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包塔娜

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呼舒第一中学,029400

摘要: 通过对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提出了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的几点设想。所以,探讨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其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高中地理;地理实验;问题;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6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在传统的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实验教学中,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老师们都普遍具有一种传统的思想,这种思想持续到了近代。但是,在当今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各个行业都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因此,传统的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对学生的将来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一、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实验教学问题

(一)表面化现象严重

在传统的高中自然地理课堂的实验教学中,许多老师都会以教科书上的教育内容为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以纸笔答题的形式为主,虽然不能否定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其所产生的影响却是非常有限的,由于教科书上的内容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因此,学生在做题或者是做题的时候,所能够理解的东西都是固定的,而在实践中,必然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因此,这样的教育内容和方式都是表面的,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除此之外,表面的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实验教学内容,会让学生感受到枯燥乏味的气氛,因此他们的教学兴趣会不断下降,这既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水平的提高,也代表着他们的教学质量存在缺陷。

(二)学习方式错误

在许多传统的高中自然地理课堂的实验教学中,老师很少让学生亲自去做,都是自己去做,让学生在旁边观察,并不停的解释实验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通过听和看两种方法来学习,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并不直观,而且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者,他们对这些信息的认识肯定是非常肤浅的,因此在听和看过程当中的学生,他们很难准确地了解到这些信息,从整体上来说,他们的学习方法还是有很大的不足,需要加以改进。另外,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听、看教学模式也有问题,当老师专心于实验操作与内容讲解时,常常不会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了解,整个教学过程形式化严重。

(三)不重视教学过程

在传统的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实验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是依靠测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并根据测试的成绩来判断他们的学习水平,并以此为中心进行相关的教育。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只用考试的分数来评价,那么就会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测验以外的学习中,由于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具体问题进行评价,因此教师不会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问题,最后在测验的时候,由于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而造成了测验成绩的水平比较低。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传统的高中自然地理课堂上,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应该注重对教学的关注,并对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考试水平。

二、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实验教学改善策略

(一)提高教学深度

针对以上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实验教学出现的表面化现象,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那就是老师们除了在教科书的教学之外,还应该多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实际的调查。比如说,在教材中讲到了土体的分类的时候,老师们可以用图片等形式,把各种不同种类的土体展示给学生们看,之后再组织学生们去校园里,让他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去寻找相应的土体。在进行土体力学性能验算的时候,老师们可以用实验的方式,来演示具有各种结构的土体在各种情况下的表现形式,并将其引入到试验中。之后,老师们还可以对实验条件进行改进,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和计算。这样,老师们就将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并且还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原则性需求结合起来,从而提升了整个课程的教学深度。与此同时,在以上的改进措施之下,高中的自然地理课堂的实验教学也会变得越来越生动,越来越有意思,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二)学习方式改善

对于以上高中自然地理课堂教学方式出现的问题,在改进的对策方面,文章提出,老师应该保留听、看教学方式,但要在这个前提下,加入实操教学的内容,比如,在以上(提高教学深度)分析内容中所提及的,让学生采取动手进行土体性能试验、计算的方式,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在改进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学生在听和看学习过程中的反应,根据反应来判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保证学生能够对学习的内容有足够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具有实际操作的能力,这一点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方法方面,文章建议用多媒体的形式向每一位学生展现老师在实际操作中的动作,并且在每一步结束之后,都要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就可以知道学生有没有问题,或者有没有具体的问题。

(三)实验教学目的修正

对于以上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实验教学目标偏离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理念。在进行培训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也就是:介绍了实验教学的正确目标,并与案例相结合,将良好实验教学的开展与表现不佳的实验教学成果相结合,从而能够让老师们对目前教育存在的不足有一个准确的了解。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基础,院校应该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标准。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定期地进行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这样,就可以用培养的方式来改进学生的观念,用管理的方式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达到对实验教学目的进行修正的目的。

(四)提倡学生主导地位

在先进教学理论中,认为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应该以学生为主导,老师要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在正确的方向上积极的发散。因此,对于以上的教学模式的主观化表现,本文提出,老师可以先以教科书的内容为中心展开教学,然后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做题,最后让老师点评其题目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确,这样,学生在出题的时候,就会不受教材的约束,并且在老师的点评和指导下,能够保证学生对教材的更好的了解,从而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

结语

文章重点对高中的自然地理课堂上的实验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经过研究发现,在高中的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而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这种问题仍然是十分常见的,因此,需要对其加以改进;基于教学质量的考量,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经过对其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策略和方法可以对传统高中自然地理课堂实验教学存在的缺陷进行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方面,它们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海龙,曹东.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真”应用——以“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为例[J]. 高中地理教学参考,2019,463(07):56-58.

[2]王丽蓉,张建国.自然地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教材与教法分析: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J].考试周刊,2014(5):131-132.

[3]关梦娇,梁海巍,邢伟.新师范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改革:以豫南地区为例[J].绿色科技,2021,23(15):224-226.

[4]王玉芳,刘恭祥,何亚琼.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以侧重自然地理领域的选修模块为例[J].高中地理教学参考,2021(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