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家车辆逐渐增加,这样就需要更多的空间来满足公众的出行。然而,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所以人们将关注点投放到地铁的利用。但是,因地铁有自身的特殊性,要想实现有效利用,则必须要做好地铁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以使其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1 地铁通风防排烟系统的分类
现阶段,从地铁通风防排烟的设计实际情况来讲,所常用的地铁通风防排烟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
1.1 通风防排烟共用的通风防排烟系统
通风防排烟共同系统,通风防排烟系统的风机所应用到的阀门一定要具有拉锁功能的防火阀,此种通风防排烟共用系统的优点,主要是能够省略一个报警系统控制模块。所具有的缺点是因采用的防火阀多处都处于开启状态,若是发生火灾而造成电器和机械故障以后,通风防排烟系统无法得到正常运行,这是在设计通风防排烟共用的通风防排烟系统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难点部分。
1.2 多个防烟分区共用防排烟系统的通风防排烟系统
在每个防烟区设置一个通风防排烟支管,有效实现通风和防排烟的合用,此类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过程中所具有的优点,主要是连锁功能的防火阀较少,实施过程中难度系数低,以及可靠性相对较高。由于其具有诸多优点,所以此类通风防排烟系统在目前地铁中得到了广泛性应用。
2 地铁通风防排烟系统的特点
首先,地铁大部分都是处于半封闭的状态,所以地铁通风防排烟系统在设计时,应做好预防地铁引发火灾事故的措施。其次,地铁通风防排烟系统平时通风与火灾防排烟风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系统转换非常复杂,设计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风机参数和设计要求不符的现象。再次,因地铁所在地下集中了水电、通风空调大部分管线,尤其是系统所应用的通风防排烟管线道不仅多,而且尺寸也比较大,导致地铁通风防排烟系统复杂系数非常高。最后,地铁通风防排烟系统能够实现地铁通风与防排烟的合二为一。同时,在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选取的通风和防排烟方式在形式上相对较为多样化。
3 地铁通风防排烟系统的设计
3.1 地铁通风防排烟系统有关参数的设计
(1)通风量参数的设计
地铁通风实施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清理汽车废气。(2)保证地铁空气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浓度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然而,现阶段由于缺乏对通风量参数设计指标有明确的规定,即在当前的规范没有通风量参数设计方面关于废气浓度稀释计算的有效数据。即使如此,《地铁设计技术措施》中关于地铁通风量参数的设计有相应的详细说明,地铁通常选取机械通风系统来对库内的废弃进行清理,通风量需要根据稀释废弃量计算,若是没有有关的计算参考资料,可以按照对通风换气的次数实行数值估算,其中还明确指出,地铁在开展通风作业时,通风量不能少于6次每小时,送风量不能少于5次每小时。
(2)防排烟量参数的设计
对于地铁通风库防排烟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防排烟量参数的设计在GB50067-97中《地铁、修、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地铁、修、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很明确的规定,依照《地铁、修、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的有关要求,防排烟量参数在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地铁大小和有无自动喷水系统的客观情况,增加适量的防排烟区,并且防排烟风机的防排烟量的换气次数,必须要保证在高于6次每小时。
3.2 地铁通风防排烟系统烟口的设计
在开展地铁通风防排烟系统烟口的设计时,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分别是:(1)为每个防烟分区合理设置相应的防排烟口,并且防排烟口与对应防烟分区之间的最远距离应保持在30米范围以内[2]。(2)防排烟口在设置时,必须要保证烟气的流动方向与人们安全疏散方向相反。(3)应将防排烟口的位置选择在顶棚或者是靠近顶棚的墙面上。在没有吊顶的情况下,需要将防排烟口设置在构梁下方,在有吊顶的情况下,应确保防排烟口的上部可以紧贴着吊顶。(4)由于防排烟口情况下,都是处于关闭状态,所以要求当有火灾发生时,启动任何一个防排烟口或者是防排烟阀时,防排烟机必须能够做到自动化的启动。
3.3 地铁通风防排烟系统通风的设计
地铁通风防排烟系统,在开展设计工作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均匀通风的方式,所谓均匀通风是指在地铁均匀设置排放管和排放口[3]。同时,在没有任何火灾发生的情况下,能够将其兼作为防排烟管和防排烟口来加以利用。地铁通风防排烟系统除了此种方法以外,还采用集中通风方式,与均匀通风比较而言,集中通风效果更佳。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采用何种通风方式,在开展通风设计过程中,都需要为每个防火区设置相应的排风、防排烟和进风系统,与此同时,为了有效减少排风对地面环境产生的影响,必须要将通风系统设置在地面相对较高的位置。
结束语:地铁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通风防排烟系统的特殊性。但是,地铁由于具有相对较多的复杂性,导致有非常多的安全隐患存在,并且因地铁本身对安全所提出的要求相对较高,再加上地铁通风防排烟系统能够有效防止地铁安全事故的出现的关键部分,所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和合理设计地铁的通风防排烟系统,并使其作用得到全面性的发挥,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使高层建筑在满足人们实际需求同时得到长足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晶. 空气采样早期烟雾探测系统在地铁火灾防护中的应用[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5(05):126-128.
[2]郭孝忠. 防火封堵材料在地铁中的应用和施工[J]. 都市快轨交通,2012,25(03):94-95.
[3]郑翠玲,尼古拉·斯米尔诺夫. 完善的莫斯科地铁消防安全保障体系[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12):90-92.
[4]郑德平. 地铁运营中的火灾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7(06):35-36.
[5]池洋,赵勤坤. 有关制定地铁车辆防火等级标准的建议[J]. 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8):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