响因素及对策 吕贤孟《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32期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
【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17
【4】《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