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一门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科,它以其独特的视野和洞察力,充分体现了其学科教育的价值意义。但目前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设计仍有一些偏颇,忽视了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训练,限制了他们应用知识能力的发展。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应主动转变教学观念,探索行之有效促进学生实践参与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模型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得到有效提升。
一、分析地理实践力的内涵
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参与地理实地考察、实验和调查等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学科基本素质和能力。从概念上可以看出,地理实践能力既包括学生的地理知识,又关系着学生的学科技能和素养。地理知识是指学生在地理实践和探索的基础,即学生需要掌握的地理基本理论知识;学科技能是指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要熟练掌握并应用(促进实践的顺利开展)的技能,这是“地理实践力”的外在核心;素养是指学科内核层面要求学生掌握的实践能力,这是“地理实践力”的内在核心。掌握了这三个层次的地理实践力,就可以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方法充分运用于具体的实践中,然后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将课本知识内化成学生对环境的适应力、对问题的理解和探索力以及对自我的发展能力,让他们经过地理实践的锤炼,逐渐树立自信心和创造力,为他们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1]本文从“模型”教学的角度入手,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二、探索结合模型优化高中地理教学的有关策略
2.1巧用模型,开展实验
由于地理模型比较直观化和形象化,所以可以作为实验教学中的示范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识。透过演示实验,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地理运动的动态变迁,也可以深入了解地理学的基本规律,对某种地理现象的成因也有了一定了解,进而可以把握其发展的趋向和态势。通过地理模型示范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学科观察力和课堂专注力,有效发展了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如此一来,他们的地理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极大提升。地理模型的构建与其他课程模式的建立有着很大的不同,现阶段的地理模型演示实验是根据地理知识特点和课本来进行归纳和总结,但很多同学仍旧偏爱机械地死记硬背,这种方式违背了地理知识学习的基本原理,老师也会用语言“灌输”一些重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记忆下来,以便应对考试。但是我们要知道,光凭记忆是很难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而且还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从而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所以让学生在地理模型演示中直观把握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2]
2.2合作构建,优化模型
地理模型的制作也是高中地理实验课的必修课程。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3—4人一组),然后按照老师所传授的地理知识,自行设计和制作地理模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在充分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还促进了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协作精神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三圈环流”的知识后,学生们自由组队制作三圈环流的地理模型。首先准备制作材料:充气地球仪一个、三个白色纸环、一卷粉红纸条、一卷深绿色纸条、六个红色箭头、剪刀一把、双面胶若干。然后按照过程制作模型,用三个白色纸环当作三圈环流将贴在球体上,然后用笔画出箭头标明每个环流圈的大气流动方向;再用粉红色纸条做成三个环状贴在球体上,表示低气压带,另外用三个深绿色纸条环状表示高气压带;最后用六根红色箭头标明六条风带,贴在充气的地球仪上。这样一来,一个三圈环流的模型就完成了。[3]
2.3强调应用,思维定位
地理空间定位思维是指在空间范围内判断地理事物及现象的所处地区和方位的一种思维过程。在高中地理习题训练中,往往会给出一份某个区域的地图,需要学生依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并对其进行空间定位。在空间定位中,学生既要判断和分析空间中的各个因素,又要依据外部的空间环境来建立对应的参考系统,同时也要将课本地理知识与自己所掌握的地理知识相结合,进行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的扩展,从而更好地实现精确定位。[4]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1)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此进行正确的认识,并从各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和判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要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元素,仔细观察比例尺、方向、图例、标注等内容;强化学生的定位意识,促进学生由大范围到小小范围,逐步构建更为详细和精确的地域地图。此外,还要通过对经纬网、行政区域、自然景观、气候环境、人文景观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构建出不同层次的区域地图,并按需要自行重叠,从而实现学生对地理信息的立体把握,为测验中中精准定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定位方式,并提高其定位精度。比如,老师可以在“经纬网”和“行政区域地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地理位置的定位,要根据地图的轮廓、形状、地形、人文景观等特点进行比较精确的特征定位。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充分结合,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地理位置思维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高中地理学科在引用模型时,使用科学与理性的分析方法,将模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地理模型,可以简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大大地提升了高中生的学习效果。所以,高中地理教师要活用地理模型,逐渐提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质量,以此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林东.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初探[J].中外交流,2021,28(3):232-233.
[2]朱冬.浅析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20(20):151-152.
[3]张婵娟.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与作用分析[J].魅力中国,2020(13):4.
[4]朱瀛.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对高中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探究[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9(10):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