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初中生厌学情绪的社会归因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拜金主义”冲击着人们的思想,社会上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在农村,一部分人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却赚了很多钱,这种负面影响对中初中生的危害相当大。农村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萌芽时期,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不能够明辨是非,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就会产生厌学心理。
此外,初中生年龄尚小,其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从而出现厌学情绪。这里的外在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导致初中生产生厌学情绪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的不良风气。当前社会上有很多不良风气,包括拜金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想,这些不良社会风气会使得初中生产生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认为只要家里有钱,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都会喜欢自己,学习好不好无所谓,从而就不再愿意学习。另一方面就是信息网络的影响。当今时代为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电子产品,包括电视、手机、电脑以及各种智能设备。这些智能设备相较于书本学习而言更加的有趣,而初中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又不强,所以很多初中生都沉迷于生动有趣的电子产品中,从而渐渐对学习没有了兴趣。
二、基于社会归因的农村初中生厌学情绪转化对策
1、加大社会宣传
政府要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掀起全民学习的热潮,形成乐于学习、共同学习的好风尚。只有在这种氛围下,中小学生才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远离厌学情绪的干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2、创设良好环境
(1)发挥各种积极因素,环境育人。学校可以积极优化校园文化布局、通过校园文化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让学子沐浴在积极向上、乐观好学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他们就不会轻易出现厌学问题。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艺体活动让学生展示才艺、活动成就感,进而锤炼良好品质。总之校园良好的环境文化、活动文化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
(2)寻求社会力量配合,净化学生生活的环境。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居民社区、社会贤达人士、家长群体等组织的配合,努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让网吧、酒吧、游戏会所等场所在校园周边销声匿迹。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强对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的监管,杜绝青少年进入,切断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的可能。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强化校园周边管理,杜绝不良青年人员对学生的骚扰、引诱,防止学生出现不思学习问题。
3、发挥学校作用
(1)寻求矫治厌学的助力,及旱开展心理干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班同学而成绩却千差万别。究其原因,除了智力及学习品质等因素外,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家庭因素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在矫治厌学行为时,我们要需要巧借家长与社会的力量,要及时借助各方面的心理健康专门机构进行心理干顶,寻求厌学矫治效果的突破。学生一旦形成了厌学心理,在矫正学生厌学行为时,更离不开家校的协作配合。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家长的关心和鼓励都是学生走出厌学情绪的良药,缺一不可。同时,家长的建言献策也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不断完善,可以改变当前社会片面追求分数的现状,也可以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使孩子们减轻学业负担,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厌学现象
(2)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法落后、授课程式化,也会导致孩子不爱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让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关注学习。
(3)落实全面育人策略,促使学生因爱学校而爱学习。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专门机构。在初中阶段,学生每天除了夜晚睡觉,绝大多数时光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只要学校能够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多策划一些综合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综合能力,使各类特质的学生都能够找到成长的快乐、展示的舞台。这样可以杜绝学生因厌恶学校生活而不爱学习的现象出现。
(4)建设好班主任团队,优化思想教育效果。学生思想教育成效受制于这个班的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一名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好班主任就可以带出一个好班集体,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班级体,学生的“厌学”现象肯定少。所有建设好班主任团队,就可以解决许多厌学现象。
4、发挥教师作用
(1)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业务素养,让教学成为艺术。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只有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敬佩感、才能乐于学其道,要让教学像是精彩的戏剧一样引人入胜。精彩的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致最有效的策略。这样自然就可以杜绝学生因不愿听老师的课而出现“厌学”。
(2)多维度评价,以评促进。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有的逻辑思维周密、有的形象思维突出,有的擅长推理、有的热爱文学……教师要善于通过活动来让不同特质的学生都有彰显自我的契机;在评价学生时,要从多个维度去评价,学生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被激发出来。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阶段,他们厌倦学习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但是关键在于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决定了其他因素的影响,甚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老师进行自己的教学工作时,还需要了解导致学生厌倦学习的社会原因,以便更好地完成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岚.农村初中学生厌学情绪的社会归因及对策探讨[J].考试与评价,2016,(10):156.
[2]阚少兴.农村初中学生厌学情绪的社会归因及对策探讨--以安徽省肥东县农村初中学生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