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石油化工检修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王文放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庆阳石化公司,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 石油化工检修作业安全管理措施是确保作业安全的关键,涉及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监督和紧急救援预案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作业中的各种风险,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同时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营和环境保护。这些措施的严格执行体现了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石油化工;检修作业;安全管理;风险控制
DOI:10.12721/ccn.2024.15738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石油化工检修作业是指对石油化工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维修和更换,以确保其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由于石油化工设备复杂、操作条件苛刻,检修作业往往伴随着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风险,因此,加强检修作业的安全管理是保障人员安全和生产稳定的关键。

1.石油化工检修作业的特点

1.1作业环境复杂

石油化工检修作业的环境通常极为复杂,涉及多种极端条件,作业现场可能存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腐蚀性介质、易燃易爆气体等危险因素。这些环境因素不仅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也对检修设备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人员需要穿戴特殊的防护服以防止热伤害,同时设备材料也需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在高压环境下,必须严格控制压力,防止设备破裂或泄漏。

1.2作业内容多样

石油化工检修作业的内容涵盖了从简单的设备清洁到复杂的机械拆卸、电气维修、仪表校准等多个领域。这种多样性要求作业人员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例如,在进行机械维修时,作业人员需要了解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还要掌握正确的拆装技巧。在进行电气维修时,则需要具备电气安全知识,能够安全地处理高压电源。此外,作业人员还需熟悉各种检测工具和设备,以确保检修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1.3作业周期不定

石油化工检修作业的周期通常不固定,可能因为设备故障、生产计划调整或定期维护等原因而随时启动。这种不确定性给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因为作业人员和管理部门必须随时准备应对紧急情况。例如,当设备突发故障时,可能需要立即组织抢修,这就要求作业人员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同时管理部门要能够迅速调配资源和人力。

2.石油化工检修作业的风险

2.1机械伤害

石油化工检修作业中,机械伤害是一种常见的风险,由于作业涉及大量的机械设备,如泵、压缩机、反应器等,作业人员在操作、拆卸或维修这些设备时,可能会因为设备突然移动、旋转部件的意外启动、工具使用不当或个人防护不足等原因遭受伤害。例如,在拆卸大型泵时,如果没有正确锁定和标记,泵的旋转部件可能会突然启动,导致作业人员受伤。此外,使用不合适的工具或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切割、挤压或撞击等机械伤害。

2.2火灾爆炸

由于作业现场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的气体、液体或粉尘,如天然气、汽油、氢气、煤粉等,一旦遇到火源或高温,就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例如,在检修含有易燃液体的储罐时,如果未采取适当的防静电措施,静电火花可能引发爆炸。此外,电气设备的故障或不当使用也可能成为引火源。

3.石油化工检修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3.1安全意识教育培训

在石油化工检修作业中,安全意识教育培训是确保作业安全的基础,通过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他们对潜在危险的认识,增强安全操作的自觉性。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作业现场的安全规定、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以及各种安全操作技能。例如,培训应教授作业人员如何识别和避免机械伤害、化学伤害和火灾爆炸风险,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有效地撤离和进行自救互救。此外,培训还应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因为在紧急情况下,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是确保安全的关键。

3.2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涉及对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潜在风险进行系统的识别、分析和评估,以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风险评估应包括对作业环境、作业内容、作业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全面考量。例如,在评估机械伤害风险时,应考虑设备的运行状态、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以及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情况。在评估化学伤害风险时,应考虑化学品的性质、浓度、接触途径和潜在的暴露时间。在评估火灾爆炸风险时,应考虑易燃易爆物质的存储和使用情况、潜在的火源和点火源,以及现场的通风和泄漏控制措施。

3.3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通过技术手段来预防和控制作业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安全设备、实施工程控制、采用自动化和监控系统等。例如,在处理高压设备时,可以使用压力释放阀和安全阀来防止压力超过安全限值。在处理易燃易爆物质时,可以安装防爆电气设备和静电接地系统,以防止火花引发爆炸。此外,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减少人员直接接触危险区域的机会,降低人为错误导致的风险。监控系统如视频监控和气体检测仪可以实时监测作业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

3.4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石油化工检修作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它涉及制定和执行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确保作业活动符合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这些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安全检查和审计制度等。例如,安全操作规程详细规定了作业人员在进行特定操作时应遵循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作业按照既定的安全程序进行。应急预案则是在紧急情况下指导作业人员如何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以减轻事故后果。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要求对所有安全事故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从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5安全管理监督

监督工作通常由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或安全监督人员负责,他们需要定期检查作业现场,确保所有安全规程和操作程序得到遵守。监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情况、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效果,以及作业现场的环境安全状况。例如,监督人员会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佩戴了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及是否按照规定使用了防爆工具和设备。此外,监督还包括对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如检查通风系统是否有效、泄漏控制措施是否到位等。

3.6紧急救援预案

紧急救援预案是石油化工检修作业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而预先制定的行动计划。预案应详细列出在火灾、爆炸、化学泄漏、人员伤亡等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和步骤。例如,预案中应包括如何快速疏散作业现场的人员、如何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如何使用消防设施和急救设备,以及如何与外部救援机构协调等。此外,预案还应包括对作业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在紧急情况下应如何自救和互救。紧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关键,它能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序地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环境和公众安全。

结束语

在石油化工检修作业中,安全管理是确保作业顺利进行和人员安全的关键,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作业风险,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些措施不仅体现了企业对员工负责的态度,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我们应不断完善和强化这些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每一项作业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员工的健康福祉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通.石油化工检修作业安全管理措施[J].化工管理,2023,(07):104-107.

[2]胡科杰.石油化工装置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43(14):62-64.

[3]赵广玉.石油化工装置检修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化工安全与环境,2022,35(30):18-21.

[4]周广启,王金龙,赵洪德,等.石油化工装置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03):181-183.

[5]蔡科涛,李子睿.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检修作业安全管理对策[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21,37(0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