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家粮食安全、供水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然而,在我国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许多地区的水环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社会稳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我们应认识到高水平开展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价值,并通过多种手段强化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监测,从而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重点探讨高水平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具体方法。
1土壤监测特点
土壤污染物指土壤被污染的一种物质。它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是工业和城镇污水、农药和化肥、家畜粪便、生物残留物和大气沉降物,此外,在自然界某些矿床或元素和化合物聚集的地方,由于矿物的自然分解和风化,形成了天然的扩散带,使得邻近的土壤中的某一种元素含量超过了正常的水平。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地方经济发展,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土壤质量恶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而化肥、农药、工厂废弃物等也使周围的重金属污染更加严重。长期以来,我国的土壤污染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隐蔽性、难以恢复、难以逆转的特点。
2地下水环境的监测
在开展对地下水环境的监测工作时,监测人员首先需要充分地分析监测地地下水的水质。对监测地有代表性的水井进行采样分析是被广泛应用在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一种方法,然而,这一方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有代表性的水井无法满足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需求时,监测人员应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选取合适的监测点位开展监测工作。在具体的监测过程中,监测人员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规定,确定感官性状和一般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毒理学指标等常规指标,不同地区可在常规指标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补充选定非常规指标进行监测。
3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的意义重大,也是管理部门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真正发挥环保部门的职能作用,实现对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就必须要保证管理流程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完善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条例,实现对目标的有效管控。实际上,在现阶段的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过程中,一些部门存在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还有一些部门的管理制度丰存在着相关管理条例不完善的问题,因而出现各部门责划分不明确、工作存在漏洞、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的问题。
3.2污染监测范围较窄
土壤污染的发展趋势是从中等到严重。我国土壤污染状况监测结果表明,污染浓度与时间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同时,发展趋势从单一到复杂,表现为特定的土壤污染类型已不仅仅局限于重金属污染,还包括有毒物质污染、污染超标等。因此,进行土壤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很有必要,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只是主要集中在局部地区,没有在全国推广,造成对土壤环境监测的认识不够全面。
4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优化策略
4.1完善管理制度
在开展水环境与土壤环境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不同部门进行责任的细致划分,明确相应的负责人,这样就能避免出现问题后究责不清以及互相推诿的现象。同时各县级市要有相应的考核制度,明确的考核指标,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关人员的认识,进而推进水环境与土壤的环境管理。为了使相应的执法有据可依,还可在法律方面进行明确,对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主体进行责任的明确,如果出现了污染环境的问题,需要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2建立监测和预警体系
建立环保监测预警系统适合于某些难以治理的地区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是一种了解该地区环境现状的方法,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环保部门进行环境分析时,要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用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其合理、合规的设置,使其内部的各种功能得到优化,从而使整个地区的环保措施得到科学合理的实施。只有正确看待环保问题,才能获得更多的实际资料,并根据具体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保证后期的环境治理计划具有针对性和完备性,并在适当的时候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环境损害的程度和影响范围,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总体效率。
4.3贯彻落实水污染管理责任制
首先,城市污水处理工作全面开展或提升之前需要有与之对应的具体规划措施,为了有的放矢的对不完善的方面进行改进,需要由相关部门主导安排专业人员对城市污水处理涉及的场所、区域进行现场考察,并结合收集的数据进行仔细论证,以便于做出正确的治理决策。与此同时,应当对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重点任务等进行明确,使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能和其他种类污水、雨水处理系统进行有机融合、协调运作。另外,在实施城市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对于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也不能放松,水环境的综合整治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科学的组织管理和统筹协调机制。在此期间,还应当与涉及城市管理有关的其他各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如与城管、环保、规划、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以大幅降低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概率。
4.4统筹兼顾、综合治理
统筹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兼顾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功能布局,优化空间利用,协同推进水资源开发、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环境安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现有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提高运行水平、整体效率、综合效益。应用计算机网络,提高水污染监测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预见性。重视水污染监测和水污染治理的人员素质、技术装备、技术手段及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注重发挥整体效应,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水污染治理工作的进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的环境形势较为严峻,尤其是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非常突出,加强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就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明确管理条例。同时,也要做好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的监测工作,拓展融资渠道,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为我国环境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曲慧英.水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的探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07):95-96.
[2]祝淑芳.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检测技术进展[J].中国设备工程,2021,(07):165-166.
[3]林何千里,翟路加.城市水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措施的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06):95-96.
[4]曾佳敏,钟仕花,钱伟,袁圣武,朱小山.水环境中有机磷酸酯的污染现状及其生物毒性[J].中国环境科学,2021,41(09):4388-4401.
[5]徐鹏凡.烟台市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四川环境,2021,40(01):20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