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潜山市黄柏镇坚持抓党建促发展,通过不断创新新体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把党建触角延伸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第一线,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效
叶河村是坐落于安徽省潜山市黄柏镇东北部的一个美丽乡村,地貌为三山夹两河,山多地少,属于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全村总面积14.1平方公里,农村人口2972人,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79户,883人。2017年以来,叶河村依托资源优势,以党建为重要抓手,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努力把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变成新时代新农村的现实图景。2018年实现贫困村出列,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2万,产业项目建有273千伏光伏发电基地、14亩大棚蔬菜基地、40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商业综合楼、茶叶加工厂、林厂等。全村山茶种植面积3200余亩,养殖(牛、羊、家禽)的4户,年出栏羊300只,牛30头,家禽约3000余羽,279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10981元,村党支部从软弱涣散成为优秀村党支部,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叶河村也建成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至2021年初,累计修建乡村水泥道路26公里,全村实现组组通,户户通;全村村组道路全部安装太阳能路灯,夜晚路灯亮化实现了全覆盖。全村环境绿化、文化活动场所、医疗卫生保障、为民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均得到较大改善。
2.坚持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
2.1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
像叶河村这样的偏远山区贫困村,脱贫攻坚取得的丰硕成果,稳步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村“两委”和帮扶工作队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做到党建与发展有机统一,突出村党组织对村各类组织、各项工作的领导地位。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始终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的一系列讲话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研究“谁来振兴”“振兴什么”“怎么振兴”等重点课题,因地制宜,找准叶河村独具特色的振兴道路。二是与帮扶单位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基地,以校地共建战略合作项目为突破,依托学院资源优势,宣扬传统美德文化,定期开展“德、孝、勤、和、廉”等人文素养主题教育,打造乡村文明、实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三是采用“支部网格”管理模式,组建村组基础网络,优选网格员、网格志愿先锋队,实现村组织、各类人群、各项事务等网格化动态管理。四是健全村级重大事项、重要工作、突出问题讨论决策机制,完善村级组织运行规则,落实基层支部党建责任清单,不断实现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
2.2把打造过硬基层带头人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村民文化素养参差不齐,身体健康也各有差异,但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仍然是广大农民群众,完全实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就必须打造过硬的鸿雁带头人。一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要有对党忠诚、以民为本、无私奉献、情系群众的优秀品质,要体现农村干部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求实创新、爱岗敬业的宝贵精神。二是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认真贯彻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惠民政策,勇于担当,时刻牢记责任和使命,提供资源,利用政策,共同推动乡村各项事业发展。三是充分调动党员先锋模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好人好事张榜公告制度,推动党员干部当好乡村振兴的“领路人”,产业发展的“践行者”,为民服务的“排头兵”。四是打好“乡愁牌”“乡情牌”,通过产业发展搭建创业平台,吸引本村外出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回乡工作,共建设美好家园。同时要创造条件,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真正使他们成为乡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更多新时代“爱农村、善经营、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2.3把提升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重要内容之一,叶河村结合各类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始终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强化各项举措,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的人居新环境。一是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要求,将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志愿者开展义务劳动,为整治行动树立标杆榜样,以责任担当保障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扎实推进。二是充分利用村广播、流动宣传车、悬挂宣传条幅、文化墙、微信群、朋友圈等途径全方位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让整治思想深入人心,引导村民们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营造人人参与、人人监督、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三是检查监督,提升成效,对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常态化检查和不定期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记录造册,立即整改,逐一销号,确保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得到长期坚持和长效落实。
2.4把聚焦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以强有力的经济收入为后盾。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就要把聚焦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推动乡村生活富裕。一是谋划产业引领发展,充分利用自然山地资源优势和下浒山水库旅游发展整体规划,结合移民安置闲置劳动力,谋划生态养殖、种植、民宿、产品加工车间等项目,组织专家论证,合理利用资金,科学编制项目建设日程。二是做优传统产业,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茶业,借助公共平台、网络媒体,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文化产业,逐步实现“深山野茶”种植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三是激活新兴产业。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破解土地利用低效瓶颈,积极与民营资本合作,合法合规开垦荒芜田地,提升打造药材种植基地,利用山场资源,促进土地流转,鼓励农户或投资商发展水果种植,创建自助采摘园。四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根据农村产品布局和产业特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鼓励当地村民利用闲置房屋改建民宿、开发农家乐,利用当家池塘,发展垂钓业,利用依山傍水山林资源,建设果园自助采摘园,形成购物、休闲、娱乐、住宿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链。
3.结语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年,要全面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就必须利用基层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人才头雁效应,提升人居环境,聚焦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建设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赵梦宸 以农民为主体推动乡村文化振兴[J] 人民论坛2019(11)
[2] 聚力推进乡村振兴百姓乐享美好生活 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1-04-20(05版)
[3] 乡村振兴“牛泉路径”把蓝图变成现实 济南日报2020-12-09(B07版)
作者简介:杨红星(1974.7-),男,汉族,安徽怀宁人,硕士研究生,安徽审计职业学院,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