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的背景下,有效的课堂设计是真正解决学习目标与学习时间不匹配的问题。然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严格地教,学生被动的接受,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学习主动性,这样的教学将是低效且无用的。学生成绩和能力不能提高,只能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这使他们的学习更困难。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应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体现地理学科的实践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寻找最有效的策略。
⦁ 双减政策的内容及教学意义
⦁ 双减政策的内容
从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双减”的核心旨在减轻学生们地理作业负担与压力,需要初中地理教师针对学生们课后作业的总量及总时长进行精简,以此来实现减轻学生们的课业压力,主要目的是减少对初中生课后时间的占用,让学生们可以与家长保持交流与沟通。根据双减政策的内容,需要地理教师重视调整自身的教学计划。
⦁ 双减政策的教学意义
初中地理教师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不仅需要自身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核心素养,使得初中生可以成为高素质的人才。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在开展实际课堂教学工作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状态,通过对作业设计及课堂教学形式的设置等形式进行处理,为学生们塑造出高效的地理课堂。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给予初中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促进他们爱好兴趣的发展,为他们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双减政策的落实对于初中地理课程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 深入挖掘教材知识内容,寻找易于学生接受的切入点
教师对教材内容挖掘的深浅,从学生的反应中即可知晓。教师通过授课后的学习效果和教师授课前差不多,教师的授课就是失败的。当教师只专注于地理知识的教学而不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时,就会出现以上现象。老师讲的内容过于繁杂,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造成了学生机械化的接收,但是吸收及消化的部分却是极少一部分,这就导致学生对于地理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使教学效率的提升变成较困难的事情。
例如,《中国的民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抖音《90后姑娘拍摄56民族服饰》视频这一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并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师接下来通过问题链:民族如何构成——民族如何分布——民族政策——民族风情——拓展延伸(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并通过对应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资料图及人文图片等让学生逐一利用导学案中的每个问题切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逐一解决切入的问题,最终完成学习目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对于在该领域创建有效的课堂至关重要。
(二)增强地理学习的生活化实践性,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地理课程的学习价值在于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全球和区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纸上谈兵,而应积极地从生活中选取教学素材,或把学生引入具体的生活问题中去分析其涉及到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在客观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此外培养学生生活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及责任与担当。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将地理课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丰富自己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在领域内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当学习了《自然灾害》后,学生对生活中发生的自然灾害就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生们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首先,从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灾害信息入手,录制适当的视频,向学生展示地震、洪水、山体滑坡等威胁自身安全的重大灾害,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并学习如何预防和避免它们。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一些自然灾害的成因,丰富防灾救治的知识,增强现实防灾避灾的能力。
(三)利用现代技术,优化地理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先进技术已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各方面,许多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多媒体技术主要是一项现代化教育技术,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与重视,它带来了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的变革,在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过程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地图的相关内容时,需要运用到放大缩小的功能,让学生利用手机导航功能仔细观察比例尺改变之后地图内容范围大小发生的变化,实用且直观;天气预报的软件主要是手机设备的必备,其所呈现天气的知识,形象生动;思维导图能让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的框架简单且清晰;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初中生探求地理知识提供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也为初中地理教学活动提供很大的方便。
(四)布置课后作业,保证作业的有效性
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布置地理作业时,应该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其设计带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亚洲及欧洲》这一内容时,这一节课程第一部分内容是亚洲的位置,在学完之后,我们初中地理教师结合地图、图表等为学生布置相对应的地理习题,让学生在习题中理解并强化知识。学生通过对第一部分的理解学习,对这部分知识有了扎实的掌握,因此,他们在学习“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这一内容时,就会变得水到渠成更加容易。这种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少无用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视域下,中学生从作业中解放出来,他们的学习压力减轻了,因此,他们会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学习认识全球和区域。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双减政策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们对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运动和表层、世界及中国的相关地理知识有更多的掌握,将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地理课堂中才可以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减轻学生们的学习压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上镱.“双减”背景下地理教研组促进教学“提质增效”策略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05):98-100.
[2]周宏萍.“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思考[J].求知导刊,2022(08):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