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范围相对比较广,工程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工程施工很多时间需要在野外工作,工作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比较大,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1影响土地资源利用
水利水电工程相对而言工程的规模比较大,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一旦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将会造成大规模的损失,而且这些材料如果停留在自然环境中,将会破坏自然环境。除此之外,施工材料的类型也比较多,一旦这些材料没有得到很好地使用,进入到土地或者是水资源中,将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还有水利水电工程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一旦没有进行资源处置随处停留将会造成严重的土地污染,影响土地资源的使用。
1.2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目前是社会关注比较多的、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水利水电工程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现阶段我们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恶劣出现频繁出现。最为突出的是沙尘暴,这与工程施工有重要关系。大型的施工现场、大量的设备和较多的车辆会排出很多的废气,还有尘土纷飞,这会造成环境破坏严重。空气污染带来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雾霾污染严重,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呼吸,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1.3水资源污染
水利水电工程很多都分布在水域附近,距离河流、瀑布等资源比较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周围的水质造成一定的污染。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较多的材料,这些材料中包含很多化学成分,如果进入到水资源中,那将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其次水利水电工程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包括大量的生产和生活,这些废水排到水域中也会对水资源产生危害。
1.4噪音污染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影响附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还有一些工程为了加快工作进度,会采用晚上施工,这还会影响周围人的日常休息,造成噪音污染。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的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同时还会伴随着震动出现。水利水电工程夜晚施工需要大量的照明设备,这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光污染,也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1.5保护措施没有落实到位
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大,施工工期较短,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关注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对于环境保护措施关注的不够。首先没有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就选择了施工场地,其次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没有科学合理的进行处理,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这与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关,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对于废水和废气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在经过控制和处理后方能正常的排放,还应该提高能源的效率,对于一些能够回收再利用应该注意回收再处理。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2.1精选建设位置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之前应该对建设场地进行严格考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地理环境要考究地质、地形等因素,应当选择地质相对稳定的地方。其次水利水电工程会选择水域比较丰富的地方,选择山脉相对较多、水流快的地方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人口因素,必要时应该将周围的居民进行转移迁徙,这一系列的措施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水利水电工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威胁,尽可能地稳定生产与生活。
2.2建立项目示范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大,耗资多,在修建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科学选址、规范建设,保证工程质量。这就需要在工程建设时期全方位的考察和论证,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这需要一些好的项目尽可能地减少问题的出现提供典例示范,给相关工程提供一些可借鉴的、能够学习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规避水利水电工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样,在项目建设之间应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例如在一些工程中会出现河底有污泥的现象,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会导致水位上升,那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周围的河段都可能面临着破坏。
2.3优化建设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在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之上应该提高经济效益,选取最有的方案。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多方面的考虑水利工程的环境保护问题,在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之后制定实施性比较强的方案,包括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保护的方案、评定机制等。在制定环境保护制度时应该尽可能地关注当地的实际情况。秉承着工程建设不能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这个原则,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同样重视,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化建设方案,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协调可持续发展。
2.4增强环保意识
就目前而言,很多管理者的环保意识比较弱,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比较高,我们应该可能的提高管理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经济效益和环保意识有机统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环境保护原则,制定有效的计划。其次制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评价机制,对于可能出现的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措施进行商议,制定改善方案,尽可能地寻求补救措施。除此之外,可以指定相关的法律机制进行规范,借助法律手段能够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管理者和施工团队的环境保护意识。
2.5科学治理环境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应该加强治理,及时采取有效地措施。例如土地荒漠化,应该重视绿化建设,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现场也应该加强施工。各种水生的植物能够缓解土地荒漠化现象。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多在水域丰富的地方施工,尤其应该重视水资源的保护,需要加强治理,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2.6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制,能够及时的制定措施来调整方案,同时对以破坏的区域进行治理,减少问题的再发生。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机制应该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及在施工完成后也要加强保护。例如可能会造成一些土地盐碱化问题,这会造成居民的生产问题加重,那需要一些水生植物来缓解沼泽化现象,逐步改善环境保护机制。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周围也要做好绿化工作,避免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出现。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促进当地的现场环境维持平衡。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环境保护,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明确详实的环境保护计划。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首先需要对现场环境进行严格详细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明确管理目标和方案,制定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机制,加强监管,构建出优质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亚森·排吐力.小水电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以秘归三渡河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
[2]董惠慧.初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及环境保护策略[J].科学与财富,2018(26):181.
[3]宋丹,李鹏.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环境保护的结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9):975.
[4]朱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及环境的保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