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路径研究

董杰林

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水平是考察的重点,也是城市规划的关键要素。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开展生态城市的规划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通过探究生态城市规划的意义,提出了相关的思路和见解,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打好基础。
关键词: 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路径研究
DOI:10.12721/ccn.2022.15906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速度迅速加快,但是很多地方过于追求城市化发展,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城市化发展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导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不断降低,在高强度的承载力下,出现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水资源缺乏等等问题。而且随着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建设,使用了过多的能源,粗放式的开采导致了我国能源不断减少,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彼此缺乏安全感,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强,因此各个城市必须要落实生态文明发展的战略。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意义

1、落实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在城市规划建设当中,生态城市规划理念落实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对生态城市规划认识并不充足,而将生态城市规划纳入到城镇化建设当中,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且对生态城市规划理念的落实,也进一步促进设计人员个人专业水平的增强,加强了对生态城市的认识。

2、完善了城市规划建设

积极开展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完善了城市规划设计,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但是对于发展过程中不断有限的一些环境问题,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引起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不平衡,因此有效的对生态城市进行规划能够调整当前的城市建设战略,探索出一条适合城市发展的道路。

3、丰富城市建设的内容

在城市规划建设当中加强生态城市设计,丰富了城市建设的内容。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层面上,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需求,而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正是落实了多项理念,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具体内容

1、工作的模式以及规划

在对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人们固有的生活模式,打破传统生活模式的枷锁,将节能减排放在首要的位置,而且还要注重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处置,减少资源浪费的一些问题,而且对于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做好处置的工作。

2、立足于生态发展优先的原则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自然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要立足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具体工作过程中保护当地的自然风貌,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在生态城市规划发展中,坚持民生与社会公共设施一体化的原则下,加强对公共资源的整合力度,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

3、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不断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立足于城市发展状况建设各种全覆盖的结构化产业,政府部门也要发挥宏观协调的作用,引导产业不断发展,控制产业中产生的垃圾,转变产业结构,向低碳环保的产业进发。而且还要关注于第三产业的进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路径研究

1、因地制宜,了解城市的生态承载力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承载力就是指某一个区域中经济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和因素,特定的时间和区域内相关的限制因素下,该区域能够容纳最多的人口数量以及经济发展的一个状态。城市属于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活动的空间,而且提供了相关的资源保证。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环境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人们提供相关的场所,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对城市的面积来说,还是它的空间资源来说都是有具体的限度的,所以在深度建设生态城市中相关的主要单位要着力于了解该城市的生态承载力,以此来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

比如说在我国的部分城市中,水资源是比较少的,城市可以体现出来的人口承载力以及环境承载力是具有明显的限度的。还有在部分城市当中,包括很多的名胜古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常常会吸引到外地的游客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它的环境承载力也有相应的限度的,如果城市中内部的人口过高就会引发环境的污染,一旦超过环境的承载力,这对于名胜古迹来说也是一个不可挽回的损失,久而久之会对城市的内部旅游业产生不小的冲击。

2、改变发展模式,加强政社联合

在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基本上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机制,而且在目标工作的压力之下,政府部门尽可能的是为了扩大经济收益而忽略了生态文明建设,但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最为重要的支撑点,主要是希望有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那么就必须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就出现了政府的发展目标与社会的需求相互不一致的状态。这也是政府方面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么要促进政府与社会的深度融合。实际发展中城市建设部门并不多,但是城市仍能保持出有序稳定,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城市内部的市民关系是比较良好的。由此在人民群众的带领之下,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必须要重视起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物质文化需求的统一。比如说开展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将一些产业进行改造,减少废气排放,而这些工作都是政府需要开展的城市规划工作,这样满足了民众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强化对人们的宣传教育,保证与居民展开更多的交流,引导人们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同时还要推进建设生态城市的相关制度,保证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3、突出重点,实现城乡协调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当中,需要将城市中心的建设放在首要的位置上,然后扩展到城市的外围建设,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建设中是相对良好的,因为拥有着绝对的经济优势,因此在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当中能够相对的容易。政府部门需要先在城市中心去寻求相关的措施,然后去逐个突破。

在现代化的发展当中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它最主要的问题和重点的问题就是城乡的协调进步,将农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的要点。因为农村的生态水平关乎到城市生态建设,它的发展对城市生态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农村的生态受到破坏,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城市的生态。但是农村的基础设施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居民的环境意识并不是很充实,那么对城市规划建设中,就必须要兼顾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政府部门,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遵循发展的规律,开展出一条适合农村发展的道路,重点保护农村地区所具有的绿水青山以及文化。另外对于有关区域的发展优势和历史特色注重保护,改变部分农村地区出现垃圾乱扔、脏水乱排的现象,给予人们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城乡协调一体化。

4、转型发展路线,科学设置城市发展目标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因为它不仅对城市的生态造成了巨大的污染,而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导致当地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因此现阶段条件下必须要积极寻求城市转型的发展路径,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的理念,促进城市的转型进步,这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结: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了,这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关的政府部门要牢牢落实生态文明优先的原则,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城市的天空更蓝,环境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胡晋华. 新型城镇化下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实践创新[J]. 建筑设计管理,2013,30(09):46-48.

[2]李浩. 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工作改进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