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五育融合”在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刘汉国1 葛梦杨2

1.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黑龙江省大庆市教师发展学院

摘要: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是当下教育领域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目标,那么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优化高中地理作业的设计成为当下每一位教师所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1]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中五育融合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五育融合;作业设计;融合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6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为什么要进行五育融合

伴随新课标的颁布和相应系列文件的出台,育德树人,五育融合的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逐步深化,本文的五育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育融合是时代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意,是促进学生提升素养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为什么要在作业设计中进行五育融合

进行五育融合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作业是连接课堂教学与教育评价的有效有段,一方面它发挥着反馈和评价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课堂所学进行延伸和迁移应用,因此在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中渗透五育融合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地理作业设计中五育融合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1、目前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中对“五育”并举的重视程度不均衡,以智育为主的作业形式仍未改变,智育最受重视,德育其次,对于体育和劳动教育渗透最少,作业设计中常常处于缺位状态。

2、教师观念、设计理念更新缓慢。目前大多数教师在针对五育融合的作业设计时,往往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一方面,教师对于作业设计的关注点更多落在智育方面,其它方面较少或不明显,学生的感知程度不够,全面培养的效果难以保障。另一方面,作业中的五育往往缺乏事前的构思和设计,结果成为形式化的五育,心血来潮式的五育;更严重的是,教师往往是在作业讲评后,再来回顾和反思作业中的五育点,这么做的育人效果并不好,教师和学生仍然处于处于一种迷糊状态。

3、五育融合的深度不够。目前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中五育融合已经有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是在融合深度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教师在作业设计时选取的材料、试题情境、对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挖掘深度还是不够,熏陶和渗透效果不明显。第二种情况是大谈特谈五育,淡化了地理学科本身,致使学科育人效果偏离,更有甚者,脱离课标和教学目标进行五育融合,看似花哨,实则毫无育人价值;第三种情况是五育教育点往往孤立,一组题往往只融合一两种教育,缺乏大融合题组的设计。

四、高中地理作业中五育融合的策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师作为作业设计的主体,应该积极更新观念,精心研读课标和相关资料,并积极参加相关教研活动,精心设计作作业。比如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背景材料经过精选改编、创意自编等方式设计到作业当中,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感受古人智慧,树立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文化观与价值观[2];再比如伴随国力提升,我国在经许多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教师可以选取相应案例应用到作业中,比如可以使用我国成功研制和推广海水稻这一案例,让学生了解海水稻的成功研制,是经过农业科技人员数年如一日的艰苦攻关,海水稻的成功研制意义重大,它使盐碱地和荒漠被改造成良田成为可能,既提高了粮食产量,又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并且该技术走出国门,受到了阿联酋,沙特等国家的热烈欢迎,基于该情境的设计可以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信心,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该案例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劳动人民的智慧,提升劳动教育的渗透[3]

2,密切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渗透

作业是教学效果的反馈和评价最重要的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如果只在作业中渗透五育教育,而在课堂上仍然奉行以智育为主的传统式教学,那么完整的教学过程被割裂开来,五育融合教育的效果就不会太好,所以平时的课堂教学,教师也要有目标,有意识地进行五育融合教育,课堂上的一些好的案例和情境还可以稍加改编进入到作业中,继续深化五育融合教育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世界地理时,会讲到高纬度国家的一些城市的房屋往往刷成彩色,课上出示视频和图片,会调动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彩色房屋是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的,并收获色彩美的感受,同时还可以把它设计到作业中,并深化该问题,为什么高纬度国家滑雪场比较多,冰雪项目比较发达,引导学生关注体育,实现体育育人价值。

3、丰富作业形式,多设计探究类、实践类作业

教师应该多采用五育融合效果更好的作业形式,例如探究类作业和实践类作业。在设计时应该精选问题,多创设来自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问题。但教师一定要注意,五育融合应该依托整体性思想,一组题目尽量多融合五育点,并且这些点融合的尽量自然,恰当,当然这对教师的设计能力要求较高,教师需要在平时多积累多思考。 

比如2022年冬奥会是全世界瞩目的体育盛会,它掀起了全民体育热潮,作业设计可以抓住这一热点问题,从地理视角进行作业命制,比如中国滑雪运动员在本次比赛取得的重大突破,近年来海外运动员的归回,滑雪赛道设置和选择,推送比赛的片段,利用本地冬季丰富的降雪资源和气候资源开展室外冰雪项目,体育场馆的建设等,引导学生关注体育赛事,感受中国综合国力提升,提升民族自豪感,同时感受体育美,运动美,进行智育、德育、体育融合教育,一举多得,效果较好。再比如,到某地旅游,让学生自己设计应该带什么样的备品并分析原因,这样处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虽然足不出户,却能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美、同时接受了体育教育、提高了安全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本地的风土民情,开展实践类作业, 比如设计大庆“干打垒”题目,并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参观铁人纪念馆,感受先辈创业之艰辛,树立劳动思想与认识,同时树立努力学习,为油田建设和祖国建设做贡献的理想,升华德育教育。

4、但是教师应注意,地理作业设计中的五育融合应该把握好尺度,灵活设计。长期来看,作业设计必然是五育相互融合,浑然一体。但就具体到某一次作业可能有所侧重,不可追求形式的全,而忽视了作业的质量,应该从课标,教学目标,五育融合的理念,以及学情出发,选取恰当的作业情境材料,通过解决多元化问题,不管断对学生进行五育融合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秀.浅谈五育并举下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J].高考,2021(34):125-126.

[2] [3]张艳梅.五育融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高中必修《地理一》“土壤”为例[J].地理教学,2022(08):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