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保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商品发展特点中不可逆转的趋势之一,可持续发展和节能降耗已经成为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其中,在电力企业中电力计量技术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衡量一个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标准,为此电力企业必须要创新电力计量技术,顺应时代潮流,在电力计量技术中体现节能降耗的理念。
1. 节能降耗和电力计量技术应用的现状
1.1 节能降耗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的大国,由于当前的经济水平飞速发展,其能源的消耗量更是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然而能源的储存是有限的,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资源缺乏,其中也包括电力的缺乏。我国对于电力资源的消耗远远的超过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如果不进行及时地节能降耗,电力行业的发展将会严重限制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低碳、节能的意识不断地在人们的意识中加强。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创建资源型友好社会,节能降耗也将是电力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2电力计量技术应用的现状
我国因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导致很多地区都出现电力资源不足的情况,对电力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是直接体现一个国家发展的方法。电力资源的使用和生产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技术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国家的经济面貌。在电力计量过程中,包括消耗、发电量等多个方面,正确的电力计量技术能很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并且能在这过程中更好地完善经济体系。我国一些一线城市的人均耗电量已经严重地超出标准,想要在这其中对用电现象进行控制,那么就需要保证能收集更加全面的电力计量数据,而传统的电表无法能保证数据的全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出现智能电表,更好地检测耗电量。
2. 电力计量技术节能降耗存在问题
2.1 电力计量技术节能降耗水平低
受自身经济及科技水平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电力计量技术节能降耗水平较低,实际应用范围较为狭窄,无法充分发挥电力计量技术节能降耗优势。同时,为节约电力计量技术应用成本,企业管理部门选择延长电力计量设备维护周期,导致计量设备极易出现故障问题,难以切实提升其计量工作的精准性及全面性。
2.2 电力计量技术节能设备功能问题
就现阶段电力计量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计量节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多个设备:第一,电力计量芯片。常用计量芯片主要为通用型,具有开发容易、技术成熟、运行平稳等特征。但因此芯片适用范围不大,在计量谐波电能、无功电能的情况下无法从根本上保障节能效果;第二,微处理装置及模拟转换应用。在微处理装置应用期间,需引入多功能电表装置,切实提升电力计量信息的处理效果,但因技术受限,依然会受到谐波的影响,出现谐波分量处理及无工处理能耗量较大问题。
3. 节能降耗中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策略
3.1严格制定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电力行业如果想要实现长久的良好发展,必须将节能降耗注意起来。重视电力计量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我国电力企业实际运营的需求和目前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出相应完善的并合理有效的相关法律体系。在制定出法律体系之后,才能保证电力企业有章可循,并且深刻认识到电力计量技术对于电气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使相关电力企业严格按照所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并推动电力企业购入相关设备和技术,从而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3.2增加电力计量设备的资金投入
电力系统中,计量设备属于基础设备设施。相关设备设施具有种类多的特点,包括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电压互感器主要是进行系统内部电压的监测,电能表则较为重要。与系统内部的电压、电流之间都存在一定关系,可转换为有功电量、无功电量。实际系统应用中,电能表和电力互感器一般共同使用,可提高计量精度。对电力企业而言,需及时增加电力计量设备的投入力度,从而保证整个电力体系的安全性、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计量设备种类的选择。新时期,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各种计量设备的种类逐渐增多,企业方面必须积极进行计量设备的优化管理控制。一方面可提高计量精度,另一方面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途径,经由计量技术的优化控制管理,可有效降低误差,缩减维修费用,从而确保电力计量工作的长期合理发展。
3.3智能电表的合理应用
电力计量工作的开展中,必须保证与时俱进。新时期,智能电表由于功能效果的完善,更符合当下企业发展需求,如费率的多种选择机制。传统电表设置中,并未考虑时段设置、费率选择等要素。工作人员无法根据企业实际状况进行设置,电力计费精度大打折扣。借助智能电表的应用,可精确进行时区、费率的选择,从而实现电力资源的节省。
3.4实现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
想要实现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需要做到计量设备的规范标准化和管理的标准化这 2 个方面。计量设备的标准化需要电力企业做到及时更新落后的以及国家禁止使用的电力计量设备,要使用能够满足计量规程的需求,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设备,要加大计量技术的改进,能够逐渐做到计量的自动化管理。并加大监督力度,提高计量的准确度。而管理的标准化要求企业依据“电力法”和“计量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电,并建立健全计量管理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将力量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不同的工作部门进行协调合作,优化电力管理工作。此外还需要建立计量数据档案的管理工作,对相关的计量数据进行动态更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5强化电力考核力度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建立合理化的考核体系,需积极进行用电考核体系的完善,保证及时对大型用电设备进行全面监测,在大型用电企业中需及时进行计量表的安装,保证完成相关测试,实行定额电力使用、限量电力使用,保证电力系统电力负荷的平衡效果,最大程度降低计量误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外,企业必须及时进行电力考核处理,针对用电单位进行考核、限额处理,提高广大用户的节约用电意识,保证电力管理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3.6促进节能降耗电力计量技术智能化发展
在应用电力计量技术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在保障设备节能降耗性的基础上,也应进一步促进电力设备智能化发展。一方面,注重利用数据信息过局域网系统组建成智能节能降耗电力计量平台,确保对用户用电数据的全面衡量;另一方面,开发功能完善的智能远程电力计量系统,借助分布结构电力计量局域网的设定,切实提升节能降耗电力计量技术应用期间的智能性,从根本上控制电力资源的浪费情况出现。
4.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各领域对电力计量技术应用期间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实现电力计量技术节能降耗目标,需相关工作人员认清传统电力计量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地区用电特征及用电需求,对电力计量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及优化,确保电力计量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祁子轩,吕小龙.浅谈节能降耗的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8(13):178.
[2]吴巍峰.解析节能降耗中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17(25):94-95.
[3]郭义峰.节能降耗中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