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实践

赵永奇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凤翔中学,陕西宝鸡,721400

摘要: 在新的教育阶段,为了更好的实现良好的发展目标,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步伐,对先进思想进行渗透与落实具有重要现代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理解高中地理学科的综合特征,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紧密相连,优化地理要素的分析,可以更好的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向。所以,本文在这一课题进行分析和探索的过程中,主要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特征,更好的探索未来的培养思路,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强。
关键词: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途径
DOI:10.12721/ccn.2023.15703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特征

我们都知道,在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记忆相关知识,也要带着自身的理解,优化各项学习能力,这样可以了解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般来讲,在对具体特征等内容形成分析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1.1地理事物之间紧密相连的特征分析

对于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点来讲,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繁多,要充分了解各个事物之间的多维度关系,就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之中,熟练的从多维度的角度出发,对现代教学方法进行应用。让学生在多种途径之中,了解地理事物、地理事项之间的联系与思考。在对各项发展规律和本质内容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要通过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加强思维教学效果。

1.2充分探寻地理现象的发展规律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积极了解地理学习变化运动的过程,也可以全面的对各项发展规律进行有效的总结。要充分认识到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全面化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各项问题。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着重完善自身的创新能力,可以在地理规律探索过程中,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地理现象,对自然规律有正确的认知,沿着地理知识的发展规律,优化逻辑思维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学与学生综合思维培养的理论概述

2.1综合思维的具体解读

在对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及综合思维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从两个大方面出发,对具体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索。首先,学生认识地理事象的思维方式是重要表现形式,在对各项管理内容进行把握的过程中,要通过科学教学,对动态化全面化系统化的思维进行训练。让学生以动态化的视角,对地理要素进行全面的认知。而第2个层面的内容则是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也就是要从全面化的角度出发,对地理事项的成因进行精准的分析。根据各项要素的关系,系统化的对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认识。当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包括要素综合、施工综合、区域综合等各项能力。要通过具体形态的分析和整合,了解区域特征的关系。,样才能够更加精准的结合地理知识,探索具体规律,归纳总结学习内容。

2.2高中地理教学中优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

在对新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刻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现代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首先,加强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更好的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充分把握地理学习规律,了解相互联系的学习内容。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强。其次,重点完善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等多种思维的培养,也可以使学生可以探索多种学习方法,优化思维能力训练。在集中当学习的过程中,对综合化的学习思维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最后,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思维,也可以以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了解核心素养培养与具体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点。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探索文化课知识,也可以为今后阶段的全面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综合思维的基本途径

3.1完善基础知识讲解,优化基础作用发挥

为了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更强,在对各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和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打好基础,也就是要掌握技术性的知识,扎实的进行运用。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展现的形态就是如此。因此,要让学生在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思维,加强各项地理要素的全面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够灵活运用各项知识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学习思维。

3.2完善学习引导,优化学生良好思想展现

为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资源,从动态化、全民化、系统化的角度出发,然后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强化学习内容针对性的掌握。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关的地理要素把握,随着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出现的不同表现,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动态思维。其次,要通过地理成因的有效分析,明确因果关系之间的重要联系。最后,让学生总结相关区域当中各项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对地理要素变化以及环境变迁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结合海洋蓝洞的形成过程,回答相关问题,由于海平面上升被海水淹没,形成了海洋蓝洞。那么根据上述介绍,让学生回答海洋蓝洞形成时期,生物发展的主要时代是哪一时代呢?很多学生通过动态化的分析,考虑到不同的表现形态。了解海洋蓝洞应该是在人类时代才出现的,因为海平面的上升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可以综合其他问题得出答案。

3.3优化问题情境,完善思维技巧的传授

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之上,为了使学生可以从综合化的角度出发,掌握专业的学习思维,也要从全面性的角度入手,考虑各项思维技巧的传授。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分析具体的学习内容。结合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区域综合等相关要素,综合化的对各类地理问题和思维技巧进行有效的展现。比如,在对气象学当中的分布示意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入春时间的差异性。让学生从时空层面,了解经纬度不同地势温度的不同。比如,青藏高原地区地势比较高,气温与长江中下游相比比较低。所以,出现明显的入春时间差异。要结合纬度经度等相关内容,得出一定结论。比如,一些地区纬度相同,但距离海洋的距离不同,气候的大陆性质也不同。所以,如果距离海洋较远,大陆性会越强,气温回升也会比较快。因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3.4强化实体训练,完善思维能力

最后,在对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进行两线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可以从综合化的角度出发,对各项学习内容进行掌握,积极注重实体训练,让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现代化的思维进行优化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对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图示,综合化的考虑不同时段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分布情况。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动态化的进行展示,使学生了解重金属的形成原因。比如,土壤当中的重金属大部分是来自于汽车尾气,进而考虑到空间形态。

结束语:综合以上内容研究,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现代化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价值。在对现代化的教学思想进行把握的过程中,还需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为出发点,灵活调整教学方向,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陆锐.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策略[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2(05):12-13.

[2] 邹正林.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C]//.2021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2021:100-101.DOI:10.26914/c.cnkihy.2021.005467.

[3] 姜晓娜.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21(01):70+76.

[4] 史香君.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J].安徽教育科研,2020(22):34-35.

[5] 邹凯.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思维培养途径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0(3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