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也导致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几率逐渐增加,成为了临床治疗中的常见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且高血压疾病也在呈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属于中风、心悸、头痛和眩晕的范畴,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采取辨证施治[1]。在当前临床治疗中,针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中药复方治疗的案例较多,因此本文主要是根据其中的用药情况找到重要复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用药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刊物上锁发表的1000篇中药复方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文章进行查阅,并筛选其中符合本次研究条件的病例,经过筛选后,总共筛选出了200个复方,将其纳入数据库进行录入。
1.2 统计学处理
为了提升研究的准确性,统计学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步骤之一,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 22.0来进行数据处理,在进行分析处理后,会对计量和计数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分别是±标准差和n(%);其次对数据进行检验会采用t和X2进行。经对比后,组间差异较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则视为(P<0.05)。
2 结果
2.1 经过数据库检索和统计后,得出复方共200个,其中中药148味,味次1894次。其中经过分析后发现其中补虚药使用率最高,共使用596味次,占比32.48%;其次是平肝熄风药,共使用448味次,占比23.65%;清热药共使用258味次,占比13.62%;活血化瘀药共使用198味次,占比10.45%;补气药共使用181味次,占比9.55%;补血药共使用106味次,占比5.59%;利水渗湿药共使用78味次,占比4.11%;最后是其他药物共使用29味次,占比1.53%,详细如表1所示。
表 1 中药分类使用占比
3 讨论
在当前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高血压是一项较为常见的疾病,且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该疾病的发病率还在不断增加,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造成了严重威胁。而会导致患者患有高血压的主要因素还有年龄,很多中老年患者患有高血压疾病的几率会远远高于年轻人,且患有高血压后,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会持续下降,严重甚至会导致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直线上升,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2]。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也在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且逐渐的年轻化,成为了医疗领域广泛关注的一项重点内容。针对高血压进行治疗,想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首先就需要了解当前老年高血压治疗过程中中药的主要发挥作用和规律。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疾病属于头痛、眩晕范畴,且在中医典籍中进行了相关讲解,中医典籍认为诸风调眩皆属于肝,这一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前的中医治疗。
就当前我国的很多中医文献中所记录,高血压也存在不同的类型,分别有瘀血阻滞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阴虚阳亢型以及肝火亢盛型等类型。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患者体内五脏之气逐渐呈现衰弱的趋势后,会导致其气滞血瘀、血瘀壅气,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液体聚集,最终出现痰。在生活中,患者如果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就可能导致患者的情况和病情出现恶化的现象,最终引起患者血压直线上升,导致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有研究人员认为,肾脏和肝脏是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的主要因素,如果患者在生活中以恼怒和忧郁的情绪偏多,就可能导致患者肝气郁结,阴虚阳亢,最终导致眩晕[3]。本文就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治疗中经常使用的药物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其中补虚药使用率最高,共使用596味次,占比32.48%;其次是平肝熄风药,共使用448味次,占比23.65%;清热药共使用258味次,占比13.62%;活血化瘀药共使用198味次,占比10.45%;补气药共使用181味次,占比9.55%;补血药共使用106味次,占比5.59%;利水渗湿药共使用78味次,占比4.11%;最后是其他药物共使用29味次,占比1.53%。
综上所述,在当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药复方治疗中,平肝熄风药、补虚药是最为常见的治疗药物,且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江柳庆.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的用药规律[D].云南中医药大学,2020.
[2]曲艺. 崔向宁主任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的用药规律及网络药理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
[3]于泓. 基于meta分析和数据挖掘的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评价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