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郭莉莉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132000

摘要: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贸易业态,为中小企业从事跨境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持续的政策支持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是机遇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挑战,中小企业应积极布局跨境贸易,进行跨境电商业务,选好市场作为入口,并重视人才的支持体系建设,更有效的促进中小企业的跨境电商业务发展。面对形势的发展,高职院校需要探索创新的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 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DOI:10.12721/ccn.2022.157192
基金资助: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0年度科研课题2020XHY163
文章地址:

随着大数据、移动电子商务等的不断出现,传统的电子支付和跨境物流等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促使跨境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020年上半年疫情的爆发,跨境电子商务也出现了一定的困境,企业生产复工受限,物流行业也受到影响,跨境业务在物流和供应上以及用户需求上也受到了诸多限制。随着疫情的得到有效的控制,中国经济也稳定回升,进出口贸易和国际贸易也在恢复中稳步上升,发展趋势良好。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旺盛,需要复合型人才,但目前仅依靠高校培养有难度,因为企业需要在统筹管理、数据分析、电商运营等方面具备多样性能力的人才,除了高校的培养还需要结合企业的需求,由校企共同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建立实训基地,以培养更多适合跨境企业急需的电商人才。

一、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供需情况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日益兴盛,跨境电商发展急需专业人才,教育部在2019年为高职院校增设了“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为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和平台运营、网络营销、活动策划、数据分析、客户服务与管理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主要以理论为主,利用仿真平台实训,并且课程开发建设、师资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落后,使得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基于这些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职业技能不符合企业需求,学校的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出现了错位。

二、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供给不符合企业需求的原因

1.高职院校具备实战经验师资力量不足

近几年,高职院校也加大了教师的跨境专业能力培训,教师经过培训学习具备了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多数组建了教师团队,能够胜任跨境电商的理论讲授。但开展更高层次的网店运营、营销推广等方面的教学和实践仍有难度,学生多停留在理论学习和平台实训阶段,到工作岗位上还需要再次学习,如海外仓探索、数据分析、跨境电商运营等实战缺少真实的学习操作环境,学校单方面教授有难度,需要企业的参与。

校企合作中虽然可以聘请企业员工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讲授实践知识,但企业员工虽然实操能力强,但缺乏授课经验,教学理念和方法也有所欠缺,不能很好的传统技能,学生不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2.高职院校缺乏真实的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要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开展实战型教学,需要让学生在跨境电商平台开设真正的网店并上架商品,真实的销售商品,完成真实成交的流程。这样真实的跨境网店、真货源、真成交、真发货等,多数学校是无法完成建设的。高职院校要想培养跨境电商人才,需要让学生真正体验企业卖家的某个岗位的角色,引导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实践所学的知识,以此来提升技能。学校不能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景就需要企业的参与。

3.现有校企合作模式的不足之处

校企合作可以让企业方参与到学校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企业作为需求方,对职业能力最为了解,所以,企业对人才的定位才是学校培养的标准。学校在制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企业提出的岗位要求作为参考依据,对课程体系进行设置,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

企业方校企合作意愿不强,企为以利润为主,校企合作属于意向合作,对于企业没有利益反馈,多为签订订制班或校企合作班为主,学生实习或就业为企业输送人才,所以企业多为义务服务学校,不愿付出人力物力,也就导致了校企合作形式单一。

三、校企协同合作的重要性

1.校企合作可以为学校的课程体系导入实践经验

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要以实操作为重点,实操能力的培养需要实战项目来锻炼,学校教师多数为讲授理论型,没有实战经验,需要校企合作中,学生不断学习的同时,教师也通过实战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仅用课堂的时间来提升技能是不现实的,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实践提升,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的技术,采用网络通讯工具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互通,形成课外的实践训练,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2.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校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教师多数为其他相关专业转型,并且没有完善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借鉴,在制定时都需要探索完成,需要借助丰富的经验和实战项目来完成,离不开企业的资源信息。

企业有丰富的经验和项目资料,清楚国家对于跨境电商行业的政策,及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重点,企业可以帮助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明确方向,校企深度融合可以为跨境电商专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帮助,提出更好的建议。

3.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目标人才

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制定订单班等模式,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企业借助学校的力量寻找合适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才。这种模式三方受益,学生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被调动积极性,高效学习,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获得企业的认可,毕业即可上岗。企业也可以用人先选,挑优选优,定向培养。

企业也可以借助学校的优势,在为学校提供服务的同时,由学校提供相关的员工培训,让员工实现价值提升,学校的教师具有理论基础和极强的专业知识体系,可以为员工培训系统的专业知识,让校企合作价值最大化,让企业也能从合作中受益。

四、结论

校企协同合作对于高职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学校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实现岗位与能力匹配,不仅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企业也能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招聘到匹配员工,达到长效发展,学生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实战能力和岗位技能,获得就业保障,实现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金典.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21(02):178-179.

[2] 刘莎.“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实践研究[J].职业,2020(12):71-72.

[3] 罗俊.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9(24):107-111.

作者简介:郭莉莉 女 19830103 吉林省吉林市 汉 本科 讲师 电子商务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