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分析
其一,知识产权意识不足。部分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保护意识,容易忽略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致知识产权丢失甚至被侵权。
其二,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没有相关的管理流程和规范,或者制度存在缺陷。
其三,人才储备不足。企业缺乏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其四,保护手段单一。企业在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时,常常采用单一手段,如专利申请或版权登记等,而忽视了其他保护措施,如技术保密和商业秘密保护等[1]。
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问题解决对策
2.1加强员工知识产权意识培养
为员工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培训课程,包括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专利申请流程、侵权案例分析、合规政策等等。必要的培训内容需要综合考虑员工的职业背景和个人特点,以达到有效的效果。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如内部刊物、视频、演讲等方式,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传达给员工,激发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将知识产权保护融入员工的实际工作中,如在研发项目中加入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依据员工的工作岗位和职责,融入不同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中。为员工制定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机制,如贡献奖、荣誉称号等形式的奖励措施,同时配套相应的惩戒制度,确保员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的养成与落实。在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建立典型案例,做好知识产权管理团队的宣传教育,并通过这些成功案例,为员工树立明确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和规范。通过加强员工知识产权意识培养,可以让员工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整个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2]。
2.2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明确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各个领域,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制度;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岗位,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要求。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员的专业性和能力;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使员工充分了解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倡导依法依规使用知识产权;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对自身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保护和维权,同时防范他人的侵权行为;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监测机制,定期评估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情况,不断完善制度和规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管理和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与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专家和法律人士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专业知识,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提供支持和帮助。
2.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将知识产权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知识产权管理配置足够的人力资源,并安排专人负责。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分解为不同的环节,确定每一环节的主责和分工,确保人力资源分配在合理的岗位上。将管理重心下放,将人力资源配置到现场进行监管,让全体员工参与到知识产权管理中来。建立专业人力资源库,开展专业人才储备计划,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遴选具备专业能力与经验的人才。采用基于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考核绩效来发掘和培养潜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3]。通过激励机制来吸引、留住并激发人才的潜力,如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岗位补贴、绩效奖金和晋升机制等。
2.4采取多元化知识产权保护手段
①专利保护。对自身技术和产品进行专利申请,以确保专利权的合法地位,防止他人抄袭或侵犯该技术或产品的权益。②商标保护。针对自身商标进行注册申请和维护管理,以保护商标权益,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形象。③著作权保护。保护其自有的、有一定创造性和独创性的作品,如软件程序、营销广告、网站等,以确保其享有著作权,防止他人复制、盗用、传播。④商业秘密保护。对自身商业秘密进行有效保护,避免被竞争对手窃取商业机密,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⑤其他保护手段。企业可以利用其它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如域名、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此外,企业应该致力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建设自主创新体系、加强研发投入等方式,逐步强化自身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以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1]马艳芬.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 商业2.0(经济管理), 2021, 000(005):P.1-1.
[2]辛红. 浅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P54-P55.
[3]何淑芳.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2021, 000(002):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