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五项管理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范娟娟

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学,363700

摘要: 五项管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首先就是理念的更新,因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理念是行动的向导,所以数学课程的改革首先就应该从教师的教学理念着手.对于一线教师来讲,教育和学习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他们只有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并用于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与五项管理的理念契合,让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结合教学目标,处理好教材内容,落实教学任务。本文立足于高中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五项管理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五项管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709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五项管理要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的根本.高中数学老师一定要立足于五项管理前沿,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自己的课堂自己做主”是一条不变的真理.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研究教学策略,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教师只有这样做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数学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五项管理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创建有效性教学情境

在五项管理背景下,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建不同的教学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建教学情境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创建互动式教学情境。当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状况,学生学习比较被动,不能灵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且对学习内容了解不渗透,不能深入地探究问题。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工程中应适当转变教学方式,采取互动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集合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采取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探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营造数学教学情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寻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数学自身作为一个实用性学科,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全面处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将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进行简化处理,让其成为和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加深学生思考。

2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为提升教学效果,每位高中数学教师都应当改变一直以来的旧观点,要摆脱教师为绝对主体的状况。这需要教师创造教学氛围,把教学工作适当放权给学生,让学生也作为一个主体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和教师的互动、学生和学生的互动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再对其查缺补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自主探索出教学内容的核心与问题的答案。这样,就能够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思想下打造一种全新的课堂形式。比如,在一些数学公式类教学时,以往都是由教师直接把公式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应当让学生一步步地把公式推导出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在自主探究的情况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让原本沉闷的课堂在学生的参与下变得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造性,使学习效果大幅提升。

3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运用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尤其在五项管理背景下,多媒体承载着更多的内容,对数学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利用好多媒体技术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增光添色是每位数学老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多媒体技术直观性强,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数学学科就是运用抽象的事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所以抽象是其主要的特征.虽然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高中数学内容本身就非常抽象和枯燥,如何让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复杂内容简单化,多媒体提供了很好地帮助,尤其有些学生无法建立相应的思维活动,而多媒体技术可轻松实现多维图形的演示,让抽象的内容具象化.

4重视教学各环节落实

4.1重视课前环节落实

在五项管理背景下,学生要做好知识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无论运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必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初衷.老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通过资料的收集、集体讨论来完成备课环节,通过精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学生也要做好课前学习的配合,对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要完成课前的预习,预习要做到扎实有效,仔细认真.当进行自主学习时,学生要能发现问题并做好记录,面对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要积极思考,独立完不成的问题要多和同学进行交流,做到“勤”字当头:勤动手、勤思考.总之,在五项管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备课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决定着教学的成败,所以备课是教学的基础.老师一定要在课前精研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从而让教学变得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真正实现教学效率的高效化.

4.2落实课中教学环节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做到全面地了解,知晓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任务.教师要对学生的主体性有明确的认识,自己只是学生的陪伴者和引导者,一定不要做越俎代庖的事,否则会对学生的学习危害极大,会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差异辅导,因为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接收能力是不均等的.教师在面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时要适时地出手进行引导和指导.

4.3强化课后巩固环节

学生的学习是由多个环节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学习作用.当学生完成了前面两个环节之后,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的终结,课后的巩固环节也非常重要,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做好巩固、理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线高中数学老师对学生的课后巩固要有针对性,切忌用大量的时间消磨学生的数学兴趣,不能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对于这个环节,教师可实行差异化辅导.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因为他们对所学知识已经全部掌握,所以教师可给他们布置一些前置性作业,让他们对下面要进行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强化学生的认知,通过课后环节使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结论: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一定要立足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任务,老师要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效化.数学老师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如何去实现课堂的高效,这对教学的意义很重要.所以,一线数学老师一定要精心研读教材,打造完美的数学教学课堂,运用精心设计的教学策略去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校本化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4):19.

[2]石莉君.关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考试周刊,2020(29):69-70.

[3]许奕喆.新媒体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