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初中是人生接受教育的第二个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以中学地理教学为案例,论述开展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同时,针对生活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统一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有效促进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
一、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
1.学生具备与地理相关的知识经验
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之前,已具备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对某些地理知识有一定的认识,这些都为地理课堂教学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情况提供了可能性。例如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已经掌握地球是球体,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知道地球有昼夜交替变化,太阳东升西落;了解不同国家与民族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通过导航可以辨别方向,确认路线,具有一定空间地图能力。因此,学生通常都是带着这些已有知识经验进入地理课堂的,只是学生缺乏对这些知识经验的思考,很少去探究这些知识经验背后的地理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知识经验,利用地理知识原理为学生答疑解惑。
2.地理教材包含生活化内容
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相关,素材来自生活,因此结合生活的教学内容才更有意义。例如,蒙古服饰主要表现为长袍高靴,但牧民有时会赤裸胳臂,这与当地所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息息相关,寒冷地区需穿长袍高靴保暖,但一天温差悬殊又使得他们不得不赤裸胳膊;巴蜀地区饮食偏辣,主要受其所处地理位置以及四川盆地地形地貌的影响,气候具有潮湿闷热的特点,吃辣椒具有排湿气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风湿等疾病;陕西、陕北居住多为窑洞,主要与当地土质粘合度具有一定关系,土质松软或土中含水量高都有可能导致窑洞顶部难以固定,容易坍塌,因此土质粘合度大是打窑洞的关键所在;南方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径流量较大,流速较缓,因此船舶成为了南方重要运输工具,而北方则主要以车作为交通工具。除此之外,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包含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而生活又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相连,故而初中地理理应践行生活化教学。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1.社会热点与地理教学相结合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地理时事热点日新月异,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地理时事热点,培养学生主动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现实生活中的地理变化,更好地辅助地理课堂教学。例如,高铁对传统交通方式的改变,一带一路如何发挥各国地理位置优势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时事热点,学生难以发现主要在于未形成主动观察的意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将社会热点与地理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
2.历史典故与地理教学相结合
学生自小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的学习也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历史与地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部分历史典故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典故中周瑜在赤壁之战前夕发现“欠东风”不能火攻。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盛行西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由于风向与位置关系,火攻将会反烧自己。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某一历史典故进行引导,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历史事件中感受到地理奇妙的同时,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除此之外,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3.布置与地理知识相关的生活化作业
在中学地理课上,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大量的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使初中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把地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关于地理的问题,请学生来做调查,加强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请学生就“我周围的地理现象”这个主题进行讨论,研究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还可以在团队中进行调查。通过读书、看电视、上网等方式获得地理知识,也可以从个人的日常观察中获取信息。通过专题研讨,不仅能使学生对课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同时,而且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应用技能。
4.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并完善教学机制
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生活化教学,利用高质量的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的教科书和旧的教科书上,学校要加大力度,组织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指导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回归和保持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师生之间的融洽相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留意地理知识的困难程度,由浅入深开展生活化教学。对教学评估机制不健全问题,学校可以把教师送到重点中学去考察和学习,了解先进的教学管理体系及评估体系,改革传统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学评估方式。在考核时,应注重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发散思维,另外,还要注意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评价制度不能以学生的成绩表现为主要指标,在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同时,也要从教师的教学水平、师生关系等方面加以考量。
结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均指出学生学习的地理应该是生活中的地理。由此可见,如何把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让地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如何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提高地理核心素养、掌握并应用利于终身发展的生活地理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论文从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初中地理进行生活化教学具有可操性和实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柳增院.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探析[J]. 学周刊,2022,(17):103-105.
[2]吕丽玲. 新媒体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究[J]. 天津教育,2022,(13):162-164.
[3]赵小峰. 探究美育与初中地理教学的融合[J]. 亚太教育,2022,(09):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