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森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行业,具有重大的经济、环境和生态价值。在林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森林火灾,因为它的特点是突发性、破坏性和破坏性,而且一旦出现,在灭火和处理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对于林业火灾,预防比治理要重要得多。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林火防治,是防止林火蔓延的关键。林业火灾历来是林业事业发展的一项长远任务,但是最近几年,结合林区防火的实际状况,仍有许多的疑问与缺陷,探讨当前林业防火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是十分必要的。
2林区森林火灾防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2.1我国林业火灾的早期预警体系尚不健全
实施和实施林业消防工作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实现对林火的有效防治。林火一旦出现,就算灭火、防治得很好,也极易带来较大的损失与损害。为达到对林区林火进行有效防治,必须建立起林区林火预警系统。从现实状况来看,当前许多林场的森林防火预警系统还不够健全,例如没有构建起信息化预警系统,工作人员的林火预警意识薄弱,以及缺乏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2.2提高林业火灾防治的科技含量
当前,我国的林业生产规模大,范围广,工作量大,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装备和设备来支持。但是在现实中,许多林场的森林防火技术还需要提高,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还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的森林防火需要和需要,例如,在林场防火道路、林火阻隔、灭火水源、监测设备等方面,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体系[1]。一旦山火爆发,很难再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2.3缺乏有效的护林工作人员
林业火灾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和专业性的工作,它离不开专门的人员支持。当前,我国林业事业发展中仍面临着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等问题。目前,我国林业科技人员素质低下,与林业部门对科技人员的培养不够密切相关。大多数林场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日常的管理与监管上,而忽视了消防队伍的老化,对人才更新缓慢,人才综合素质低下的状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消防人员来支持,就会直接影响到森林火灾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2.4火灾控制困难
对林区火灾的控制,是林区森林火灾防治的重点。如能及时发现火源,及时控制火源,就能有效地防治林火。在实践中,林火控制是一个难点。随着新时代背景的发展,林场的植被面积不断扩大,再加上里面有很多易燃的东西,再加上这片开阔的树林,很可能会受到人为的干扰,这些都会让控制火灾变得更加困难。此外,许多林场周围的民众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火习惯和安全意识,也很有可能因为不当取火、传统祭祀等方式引发了火灾,同时各种人为原因造成的野外火源管理也非常困难。
3新形势下我国森林火灾防治工作的策略
3.1建立和完善森林火灾早期预警体系
对于林火,预防多于治理。为了有效地防止和控制林火,必须建立和完善森林防火预警系统。林业部门能够根据林火警报的需要,成立专业的火灾早期预警团队。工作组要综合分析林火发生的原因、规律和特征,评估林火的风险,建立相应的巡查、监测和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实施各种体系和计划,有助于防止林火发生[2]。此外,林场也可以通过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来建立一个信息化的防火系统,通过这个三层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时地对林场的森林资源和整个环境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控和监控,这对于林场的灭火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加强林业消防工作
由于林火的突发性,其蔓延速度快、不确定性大,因此,单纯依靠防火区、人员巡查,很难做到对林火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防控。因此,随着现代林业的迅速发展,为了使森林防火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必须要加大对各项高科技的运用,这就要求林场要加大对森林防火的基础设施的投入。
在林业火灾防治中,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林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林场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密切的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得到有效的资助,设立专项基金,这对于现代化的林业防火基础设施的建立有着重大的作用。而在基建方面,主要是建立森林火灾探测技术及防火通讯技术。例如,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卫星技术等来监测、搜索林场的林地资源,一旦出现火情,就能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扑灭。同时,利用多种防火通信手段,如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为森林防火、灭火和火灾管理等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3.3全面提升林业火灾工作人员的素质
要想提升林业火灾工作的品质与效能,就必须要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提升林业消防人才的综合素质。由于林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林业部门要对消防队伍进行定期的专业和技能培训,从而提升整个队伍的消防管理能力,战斗能力。林业消防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离不开配套设施的支持,林业部门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设备、设施和场地的配置。针对消防队伍的年龄结构偏老的问题,要求林场站在长期的立场上,进行人才的结构性改革,并与相关的消防部门和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共同育人,为森林消防工作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专业的人才。
3.4开展林火的综合治理
加强对林区用火的管理,是防止林火的关键,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手段,使林区的用火得到有效控制。例如,林业部门的管理者要对危险源进行评价,掌握各类火灾危险源的风险因子及数量,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可燃物的辨识与管控,尽可能地从根源上消灭火源。在森林火灾中,野外用火也很普遍,造成野外用火的最重要的是人为的原因,因此,必须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广大群众建立起正确的森林防火意识,掌握正确的森林防火方法,形成森林资源的保护理念,从而达到对森林火灾的源头控制。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成立一个专职的林业消防宣教队伍,进行有关林业消防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制订相关的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并对宣传教育内容、目标、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规定,确保宣教团队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防火宣传教育团队要根据公众对森林防火意识的现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对公众的森林防火宣传和教育。例如,工作队可以在林区周围的群众中,开展一对一、集体宣传教育、技术教育等活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通过各种横幅、板报、宣传等方式开展宣传和宣传,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森林防火知识和能力。
4结束语
加强和实施森林火灾防治工作,对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林业部门要加强对林业火灾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当前林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从制度、人才和技术等多个层面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只有做到了对林火的防治,才能为林业、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柏威.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J].新农业,2021(17):39.
[2]陈晓淼.分析国有林场目前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8):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